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意识的内涵、文化传承及时代弘扬
2019-03-04郭剑林
郭剑林
(集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鲁迅先生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这些中国的脊梁就是我们民族中有担当的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担当”是无论殿堂之上亦或草野之中都备受推崇的优秀品质,是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更是贯穿着强烈的担当意识色彩。
越是任重道远,越要强调担当,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2]37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担当,甚至将其上升到执政理念的高度。[3]习近平在鲜明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担当的诸多重要论述,既体现其强烈的担当意识,同时也赋予“担当”这一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将担当和担当意识的重要性推上一个新高度。现在担当已经成为了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4]81
中国梦要求当代建设者担当起历史责任,新时代要求时代精英必须具有担当意识。什么是担当意识?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的区别联系在哪里?笔者结合习近平讲话,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理解。
一、担当意识的含义及其特征
“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接受并负起责任。这表明担当最基本含义就是负责任。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实际上人们赋予这个概念更丰富的内涵。如孙业礼认为:“什么是担当呢?其实,往大了说,就是一种责任感或者使命意识;往小了说,就是要不怕困难、能担事。”[4]80董玉整概括:“担当是主体对于自己主体意识的自觉自省和自觉实现。”[5]陶文昭则展开说:“其政治含义丰富,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譬如,担当意味着‘在其位、谋其政 ’的履职尽责,‘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理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等。”[2]35综合各种说法可以说:所谓担当,是一种主动自觉、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它隐含着符合道义、主动自觉、勇敢无畏、尽心尽责等方面的含义。
那什么是担当意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有人据此直接提出:“担当意识,指的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责任的意识。”[6]这般表述自然没错,但不足以归纳担当意识的完整内涵。笔者以为,担当意识应当具备以下几项特征:
1.以符合伦理正义要求为根本。(1)担当意识是符合道义要求的意识。有担当意识的人考量是否担当的核心问题不是结果会如何,而是该不该去做。担当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而所负责任一定是符合伦理要求的,是“义”之所在、“义”不容辞,也就是习近平所说:“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7]416违背道义的行为决不可称之为担当。有胆量去做坏事不能叫担当,不明是非盲目的承担也不能叫担当。担当意识必须是自知、意志自由且符合正当性要求的伦理意识。(2)担当意识的实质是自我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抉择中牺牲自我利益而成全他人或社会利益,或是在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中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担当意识价值判断的基础是“公义胜私利”这一道德原则。
2.以主体自觉主动为前提。担当是主体的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知而不行不能叫担当,被迫而行不能叫担当,知而后自觉主动去行方能谓之担当。担当意识的这种自觉主动主要体现为承担责任时的积极主动,面对承担责任所遭遇的困难或阻碍不推诿、不回避。
具有担当意识的主体,绝不把自己看成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顺其自然的、被潮流所裹挟的对象,而是认为自己可以有所作为且是必须有所作为,坚信自己能够承担这份责任甚至是只有自己能承担起这份责任,也就是“舍我其谁”的主体内在自觉性。主体这种内在自觉性的外在表现,必然是对所承担责任的精神状态上的积极主动性。
3.以勇敢无畏气概为支撑。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但是对于没有困难或可以轻松胜任的责任的接受,习惯上我们并不称之为担当;面对困难回避、推诿、害怕、不敢承担的不是担当;面对困难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犹豫不决同样也不是担当。担当是面对清楚明确的困难和风险依然无所畏惧,勇于承担、敢于面对的胆识和气概。这点表明,担当意识必然是与勇敢坚定、胆识气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担当意识本身必须以勇敢坚定的胆识和气概为支撑。
习近平非常强调担当中的这份勇气和气概。他指出:“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7]413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习近平告诫党员干部“为官避事平生耻”,要自觉地同那种在大是大非面前左右摇摆,在矛盾问题面前躲来闪去,在危机困难关头敷衍塞责,面对歪风邪气退避三舍,以及总是“爱惜羽毛”、怕失分的人和事作斗争。[8]
习近平同时具体明确指出:“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9]133这话明确指出担当意识两方面表现: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勇于承担责任。而支撑这两方面的,就是勇敢无畏的胆识和气概。
4.以负责任能落实为基础。担当意识是人内心的一种意识,就内在要求而言,担当所需要面对的困难和风险要求主体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愿意负起责任。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没有负责任的态度这个基础,他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担当的。再从事实来看,判断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具有担当意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其承担之后是否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尽心尽力的去践行责任。真正有担当意识,绝不会只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而应是尽心尽责地付诸实践。或者说,负责任表明其“可以有担当”,行为实践则证明其“确实有担当”。负责任是前提条件,落实到行动则是证明,这两点可以说是担当意识的基础。
二、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的关系梳理
(一)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
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关系密切,所以有时人们将二者合称责任担当意识。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扮演特定的角色,而该角色所应承担的特定义务就是责任。责任意识就是对自身角色所应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认同和执行。由此可见,担当意识属于一种责任意识。习近平也说:“担当就是责任,……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7]416两者共同之处甚多,甚至有些时候通用。但是,担当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责任意识,所以责任意识未必就一定是担当意识。两者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区别。
