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2019-03-05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第一小学陈玉军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读物课外阅读高质量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路第一小学 陈玉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面,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不断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实现语文能力的有效提高。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有效了解,采用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简要分析。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要做好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工作,以兴趣带动行为,让学生在阅读活动当中更加认真主动,从而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高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还要针对性地进行读物的筛选,向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读物,使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加顺利,唯有如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其素养才能在循序渐进中得到进步。

一、创建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感悟。因此,语文教师要开展好对学生的引导活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以此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设置阅读角,以学生感兴趣的读物为基础,融合高质量的语文知识读物。教师可以自己收集读物,从个人藏书中取出一部分,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读物。通过对阅读角进行资源填充,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选择,可以更好地获得高质量读物,实现高质量阅读。面对众多的高质量读物,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会得到激发,展现出更加高涨的阅读热情。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互动交流,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借鉴氛围,通过这样的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起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开展定点阅读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定时阅读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展开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共同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便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共同阅读的良好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每周的最后一节课,教师都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课程结束前,教师要让学生做好阅读成果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良好的集体阅读氛围,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认真投入阅读当中,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因此会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开展阅读,带着良好的阅读兴趣进行阅读。

二、精选课外读物,加强阅读健康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高质量课外阅读读物的筛选,向学生推荐最为适合的读物,使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开展阅读活动。

例如,学习了与海伦·凯勒有关的文章后,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这本著作当中所描写的故事与教学内容互补,能够非常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这样的关联阅读可以使学生对其他作品形成良好的理解。再如,学习完《水浒传》相关的章节或者故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没有学习到的经典章节,如《武松打虎》等经典章节都可以作为推荐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有效拓宽,使学生通过对经典章节的接触对著作本身产生更大的兴趣,更加认真、主动地进行阅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了解,根据学生兴趣点针对性地筛选图书,并为学生推荐与其兴趣点相符的高质量读物。例如,如果学生喜欢历险类的故事,教师便可以推荐给学生《海底两万里》,这样针对性的推荐对于学生开展阅读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三、传授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时刻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准则,不断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在阅读参与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从而能独立完成阅读。课外阅读教学与课内阅读的本质不同在于课外阅读是依靠思考才能获得答案,学生在阅读中仅能通过看书的方式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鲜少有机会探究书中内涵,其实学生若不能主动地探究课外阅读的内涵,课外阅读的开设意义不大。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最佳方式是读写结合,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这样学生的阅读思维才能获得发展。

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讲授《小蛋壳历险记》的时候让学生先看题目,学生看过题目后,教师让学生思考:根据题目能作何猜想?学生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提出:小蛋壳为何能经历风险?脆弱的小蛋壳会历经哪些磨难?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能在阅读中有想法,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不断深入阅读,最终阅读效果会更佳。在问题指引下,通过思考的方式,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阅读活动开设时,教师为深化学生的阅读记忆,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好词好句的摘录,通过抄写体会句子的美感,其能在细致品味中有感而发。待学生有感而发后,教师让学生在阅读文本附近进行标注,可以是一句话的感悟,甚至可以是一段话的叙述,因人而异。学生通过批注对文章有了深刻的印象,能借助阅读梳理脉络。

学生只是单纯进行文字阅读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批注的习惯,让学生细致地理解每篇文章,学生初期进行批注的时候会感觉到困难,产生无从下手之感,教师先带领学生批注,并将自己的阅读批注展示给学生,然后选择批注较好的学生介绍经验,使学生在不断尝试和改进中开始逐步掌握批注的技巧。

总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感悟整理,一方面能深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一方面能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入课外阅读内容触动学生的情感,能使学生阅读后的情感有深化、文学素养有提高。

四、展示成果,巩固学生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开设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成果展示之际更好地考查学生的阶段阅读能力,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首先,在每周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阅读交流活动,每次阅读活动中,教师都要做好记录和分值统计,便于后期的评比。譬如,学生每次阅读完成一本书以后,教师需要给学生颁发一个五角星;学生每次完整地背诵完三首古诗词后,教师要在后面加一个五角星。教师在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项目开设中使用各类激烈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并让各个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态势,激励小组活动,以维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每周五,教师要查阅小组阅读的状况,并宣布每个小组的得分状况。其次,教师需要利用学校的各项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合理利用文化长廊带领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和手抄报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感知知识、阅读,在评比中做好交流,在取长补短中不断深化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结语

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开设不仅能够扩宽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知识内容的积累,使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和能力,实现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开设的有效性,通过课外阅读更好地积累词句,进而在深入探究文章内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以上仅是我个人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个人认识与看法,希望教学大方之家多多指正,不吝赐教,以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读物课外阅读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