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9-03-05乔盼盼桂飞飞
乔盼盼 桂飞飞
脑卒中为临床多发脑血管病类型,不仅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且存活患者中约75%会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对其生命健康及日常生活能力构成极大影响[1-2]。有研究指出,早期实施康复干预能加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疾病致残率[3-5]。但在此期间仍有较多因素会对患者康复进程造成影响,如肺功能减退属一种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可造成肺通气功能低下,呼吸储备功能和机体运动耐力降低,无法满足正常康复训练需要,影响康复疗效。鉴于此,本研究对49例脑卒中患者于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采取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进行干预,经干预2个月后患者肺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干预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脑卒中患者98例,均经头颅MRI或CT检查证实为脑卒中,首次发病,病情稳定,患者均知晓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视觉障碍、失语、昏迷、肝肾肺功能严重障碍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n=49)、对照组(n=49)。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60.91±6.7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5例,脑出血14例。试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60.28±6.24)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7例,脑出血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有关要求。
1.2 方法 两组均视患者病情予以稳定血压、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循环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对症处理。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干预:包括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步态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训练或Bobath训练、床上翻身与坐起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早期良姿位摆放等,每次训练时间为1 h左右,1次/d,持续干预2个月。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进行干预。①呼吸功能训练:仪器应用英国POWER breathe K5呼吸训练系统,在训练时使患者取站立位,身体摆直、肌肉充分放松,以手握住设备后下方,确定进气口不存在遮挡,用嘴唇紧含咬嘴,上下牙咬住挡板牙垫,先呼出体内气体,而后经过挡板以最大肺容量、最快速度用嘴吸气;之后缓缓经口腔呼气,直到肺部气体完全排出,在训练期间维持肩部和胸部肌肉松弛,1次/d,10 min/次。②有氧运动:在室内坐位下采取无阻力脚踏车训练,在训练前对患者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双下肢实施适度活动和拉伸,并实施上肢阻抗训练,1次/d,30 min/次,以患者无明显头晕、不适为宜,持续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水平,以日本美能AS-507型肺功能测定仪实施测定;两组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肢体运动能力,以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实施评价,总分0~100分,分值越低肢体运动功能越差[2]。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3.0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FEV1、PEF、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2个月后FEV1、PEF、FVC水平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FEV1/L PEF/(L·s-1) FVC/L干预前 干预2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2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2个月后试验组 49 1.72±0.17 2.96±0.20* 5.03±0.15 6.41±0.26* 2.53±0.29 3.39±0.35*对照组 49 1.76±0.15 2.38±0.18* 5.08±0.19 5.76±0.22* 2.60±0.24 2.98±0.31*t值 1.235 15.089 1.146 13.359 1.302 6.138 P值 0.220 0.000 0.152 0.000 0.196 0.000
2.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2个月后FMA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2个月后 t值 P值试验组 49 36.52±5.27 55.91±7.68 14.572 0.000对照组 49 35.76±4.94 48.73±6.42 11.208 0.000 t值 0.737 5.021 P值 0.463 0.000
3 讨论
肺功能减退为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可导致呼吸储备功能及运动耐力下降,影响康复训练实施和患者康复效果,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有研究指出,膈肌属机体中一种重要呼吸肌,于维持正常通气和肺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脑卒中患者多存在膈肌运动功能降低症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膈肌等呼吸肌的功能为提升患者肺功能的关键[6-7]。本研究呼吸训练中可视患者呼吸功能将呼吸训练设备的吸气阻力设置于恰当水平,患者实施呼吸时可产生吸气阻力,增加胸腔负荷压力,进而对呼吸肌群实施针对性强化训练,改善肋间肌、腹肌、膈肌等于呼吸过程中的协调性,提高呼吸肌肌力,增加胸廓运动范围,尤其是能扩大膈肌向下移动距离,进而发挥扩展气道、减轻阻力、提高呼吸质量等作用;同时,呼吸训练能减缓脑卒中后由于活动受限造成的肺组织弹性降低,提高呼吸肌肌力,提升肺泡通气量和肺泡张开率;此外,在深呼吸时呼吸设备形成的阻力效应可传递到支气管组织,促使支气管维持一定张力,防止外周小气道提前闭合、塌陷,有助于促进肺内气体交换,改善肺功能,保障康复训练正常进行,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8-9]。有氧运动可通过中等强度周期性、节律性、大肌群且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如:坐位无阻力脚踏车、上肢阻抗运动等),改善机体氧化代谢能力,增强呼吸肌肉力量,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心肺运动能力,增强患者体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2个月后FEV1、PEF、FVC水平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予以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实施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呼吸训练联合有氧运动进行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肺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