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田庄中学共研优化育人之路 科研引领高效课堂
2019-03-05
行走在田庄中学,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多年来,学校“生态教育”校园特色建设成果不断凸显。该课程以“一三五”为目标,即:一个形象——阳光少年;三个气质——能生存、会生活、爱生命;五大素质——守规则有担当、强体魄知情趣、善学习广视野、勤实践能创新、心温暖爱生命。秉承“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课程”的课程观,学校从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出发,不断优化育人资源。
竹亭掩映的“博雅园”是学生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夏种秋收的“躬耕园”让师生亲自参与到“农耕四季”的每一个环节;教学楼三楼的“绿色成长乐园”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思考。此外,丰富的课程设置更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垃圾分类投放、最美教室评选、宝坻农庄研学旅行到歌手大赛、文体之星知识竞赛、校园艺术节,每个月不同主题的德育课程为学生们搭建了不同的展示舞台。艺体课程、人文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国际理解课程、生活规划课程等个性化课程,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包含天津民俗、大直沽文化、金石篆刻等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传承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此外,以志愿服务为主的社会担当课程、以“机器人制作”和“垃圾处理”为核心的科技课程、以“蔬菜种植”为核心的生命体验课程以及每月一次的“请百家,开百讲”课程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素养。学校还积极打造田庄中学教育共同体,不断拓宽教育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优质资源。
自2007年开始,学校率先在天津市初中阶段实行小班化教学,成为天津市第一所小班化特色初中校。学校立足校情,积极探索,秉承“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线下,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上,学校制定了“五步十二条策略”的小班化教学模式。“五步”,即:“导—学—练—评—固”,具体为创设学习情境—提出学习目标—设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点拨解题—学生课堂练习—教师面批—评价反馈—巩固提升—布置作业;“十二策略”,即:教室布局多样化策略、合作学习多样化策略、教学情境多样化策略、个性化学习策略等共计12条。线上,学校高度重视“互联网+”的相关培训,通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学校结合小班化教学模式,通过政府采购引入平板电脑,并将“洋葱数学”“智学网”等适用于中学生的在线学习以及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软件有效运用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互联网+小班教学”的课题研究让学校高效课堂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