从范围来看,责任意识的范围更为广泛。责任可大可小,而能称之为担当的需要较高层面的责任。从层次来看,担当意识是比责任意识更高层次的要求。有担当意识者必有责任意识,而有责任意识者未必有担当意识。由此可以说,责任意识是担当意识的基础。从侧重点来看:责任意识强调的是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认认真真的做好的态度,而担当意识强调的是主体的主动自觉和勇气。
此外,从来源看,责任意识的责任是由于自身的位置、地位、角色而产生的必须完成的义务,而担当意识的担当却未必是必须完成的义务,它可以是主动的担当比较模糊的义务甚至是一般人不认为是义务的责任。从这点来说,责任意识具有义务道德的特点,而担当意识更符合愿望道德的特征。也正因此,责任意识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而担当意识则只能是对一部分人的要求。
(二)担当意识与使命意识
使命是指古代使者奉命出使时所承担的要完成的任务,而使命意识就是认为自身承担着并且必须去完成的特定的、神圣的社会责任、历史任务、历史使命的意识。使命意识往往与较为远大的理想抱负、救世情怀、人文情怀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具有使命意识的人不会认为自身只是担负和应该履行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义务,而是担负和应该履行事关党、国家、民族、人民的重大责任。所以赵雅琳认为:使命意识也是责任意识,即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10]这表明,使命意识同担当意识一样,也是一种责任意识。赵雅琳同时又认为:担当就是一种责任感或者使命意识,这其中包含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公仆意识。[10]这话可以理解为:担当意识之中,有一种是使命担当意识。
蒋光贵换了个角度来谈二者的统一:“担当要有使命意识,就是要有一定的目标并且坚决完成任务的意识。没有使命意识与担当意识的统一,担当就会流于空洞、平庸、无所作为。”[11]两者的相辅相成体现在:使命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担当,担当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完成使命。
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的区别在于:与担当意识注重强调主体的主动自觉和勇气相比,使命意识更注重目标的明确性、神圣性以及完成历史使命的“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三)担当意识与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忧的不是个人利益,忧的是国计民生;患的不是个人得失,患的是天下大事。习近平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12]如果说责任意识是担当意识的基础,那么也可以说,担当意识是忧患意识的基础。没有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担当意识,也就不会产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忧患意识。正是因为有担当,才会对置身其中的现实处境、前途命运产生强烈的忧患感。若不愿担当,对国家、民族、社会的一切漠不关心,又何来的对现状及未来的忧患可言?朱熹评价范仲淹:“且如一个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13]正是因为范仲淹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才会有后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要有忧患意识,他将担当意识与忧患意识统一起来,他强调担当是时刻怀有忧患意识,主要在于以此为鞭策,使我们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1]
三、担当意识的传统文化渊源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14]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这一说法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体现。比如以逻辑概念来说,“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一直遵循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概念……同亚里士多德逻辑对立的是人们称为悖论逻辑的理论……在中国和印度的思想中这种逻辑占主导地位。”[15]总体而言,与西方更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利益不同,中华文明更重视和强调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而担当意识强调的,正是个体对整体的责任意识和为整体利益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所以这种整体至上、公利优先的价值取向,使得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以孔子为例,面对礼崩乐坏、价值观混乱、社会秩序混乱的状况,知识分子面临两种选择,或隐居,或积极入世。强烈的担当意识使孔子挺身而出,“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一生复杂坎坷、栖惶不遇。孔子的担当意识,对他的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孟子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些儒家的真义与精髓,都是这一意识的呈现。[16]
孔子所代表的,绝不是孤立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基本含义是规矩、礼节、行为准则,但长期运用中具体引申开来必然包含着道德规则、精神品质的要求。“礼不下庶人”(《礼记·曲礼上》),对贵族来说,贵族精神品质的要求包含着必须具有担当意识的道德规则要求。
由于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这种“兼善天下”“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对传统知识分子影响至深。虽然,在历史发展中这种担当意识在各个时期表现不尽相同,例如“这种社会担当意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时代氛围中弱化了。关注自我、及时行乐,成了这一时期士大夫的风尚”。[17]但就总体而言,这种担当意识是传统知识分子,也就是“士”的基本情怀。
从担当意识的具体担当内容来分析,传统所强调的担当大致可以分为家庭担当、职责担当、国家担当、社会担当四个层面。
1.家庭担当。《大学》对接受教育的知识分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并提出“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表明对家庭的担当是对国家和天下担当的基础。“国是千万家”[注]成龙和刘媛媛合唱的歌曲《国家》中的歌词。“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刘蓉《养晦堂诗文集》)只有对家庭有担当,才能对国家、社会有担当。
“家庭担当包含着对爱情、婚姻、父母、子女、亲友的责任担当。”[18]家庭担当的核心,就是对所处人伦义务的认识和承担。“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养不教,父之过”体现的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担当,“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的是儿女对父母的责任担当。中国古代非常注重家教家风,许多著名的家庭教育著作,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体现并强调了家庭担当的意识。
2.职责担当。这种职责担当在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是对官员的责任要求。“夙夜在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都是传统职责担当意识的明确体现。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强调“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19]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7]415就是渊源于传统文化的职责担当。除了官员之外,其他的职位同样也必须有责任担当,如“教不严,师之惰”,作为老师就必须负有严格教育的职责担当。无论什么岗位、角色,都应担当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3.国家担当。国家担当是传统担当意识中体现得最为丰富的一项内容。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使得在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对国家的担当意识体现得特别鲜明,像“精忠报国”这样的爱国担当贯穿民族史册。《礼记》有云“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司马迁则说“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马援的“马革裹尸”;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代代表述虽有不同,但无不体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强烈的担当意识。
