APP下载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螺旋CT分别联合血清AFP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2019-03-05高战强刘术昌张化冰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螺旋原发性肝癌

齐 杰 高战强 刘术昌 焦 健 张化冰 冯 磊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肝癌死亡率高达20.37/10万,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因此对HCC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HCC早期发病病灶体积较小、血供表现不典型,临床症状不明显,并且一部分肝脏良性局灶性病灶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与HCC相仿,因此对HCC早期的定性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3]。目前临床上诊断HCC的影像学方法很多,MRI是评估肝脏局灶性病变最优先选择方法之一,相对于超声和螺旋CT具有独特优势[4-5]。MR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在活体上检测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新型影像学技术,通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来反映组织的生理或病理的改变[6]。为提高HCC早期诊断,本文对比分析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螺旋CT分别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对我院200例疑似HCC的患者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疑似肝癌的患者200例。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及病史,经腹部超声、常规CT等影像学检查疑似肝癌患者;②患者符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螺旋CT检查适应证;③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检查风险,愿意接受检查项目并配合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明确诊断合并其他癌症,例如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疾病,可对待检测的血清AFP产生干扰;②患者明确存在多种类型肝转移癌,或存在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硬化等疾病;③患者存在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神经精神异常等内外科严重疾病。本组纳入患者中男性126例,女性74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49.67±11.34)岁;临床症状:食欲减退101例,腹胀以及食欲减退54例,全身乏力45例。本文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MRI检查方式 MRI扫描采用SIMENS公司生产的Avanto 11.5T超导磁共振,扫描参数为:各序列单次屏气,扫描时间15~18,层厚在6~6.5 mm,层间距30%,视野(FOV)为350 mm×350 mm~400 mm×400 mm,层面、层厚、层间距、FOV均复制以保持一致。常规平扫行T1W1同反相轴位、T2W1抑脂轴位、T2W1冠状位。DWI为自旋回波的平面回波序列(EPI),TR 3200 ms,TE 94 ms,图像分辨率118 mm×118 mm,矩阵128×128,3次激励,选用b为50、800 s/mm2,扫描时于肝脏上方与下方各加1个饱和带,以消除肺部气体、胃肠道气体及心脏搏动、胃肠蠕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15 ml钆贝葡胺+20 ml生理盐水以2~3 ml/s速率注入,注入结束5 s后行第1期T1抑脂扫描,扫描结束立即行第2期扫描,扫描结束后5~10 min行延迟期扫描。以b为50、800 s/mm2立拟合为ADC图,感兴趣区域选取病灶信号较均匀区,选取范围相同。

1.2.2 螺旋CT检查 GE公司生产的GE Lightspeed 64排128层螺旋VCT,扫描厚度0.5 cm。扫描的位置位于上腹部,后实施动态增强扫描。注射100 mL的碘海醇对比剂。动态期25 s,静脉期65 s,延迟平衡期300 s。

1.2.3 血清AFP检测 抽取患者空腹外周血4 ml,处理后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外周血AFP。AFP正常范围为<136 ng/L。

1.3 指标评价

由本院2~4名资深专家对CT扫描和MRI的原始图像进行诊断,并达成最终一致性的诊断结果。并以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CT螺旋扫描检查与DWI分别联合血清AFP检查在HCC影像学特征方面的差异以及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种检测方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经病理检测后,20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18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DWI+血清AFP对HCC的阳性检出率(90.56%)、特异度(80.00%)明显高于CT+血清AFP检测阳性检出率(82.22%)与特异度(45.00%)(P<0.05),见表1。

2.2 比较2种检测方式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以及诊断准确率

DWI+血清AFP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90.56%、97.60%、4.78、89.50%,CT+血清AFP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5.00%、82.22%、93.08%、1.49、78.50%,DWI+血清AFP检测结果明显优于CT+血清AFP检测。

表1 2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HCC是目前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3位,并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HCC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HCC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导致患者在发现HCC时已失去治疗时机,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治疗HCC的关键。目前临床上诊断HCC的技术有很多,包括B超检查、CT检查、MRI、或是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等[7-9]。

螺旋CT主要是通过肝动脉的血供与肿瘤的血供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10]。肝动脉是大部分HCC患者主要供血渠道,所以说在门静脉还没有流经至肝脏时,对HCC患者实施动脉快速扫描,这时候的癌症病灶会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情况,从而检测出肿瘤的存在。但是由于门脉期密度较难获取,直接导致对微小病灶无法准确的鉴别,可导致漏诊。并且在对供血水平较低的肿瘤中,在使用螺旋CT扫描进行肿瘤的诊断时,螺旋CT会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说明了螺旋CT在进行肿瘤扫描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虽然存在较多的缺陷,但是螺旋CT对HCC的诊断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11]。

MR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在活体上检测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新型影像学技术,通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来反映组织的生理或病理的改变[12-13]。DWI目前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运用。陈娟等[14]学者研究了DWI在肝脏疾病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其可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空间构成以及其内部水分子的扩散状态,在细胞分子水平表达组织器官的功能状况对肝脏的定性诊断。国外学者Achiam MP等[15]表明通过对比研究DWI及CT对肿瘤的检测,发现DWI对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除了用于单独检测之外,还有学者研究了使用DWI联合LAVA技术诊断HCC的占位性病变,结果表明两者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对HCC的诊断率[16]。

AFP即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胚胎性肿瘤的经典肿瘤标志物,目前已成为肝癌疑似患者的必备检查项目,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7]。诸多文献均表明了AFP在肿瘤细胞中呈高达表达状态,对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18-20]。因此,本文通过以血清AFP辅助检查,分别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螺旋CT进行检查,以提高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率。

在本文研究结果中,DWI+血清AFP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T+血清AFP检测,证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血清AFP水平对HCC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高于螺旋CT,其在HCC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似然度,对HCC早期发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螺旋原发性肝癌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旋风“螺旋丸”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