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心理效应,有效开展幼儿绘画活动

2019-03-04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陈学峰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效应绘画心理

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 葛 娇 陈学峰

绘画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幼儿的创作是幼儿内心世界的反映。幼儿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所以幼儿绘画也是一种受主体影响的独立性的活动,能直观地反映幼儿的所思所想。首先,幼儿的创作是幼儿内心世界的反映,需要主体意识的参与。每一次绘画都是思维意识的产物,这会不断地强化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行为,提高幼儿的自尊、自信水平,形成良好的个性。其次,绘画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自我突破和大胆尝试的过程中,逐渐磨炼出自我的个性特征与风格。最后,绘画尊重和保护幼儿的个性认知,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在动态的绘画过程中,幼儿逐步形成完整、独立、成熟的自我认知,最终获得良好的个性发展。

在幼儿园绘画活动的不同环节中,常会出现一些阻碍幼儿创作的问题。教师应能了解问题所在,巧用心理效应,解决问题并提高绘画活动的效果。

一、幼儿绘画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幼儿天生爱作画、会作画,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幼儿绘画的发展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导致幼儿绘画活动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来自于幼儿本身,而是源自教育者不正确的教学引导和回应。

(一)绘画前——幼儿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常常表现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能力行为三个方面的缺失, 这种被动、消极的状态会影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1]幼儿在绘画前的习得性无助表现为幼儿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失去信心,经常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害怕失败而徘徊在独立性尝试的边缘,不愿再去进行活动和探索。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动笔画的时候,有的幼儿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不会画,我画得不好看!”“老师,你可以帮帮我吗?”……大部分情况下,教师能积极热情地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但是,如果看到幼儿迟迟还没有开始画,教师就会“手把手”示范,若是在小、中班,到最后几乎是教师“包办”完成作品。

[案例一]“老师,我不会画”

中三班今天的绘画主题是用水粉材料画“美丽的大树”,教师为幼儿演示了大树的画法之后,就让幼儿开始大胆尝试。这时,突然有一个叫亮亮的小男孩很无助地说:“老师,我不会画!”教师回答:“你怎么就不会画呢?今天画的大树很简单呀!”说着,教师便走到亮亮身边,握着亮亮的手画了一棵树,并让他模仿着再画两棵。几分钟过后,进入涂色环节,教师见亮亮仍未动笔,便急切地为他画好了另外两棵树。

亮亮和其他幼儿一样对绘画感兴趣,渴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但是,当亮亮因为以往绘画失败的经历对他产生“抑制”效应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向他传达适切的期望和鼓励,过分的“代办”心理和行为反而再一次强化了亮亮的无助感。短期来看可能是幼儿一次、两次活动表现不佳,长期来看这种无助感、愧疚感会直接挫伤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二)绘画中——幼儿动力不足

绘画活动是一项需要意志的活动,幼儿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才能完成,然而3~6岁年龄段的幼儿以外部动机为主,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激励,以克制自己随意走动或者与邻近的同伴聊天、打闹,专注于他们的绘画活动。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幼儿的绘画有一定成果的时候,他们会迫切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和肯定,以获得继续创作的动力。在绘画过程当中,有的教师习惯于指正缺点和问题,易向幼儿提出批评的言论。

[案例二]“你画的是什么?”

大一班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幼儿在小纸盘上互画肖像。绘画过程中,教师对一个画得特别认真的小男生说:“你画的是什么?我刚刚一直强调画得大一些,只画上半身就好。”小男生很委屈地看了一眼教师,就低下了头,很明显他有点失落。这时,旁边的小女生迫切地问:“老师,那你觉得我画得好吗?”教师回答:“一样的问题,画得太小了!”

类似于案例中这位教师严厉的引导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并不少见。小男生和小女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都期望得到来自教师的夸奖。然而,教师忽视了幼儿当时的心理需求,严厉的指导和指责让幼儿表现得拘谨和无措,抑制了幼儿大胆绘画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所以说,正向的评价与引导是幼儿继续探索的动力,反之,则是影响幼儿后续活动的阻力。

(三)绘画后——幼儿缺乏有效反馈

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反馈。对于幼儿来说,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进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绘画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幼儿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环节。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评价不足和评价缺失的现象。教师在总结评价时偏向于泛泛而谈,经常运用类似于“你真棒!”“你画得真漂亮!”较为模糊的评语,甚至会因为没有把握好时间的关系,匆匆结束绘画活动,而没有评价反馈环节。

[案例三]“你画得真棒!”