4.社会担当。这种对社会民生的当下和今后发展的责任担当所包含的内容有许多方面:既有对民生的忧患担当,也有文化的使命担当,还体现为对今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而且这种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往往与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理想主义和精英意识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担当意识首先体现为民众生计的关注和担当,如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次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和伦理、文化的深度忧思。如孔子的忧道、求道、践道、弘道,甚至可以以身殉道;以屈原、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铁肩担道义”和“上下求索”的社会批判和追求启迪真理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在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担当意识最集中也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是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0]张载的这四句话最能代表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意识,激励着他们心怀天下,为道义、为苍生而奔波求索。
四、担当意识的时代弘扬
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加剧,重重压力之下中国人民没有屈服,我们依靠的就是一个个敢于为国为民担当的志士仁人。他们担当起救亡图存和发展中国社会的重任,体现了他们的担当意识,也弘扬了担当精神。
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1]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当起了为国为民的历史重任。
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注重责任、强调担当也成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22]1161“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捡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22]1162说的就是“好同志”必须要不怕困难、敢于碰硬、有责任感、有担当。敢于担当是邓小平的政治品格。文革结束后重新工作的邓小平表示:“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23]1992年南方视察,他告诫全党:“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24]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不久发表了他在上海时写的一篇文章,强调的就是“责任重于泰山”。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肩负起历史责任”“担当起历史责任”。[4]8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数十次讲话和文章中多次使用“担当”这一概念。习近平从什么是担当、为什么要担当、怎么做到担当等方面,提出新的全面的要求。[2]35可以说,习近平将传统的担当精神弘扬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担当精神和担当意识以新的时代特征。综合来看,习近平关于担当意识的论述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1.干部必须有职责担当意识。传统文化强调官员的官德其实就是官员的职责担当,民间广为流传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正是体现了老百姓对官员的职责担当的期望和要求。早在 2010 年,作为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就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4]80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要求广大干部要有担当意识。
习近平明确提出“敢于担当”是作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概括起来说,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7]412“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7]415“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25]145
同时,习近平还提出“敢于担当”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7]416“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7]413这实际上提出了干部担当的基本要求。[2]35
2.共产党员必须有使命担当意识。传统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今天这份责任应由共产党人来担当。共产党人应该认识与感悟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具有使命担当意识。习近平反复强调,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1]
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许多讲话,始终强调共产党人要有对民族命运的担当、对人民幸福的担当意识。习近平告诫全党同志:“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他号召全党担当起历史使命:“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责任重于泰山。全党一定要紧密团结起来,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与时俱进、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夺取新胜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5]14
这份使命担当的现实责任要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习近平呼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要把这个崇高使命担当起来,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26]
3.青年应该有责任担当意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277青春至美是担当,青年的担当是决定人生价值的最大砝码。青年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此之前,习近平在与青年的座谈、讲话和回信中,反复强调了青年有担当的重要性。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277同年12月5日,习近平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又再次强调了青年一代有担当的意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27]7“我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27]10
习近平对担当的论述和弘扬并不限于以上方面。比如传统文化强调担当更多的对个体、个人而言,习近平突破了这个习惯,提出了大国应有政治担当等。在习近平的倡导弘扬之下,我们相信担当的意识和精神必将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新概念”。[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