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5岁幼儿篮球游戏兴趣的培养

2019-03-05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徐洪远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运球投篮篮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徐洪远

■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幼儿园 陆 薇

■新星篮球 孙志军 尹金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加重视幼儿时期的教育,尤其在篮球运动方面,将其作为陶冶心智、增强体质的有效载体,融入各类游戏活动,丰富篮球训练内涵,不断提升篮球育人实效。具体至4~5 岁幼儿,这个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协调能力、学习篮球各种动作姿势的黄金时期,他们的身高、体重稳速增长,能够参加简单的劳动和体育训练。事实上,4~5 岁幼儿篮球教学的推进路径广、实施方法多、运用内容全。然而,在末端落实进程中,一些孩子仍然存在着观察不到位、反应不及时、判断不准确等问题,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需要我们审慎把握的关键点,这就是篮球游戏兴趣的培养。

一、4~5岁幼儿在篮球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特点

(一)身体运动特点

4~5 岁的幼儿通常在幼儿园中班学习,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不再有2~3 岁头重脚轻的感觉,特别活泼好动,对篮球训练的各种运动充满好奇,并且极具创新性,喜欢角色游戏,能以匍匐、膝盖腾空等多种方式钻、爬,能自抛自接球,初步形成了篮球动作概念,通过篮球游戏训练能够变速走、变方向走,表现为比较放松、协调、连续和准确。加之他们的视觉系统比3岁的时候更加稳定,视觉空间越来越大,已经不喜欢拘束在一个小房间里活动。在篮球游戏中会觉得喜悦兴奋,精力更加旺盛,喜欢参加户外的篮球运动。然而,由于幼儿肺活量小、呼吸功能差,篮球动作的熟练度及强度、密度需要科学把握。

(二)规则行为特点

以社会认知和重要他人理论分析,4~5 岁这一阶段的幼儿通常按照由刺激到反应的过程完成对篮球游戏训练的观察、学习和模仿,具有丰富性、可变性、实用性等特点,其规则意识的强化主要通过言语及非言语两种方式,培育其内隐的游戏规则和外显的游戏规则。另外,对于4~5 岁的幼儿来讲,他们逐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了与同伴交往及分享快乐的方法,篮球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并且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新奇的东西,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对篮球比赛通则、一般性规定、球场和器材、犯规等具有一定的认知,初步形成了篮球规则行为习惯。

(三)心理特点

4~5 岁这一阶段,是幼儿神经系统开始快速发育的时期,通过模仿篮球训练动作,可以促进其神经系统支配肌肉的能力,加速大脑神经树快速生长,使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网变得复杂,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他们开始接受学前教育,通过篮球游戏,在爬行、跑、跑、投掷、动作模仿、运球技能方面进行学习和训练,推进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心理卫生教育,满足其好问、好学、好动等心理需求,形成一定的性格模式,提升重心能力、移动能力、协调能力、控制部分肢体能力和观察能力,促使其有意性行为发展。

二、4~5岁幼儿篮球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乏合理性

每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均有着不同的体育训练目标。具体至4~5岁幼儿篮球游戏训练,应在总目标框架下科学合理地设置子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受成人篮球教学训练的影响,不能基于幼儿主动与同伴共同进行篮球训练、培育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丰富篮球动作技能等基本目标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与实施,而是忽略了幼儿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片面地将幼儿篮球游戏训练的目标确定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增强体质目标,主观提升训练的要求、强度与密度,造成教学内容过难、节奏过快、要求过严、标准过高,从而影响了幼儿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享受篮球游戏训练的乐趣,运动快乐的体验也就无从谈起。

(二)方法缺乏灵活性

幼儿篮球训练方法多样,比如球性练习、原地拍球、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行进间投篮等等,在每一项训练内容中,可以针对他们表现出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注重灵活运用训练方法,比如,在运球接力游戏中,没有将幼儿进行科学划分,以小组的形式实施,致使幼儿在听出口令后一起出发,不注意绕过障碍物,然后拍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再出发。教师不能将游戏特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方法较为单一,从而影响了幼儿篮球兴趣的激发。

(三)内容缺乏针对性

幼儿接受业余篮球训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喜欢上篮球,培养其对篮球的兴趣。对于3岁年龄段(小班)的幼儿,我们可以通过玩球引起幼儿对篮球的兴趣。而到了4~5岁年龄段,他们可以初步接受最基础的篮球训练。在开展篮球游戏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针对这一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其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训练。比如,在进行球性练习时,可穿插小球过山洞这一游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忽略了每次训练时必须实施的热身环节,不注重引导幼儿运用手指、手腕力量控制篮球,幼儿左右手交替运球意识不强。以上问题致使幼儿篮球游戏训练缺乏针对性,打乱了授课内容,影响了训练实效。

三、培养4~5岁幼儿篮球游戏兴趣的策略

(一)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为此,基于社会认知及重要理论,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要专门针对4~5 岁幼儿,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帮其建立篮球游戏的空间意识,提升身体控制能力,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提高身体机能的发育水平,加强神经系统对身体的支配与调节,使幼儿在篮球游戏中增强认知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体育运动做好充分准备。在设置教学目标中,要坚持篮球运动与游戏活动、技能训练与情感培育、传授知识与氛围营造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角色代入、提供建议、教师传入等手段加入有效游戏行为,使4~5岁幼儿篮球游戏目标更具科学性。

(二)灵活运用施教方法

灵活运用施教方法,不仅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体现,也是幼儿篮球游戏训练的基本要求。针对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没有选择地使用等问题,应着眼于让4~5岁幼儿学会、会学、乐学的篮球运动目标,使用高低不同的篮球架,穿插播放节奏鲜明、热烈活泼的音乐,设置相应的辅助训练设施,针对具体的训练项目灵活采用训练方法,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比如,传授拍球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手感球感”“行进运球”“障碍运球”“投球”等基本技术,并进行简化的小篮球对抗训练,开展“传接球”的配合、“过人假动作”“二打一”“场上的跑位”等等。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加以编排球操,使幼儿的动作具有实用性、表演性和实用性,并加以展示。

(三)优化设置教学内容

4~5 岁的幼儿已经进入幼儿园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集体归属感,更爱跟小朋友交流,也进入了自我意识的阶段,表现得比较“固执”。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用成人般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且沉浸在使用语言的快乐中,这个阶段,教师要高度重视他们的语言发育,争取在每节篮球游戏课结束后设置总结环节,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球性练习、原地拍球、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行进间投篮训练环节,融入相应的游戏练习。比如,在投篮训练中,可设计三项内容,比如,指导幼儿把篮球投进高低不一的篮筐里(距篮筐1.5~2米)、把篮球投进摆成一排的轮胎里、把篮球投进呼啦圈里,主要采用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及原地双手跳投的投篮方法开展投篮游戏,同时,要提醒幼儿,投篮距离可由近到远。

猜你喜欢

运球投篮篮球
比投篮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篮球
今天你投篮了吗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投篮王和盖帽王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