绘画活动接近尾声,大三班幼儿都将自己的作品交到了教师手中。教师随意翻阅着幼儿的作品。当翻到朵朵的作品时,教师说:“朵朵,你画得可真棒!”翻到昊昊的作品时,教师说:“昊昊,你得加油了,向朵朵学习哦。”这时,户外音乐响起,此次活动终止。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在绘画的结束阶段安排了反馈性的评价环节,但是流于形式、泛泛而谈。教师说“朵朵,你画得可真棒!”时,没有与朵朵上次活动的作品做纵向的比较,也没有和全班幼儿这次活动的作品做横向的对比,更没有明确地说明好在哪里,因此没有为其他幼儿提供清晰、具体的反馈建议,更没有对朵朵的绘画学习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由于时间原因,评价活动被迫中止,也让部分渴望教师点评的幼儿失去了公平获得反馈的机会。总之,不当的反馈和反馈的缺失,都是一种浪费教育资源的表现,也使得幼儿错失一次成长的机会。

二、巧用多种心理效应,有效开展幼儿绘画活动

心理效应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在绘画活动中,师幼互动会产生一系列奇妙的连锁反应。善于运用心理效应,是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体现。所以,教师要提高教育的艺术性,巧用心理效应,及时化解绘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成为真正欣赏幼儿艺术作品的心灵伙伴。

(一)巧用“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每一朵花儿的盛开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种期望效应。它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雅各布森的一项心理实验。他们将选中的学生名单秘密地交给教师,并暗示这些孩子在未来会有“非比寻常”的成就。当他们过了一段时间测验时,惊讶地发现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学习态度和行为也更加积极端正。[2]

“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如果教师能对幼儿表达出适当的期望和赞美,幼儿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内化来自教育者的期望,并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主动进行自我调节,最后取得突破性的进步。所以,在绘画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给予幼儿积极的暗示和引导,调动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幼儿克服“不敢画”的畏难心理。

教师要向幼儿传达喜爱之情,与幼儿保持充分的情感交流,给予幼儿适度的期待,如:“你今天的坐姿好标准,相信你一定可以画出漂亮的作品来!”“你画的小动物一直都很可爱,今天,你有信心给他们涂上均匀的色彩吗?”……诸如这样的期待和鼓励,就会使得幼儿获得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敢于挑战或大胆尝试独立绘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切记不要在幼儿产生畏难心理时还说:“小朋友们,大胆发挥吧,不要害怕画错哦!”因为“画错”这个词语是负面的、消极的,幼儿会因此产生无助感和愧疚感,表现得更加“小心翼翼”。

(二)巧用“保龄球效应”,赞赏每一朵花儿的美丽

“保龄球效应”来源于两位保龄球教练由不同态度所引发不同结果的事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已经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后一鼓作气,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了。教练乙对自己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结果他的队员越打越差。[3]

“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由衷的赞赏,并会因此获得前进的动力。这种需要是每一个人的共同点,幼儿也一样。如果教师能在幼儿做出一定努力或者取得一定进步后,称赞他的进步与优点,就会激发幼儿内在的成就感。所以,在绘画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多察觉幼儿的闪光点,用积极的态度肯定幼儿的优秀表现,多鼓励、少批评。对于幼儿表现出的闪光点,要正面激励;对于幼儿表现出的缺点,也要看准问题、会说问题,让幼儿愿意听、愿意做。

当看到某个幼儿画得特别慢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和激励他:“你是咱们班画得最认真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都需要向你学习。如果你能再加快一点速度,就更好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表扬幼儿的时候,不建议总是夸幼儿“你真聪明”,可以这样表达:“你刚才一定认真听老师讲课了吧,你的苹果树画得可真大!”“老师发现你的进步最大了,你一定非常努力,瞧你现在的颜色涂得多漂亮!”听到这样的语言,幼儿就能保持一个愉快的绘画心境,为自己的认真和努力而感到快乐。

(三)巧用“反馈效应”,让每一朵花儿学会自赏

“反馈效应”最初来源于物理学概念,后来心理学家对此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水平相当的三组,依次给予不同程度的反馈来观察各组学习成绩,几周后再调查得出结论:只有每天都做到及时反馈的小组,学习成绩才能保持最优秀的水平。[4]

“反馈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及时有效的成果反馈会产生一种巩固和强化的作用,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对于幼儿来说,他人的评价和反馈就像是一面能看到自己的镜子。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绘画成果,对此做出最真切的反馈。

首先,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 要明确地指出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值得嘉奖的细节。[5]教师不要给予幼儿抽象的反馈,比如“你真棒!”“你太厉害了!”……可以通过具体语言、态度的肯定,让幼儿知道自己最近的进步,比如:“你在花瓶上大胆地进行了线条的装饰,很有创意哦,继续加油!”“你今天的涂色选择了很多种颜色呢,看起来非常漂亮,进步很大哦!”……其次,教师的反馈要有及时性。即使受绘画时间的限制,不能当场进行评画,也要将评价反馈工作向可利用的、最近的时间段延伸,比如在当天午睡起床之后、下午放学之前都可以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小型展示,以分享方式互评,激发幼儿的自信体验。[6]

艺术是幼儿感性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其表达对世界认识的另一种语言。[7]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愉快的感受、丰富的体验和有效的收获是第一位的。教师作为幼儿的领路人,需要洞察幼儿在绘画的各阶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巧用心理效应,让绘画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教师不需要刻意地将各种心理效应割裂使用,应该学会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总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效应的价值,可以让幼儿乐于绘画、成长于绘画。

猜你喜欢

效应绘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