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寿桐的从俗思维和脱俗写法
——析论其散文《从俗如流》

2019-03-03黄维樑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仪式文学母亲

◎黄维樑

朱寿桐教授的散文集《从俗如流》,可说是这位论著丰富的学者的副产品。①1986年获得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戴着“珠江学者”的荣衔南下,在珠江口的澳门大学(澳大)中文系教书且主掌此系多年。数十年来著作如《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文学与人生》等,见重于学界。他主编《汉语新文学通史》上下卷,力排众议,实行“去现当代化”——不用含混蹩脚的“现当代文学”学科名称,而用“汉语新文学”一词。其名“寿桐”,听起来古老保守,而他为学,实在充满创意、新意。“去现当代化”是一例。他主持澳大中文系期间,澳门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每年都有杰出的作家获得荣衔,如金庸、王蒙、余光中、莫言、白先勇。某些大学把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颁给非文学的学者,澳大不然,获颁者都是当行本色的作家,真是名副其实。名副其实之外,还年年如是。在我印象中,名副其实且年年如是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颁发,中国的大学中,只此一家。“只此一家”中,又有别的新意。朱寿桐为每一位荣誉文学博士撰写赞词,大概是从写王蒙那一篇开始,他用了自创的“文学存在”词语,意思是作家的影响广泛,其人其文,在文学界和社会其他各界,都有影响力,都“存在”。②对这个“自铸伟辞”(语出《文心雕龙》),我喜而引用之,如用于《金庸:雅俗广泛的文学存在》这篇拙作。③

朱寿桐的学术创意,这里只是一些例子。名为“创作”,散文创作自然讲创意。散文集《从俗如流》即如此,以下对其标题之作《从俗如流》加以析论。数年前读此文,印象深刻。最近大半年参加了好几位学者和作家的告别仪式(新近一个是2018年10月8日送别“光纤之父”高锟教授),这些丧礼简单隆重、清和肃穆;仪式进行时,我除了默默想着逝者的种种之外,往往念及一个很不相同的丧殡情景——就是朱寿桐悲悼母亲的这篇《从俗如流》所描述的。朱作是一篇思维从俗而写法脱俗的散文。

1958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大丰县农村,后来成为博士、成为知名文学教授的朱寿桐,44岁时撰写此文,忆述在撰文之际已是十多年前的母亲丧事。母亲去世时,作者年届“而立”,已体验过苏州、南京、北京诸大城的生活;撰文时阅历更丰,美国、欧洲各地及香港地区都待过。《从俗如流》写母亲病危,作者赶回老家见她一面。清早抵家,在病床边,“搂着她只剩下骨架的身体,一面轻轻地抹着她的胸口”。母亲在下午去世,跟着是办丧事。作为经历过城市生活的现代知识分子,朱寿桐读过、看过肃穆素雅的文明丧礼,“实在看不惯乡下那种做丧事的排场和做派”。

丧礼是一定要举行的,中国自古是礼义之邦,也是礼仪之邦。我们从《礼记》的记载知道,古代的丧礼包含各种繁文缛节,非常“琐细”;现今的电视观众,从《三国演义》等剧集可以大体看到古代繁缛丧礼的一些场面。庄子引孔子云:“死生亦大矣!”死亡可说是生命最大的事,古人认为“繁缛”有其需要。

其他国家民族也非常重视丧礼。古代埃及的帝王死了,丧礼仪式烦琐不用说,连死者在墓穴里也要读《亡灵书》,俾能一步步、一关关走向“永生”之门。古希腊史诗《伊利阿特》中,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被阿溪里斯杀死,白发苍苍的老父王皮里阿穆,冒险走进敌军营地,向阿溪里斯苦苦跪地哀求,领得儿子遗体,回去举行一个隆重盛大的丧礼。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大臣为王子误杀,死后草草下葬,大臣之子以其失礼而悲愤抗议。2018年9月,号称“英雄”的一个美国参议员去世,丧礼在其所属的州府和首都先后举行,其场面肃穆浩大,关注世界新闻者都能看到。

大半年中,我在台湾、香港地区参加过余光中、饶宗颐、刘以鬯以及高锟几位台港学者作家的丧礼,都肃穆隆重。这一切,都因为“死生亦大矣”——古今中外共同的一个思维。1998年钱锺书辞世,极为简朴的仪式只有几个亲人在场;2018年春李敖归天,家属表示不公开举行丧礼;同年10月金庸辞世,只举行“私人丧礼”。这些都出于逝者生时的愿望,但毕竟仍然有其简单的丧葬仪式。

如何肃穆隆重,如何“文明”,这里试举我参加过的高锟教授丧礼为例。光纤之父、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逝世,10月8日在香港举行告别仪式。仪式在香港殡仪馆最大的厅堂举行,厅里摆满白色的鲜花和挽词牌,挂着挽联。中间的心型花圈是其遗孀所恭放,高锟的遗像一如其在世时笑容灿烂,他留着“肯德基”伯伯一样的胡须。来致祭者穿着黑色或深色的衣服,单独一人或一群人向遗像三鞠躬,家属答礼,致祭者就坐。

告别仪式准时开始,由中大校长和高锟几位亲友先后致悼词。中间有录像播放,约十分钟里出现高锟生平珍贵的画面,包括2009年在瑞典首都领取诺贝尔奖,而那时患了“脑退化症”的天才科学家,神智已欠清晰了。

