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019-03-05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山丹镇车家川小学车元录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课外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山丹镇车家川小学 车元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所学科学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为日后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笔者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针对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展开分析,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缺乏对科学教学的重视,还是习惯于采用“理论灌输式”模式对待学生,导致科学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学生缺乏参与科学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小学科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把学生作为科学课堂的主体对象,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真实学习需求设定教学方案,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实验活动、生活化教学,注重科学课外实践,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无形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的科学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方法

(一)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动性比较强,注意力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光的传播》的时候,教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先把教室里面的窗帘、门窗全部拉上,让学生置身于一个黑暗的学习环境中,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今天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在黑暗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科学探究具备生活性、趣味性、新颖性,随后在师生交流、讨论过程中逐渐引出“光的传播”教学知识。同时,在科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兰本达教授曾经在一堂科学课堂教学中说得最多的话语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是怎么想的?”完全把课堂教学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理解,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感受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二)重视科学实验活动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科学现象都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才能够展现出来,所以教师需要重视科学实验活动,在实验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比如,在讲解“植物生活的土地”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的小山坡之中,让学生去观察各类植物,同时分析土壤里面都含有什么,植物在何种地方生长得最好。在讲解“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让学生把橡皮泥放入水池中,这时候,橡皮泥沉下去,再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这时候,橡皮泥浮起来了,最后在橡皮泥上加上盐,这时候,橡皮泥也是浮起来的情况,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科学实验,加深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

(三)加强科学课外实践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内,而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在科学教学中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让小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感悟。科学教育不可能永远限制在课堂与书本知识之中,而需要不断引入新鲜的科学课程资源,学生的实际经历才是科学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能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观察现象过程中能培养其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小学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把科学知识作为重要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教师要善于维持课外实践活动的秩序,不要让课外实践活动完全成为小学生娱乐、休闲的场所,而是要真正地发挥出育人功能,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搜集更多的科学信息。同时,教师需要科学利用网络、社会、家庭、自然等资源,让学生对于真实世界中的科学现象有更多的体验,潜移默化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中要贴近生活

小学科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最终也会还原于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探究生活科学现象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科学素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中所选择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不要太“科学”,而是选择小学生经常看到、能够理解的科学生活化素材,科学运用定律、定理、范畴等思维形式,展现现实客观世界现象的知识体系,具备较强的社会意识形态。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身边常见的事物、素材,比如,在讲解“植物”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种植、观察植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植物,但很少种植、观察植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种植萝卜或者大蒜,观察没有开放的菊花、桃树叶、芭蕉叶等,寻找校园中的枫树、松树等,让学生明白植物有叶、茎、根,并且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使其爱上科学课,提升其科学素养。除了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注重生活化以外,在小学科学教学评价中也要开展生活化教学评价,改变以往仅仅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问题,而要结合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动手能力等开展教学评价,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经常鼓励、表扬学生,提高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探究的自信心,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科学课堂学习中。

(五)把概念引进实践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包含了较多的概念,小学生很容易混淆,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概念引进实践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观察中加深理解与记忆,构建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同时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讲解“多样的生物”的时候,其中包括了病毒、真菌、细菌、动物、植物等生物,并且生物具备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面对如何繁杂的科学概念,教师可以采用观察、记录、寻找、分类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生物,了解生物中的多变性和多样性,同时学会按照标准对生物开展分类,感受到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用唯物、辩证的眼光看到大自然中的生物,做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学习“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为详细地认知细胞、毒菌、细菌、微生物的功能与形状,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显微镜,同时让学生做酸奶,并且品尝酸奶,在亲身体验和操作中,感受细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千变万化,在实践中构建完整的微生物概念,拥有较强的感性认知,对微生物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在讲解“共同的家园”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生态平衡”“栖息地”概念有正确的认知,可以通过制作概念思维图、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整的科学生态系统概念。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把科学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由发挥、掌握科学知识、构建完整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其将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日后的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课外
蜗牛看牙医
小满课外班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我的“课外老师”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