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歌剧创作贵在 “化”

2019-03-04蒋军荣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歌剧戏曲民族

□ 蒋军荣

歌剧,作为音乐艺术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日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近百年来,中国歌剧从无到有,从贫乏到繁盛,不断取得巨大的成就。对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学习和运用,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一个 “化” 字,高扬中国精神,立 足 本 来,化 “洋” 为 “中” 用,以 “土” 化 “洋”。要把它化成以本国的语言演唱、采用本民族的素材、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理想、表达中国人民的情感、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成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歌剧。步西洋歌剧后尘,按老路子走很难超越。

比如说,用美声唱法写,你写不过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用十二音序列音乐写,你写不过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以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写,你写不过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以简约主义音乐风格写,你写不过菲利普·格拉斯和约翰·亚当斯等等。

在歌剧民族化的前行路上,我们的老一辈作曲家已有了很多成功的探索,写出了很多典范之作。比如,中国民族歌剧的奠基经典《白毛女》,在语言方面,延续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在音乐方面,以北方民歌和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在表演方面,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等。 《白毛女》 一剧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崭新道路,成为了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继《白毛女》之后的《刘三姐》,将壮族民歌与戏剧和谐地结合,开拓了戏剧表现形式的新领域,剧中运用了一百多首民歌,或描写人物,或构成情节,或渲染舞台气氛,或强化戏剧效果,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民间歌手的形象,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被誉为 “二十世纪华人经典” 的《洪湖赤卫队》,则将楚剧、汉江平原的民歌《襄河谣》、湖北天河花鼓戏和天门、污阳花鼓戏作为音乐创作的源泉,中西融合,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则是红色经典歌剧《江姐》 最为鲜明的音乐艺术特征, 运用了川剧的“虚拟手法” 将每个音乐段落串联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歌剧艺术体系,运用了川剧 “帮腔手法”,渲染了良好的艺术氛围,颇具艺术魅力,还巧妙融合了四川民歌、四川清音等诸多本土音乐元素与形式,带给人鲜明的听觉感受。以 “歌剧戏曲化” 为追求的《红珊瑚》,从剧本、音乐到演员的演唱、表演以及舞美设计等歌剧整体风格上,是 “一次歌剧戏曲化的实践”,采用大量中国民间音乐、戏曲音乐进行创作,是一次“宁土勿洋” 而又一成功的探索。“ 在戏曲的基础上发展歌剧”,《小二黑结婚》 也是一个范例,作曲家继承民族戏曲的优良传统,剧中采用了戏曲音乐常用的 “散-慢- 二六- 快- 慢” 板腔体结构手法,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赢得了观众的心。在这些歌剧中,有很多唱段,充满民族神韵,符合中国人口味,传遍大江南北,可谓家喻户晓,为后来者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之道。

在我们湖南,因为有刘振球、尹晓星及众多作曲家的努力与丰硕的成果,因为三湘大地遍布歌剧团,湖南被誉为 “歌剧之乡”、“歌剧绿洲”。刘振球创作了《公寓·13》 《从前有座山》 《深宫欲海》 《沥沥太阳雨》 《安重根》等23 部歌剧;尹晓星创作了《相亲亭》 《赖宁》 《传宝》 等21 部大、中、小型歌剧,这些作品都有新的想法、新的探索和新的追求,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深宫欲海》,刘振球在民族乐器的运用上尝试突破,他用不是乐器的乐器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常见乐器,来表现意境深邃、神秘的 “微分音”,并在剧中大胆运用了民族乐器——埙。这部歌剧让刘振球先生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文华奖”。

五千年生生不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自主性和包容性!像佛法如此形而上的宇宙之法,自唐玄奘从古印度取回国之后,化成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禅,从达摩初祖到六祖慧能,博大精深,与儒家、道家一起构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根柱子。

当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文化艺术繁荣兴盛的大好时期。展望未来,期盼更多的作者从深邃的美的意识出发,从智慧的哲学出发,从人类文明的维度出发,从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出发,立足于民族民间音乐,发掘本民族的特有语法,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和中国作协九大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与追求,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讲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有中国风味的、能走向世界的民族歌剧,唱响国际舞台,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新时代的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力量。

猜你喜欢

歌剧戏曲民族
我们的民族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走进歌剧厅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多元民族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