致悼词者讲述高锟的事迹及其贡献,还有其仁爱宽厚的性情,语调庄重。灵堂清雅,气氛肃穆。轻轻的背景音乐,我听出来是英国民歌《绿袖子》,这大概是高校长喜欢的曲子。他的最爱则是邓丽君原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由中大女声合唱团献唱,时维仪式的尾声。

在司仪的牧师致谢词后,已盖棺的灵柩从内室推出,将放入灵车,运送到火葬场。扶灵者是香港特首等共8人。棺已盖,因此没有瞻仰遗容的行动。就藉者宁静简单隆重的仪式我们送别了高锟教授。可补充述说的是,中大现任校长先用地道的粤语致辞,继而用流畅的英语和普通话,彰显香港“两文三语”的特色。致祭者获赠的图文并茂纪念册,中英对照,也显香港特色。还有,录像播放有一小段,是已患“脑退化症”的光纤之父吹口哨,曲调是《友谊万岁》,具见这位智者的仁者风仪。

朱寿桐所述的母亲丧事,是什么个做法呢?农村的丧礼,普遍是“灵堂布置得白红相间,纸钱纷飞,巫气十足;喇叭吹得昏天黑地,丧喜莫辨,俗气透顶;丧户出入者蓬首垢面,披麻戴孝,更是鬼气瘆人”。④朱母的丧礼,正是如此。至今村镇的很多丧礼,仍然如此。数十年前,台湾地区的一些“俗气透顶”的殡葬活动,也是如此。“巫气十足”,大哭、假哭之外,甚至有“孝子”在丧礼中加插脱衣舞表演的;有人怪而问,答曰父亲在生时喜欢看脱衣舞。

朱寿桐很想“与这些陈规陋习拉开距离”,但结果是欲“距”不能、欲“拒”不能,他不忍心抗拒。“年迈的姑母脸上挂着泪珠手中拿着白孝衣颤巍巍地来到我的身边,我本想拒绝……”,却终于接受了“拉拉碴碴的无边孝衣”。

“母亲的遗体上覆盖了白布”,还有麻丝、红线、白布包、纸钱等种种配置,“怪异别扭”。“我很不舒服”,但这正是强调母亲的死亡,“出于一种完全的善意,于是我容忍了,严格地说是我接受了”。“当吹鼓手们哇哩哇啦地在灵堂外吹打弹拉起来的时候,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找着招来吹鼓手的父亲理论:为什么不让母亲静静地躺着?”父亲不屑解释,只说城里开追悼会也放音乐。不久,又传来男声哭腔,原来是“播放起了假哭磁带”;“岂有此理,假哭!在我母亲灵前怎能容许这种恶俗的东西?”

朱寿桐是非常擅于议论的学者,而他表现出来的叙事能力,与当行本色的小说家并不稍逊。以上几个情景,他写得细致生动;接着还有他对丧事种种后续行动的抗拒、不满、气愤。但他终于接受了。在我看来,这就好比一个听惯了舒伯特《小夜曲》和莫扎特《安魂曲》的人,起初不看、不听、不欣赏“大锣大鼓”的广东六国大封相大戏,后来大大转变了态度。朱寿桐对母亲丧事态度的转变,有他的情和他的理在。其情其理,都源于对母亲的孝心。他拒绝白色的丧服,然而,看到“兄弟姐妹人等,一律类似的白衣白帽,白袍白裙,进进出出一派白孝,真正体现了‘一堂孝思’的情景。这时我觉得,我那伟大而慈爱的母亲理应享受这样的孝思”。灵堂播出哭声,是别人的假哭,哭中有说词。假哭!作者很是愤怒。前辈亲友说词句是关于“祈求神灵护送死者过难关的……各路神官慈悲心,领着我的亲娘走西方……我的亲娘啊,神明引你上天堂……”。作者听着,“编词虽然粗糙简拙,倒也唱出了我内心中的联想和期望,以致听到这儿,我的眼眶里早已积满了泪水,为我的亲娘将要遭受的这么多的磨难……”

古代《诗经》早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慨叹;后来人们用浅白的文字,表述同样的意思:“十月怀胎重,三生报答轻。”《从俗如流》中,作者一步一步接受了原本反对的丧事的“恶俗”仪式,因为他对母亲有“深切的悲悼”。

如何表达悲悼呢?“文人雅士每每以文致祭,且不说我才短笔涩做不出像样的祭文,即使勉强敷衍成文,母亲则一字不识,如之奈何?”说“才短笔涩”自然是谦逊之词;母亲不识字,就算天上有灵,文雅的祭文她是不能明白的。朱寿桐知道表达悲悼应通过仪式,但究竟用什么样的仪式呢?“叩头烧纸,诵经念佛,便成了那些日子最好最合适的纪念方式,相信也是我母亲最能理解、最能适应的祭奠方式”;就这样,他“从俗如流”。

母亲丧礼举行之先,他知道其“恶俗”。这位现代文明的学者,在我看来,本来好像是单人匹马的唐吉诃德,奋勇向恶俗、向旧势力宣战;然而,实际上面对父亲和前辈亲戚等旧势力,面对“恶俗”,他几乎不战就屈自己之兵。他放弃自己文明的信念而就范粗鄙恶俗,这一切都因为深沉的、“昊天罔极”的对母亲的爱与哀,因为这样的方式“相信也是我母亲最能理解、最能适应的祭奠方式”。本文感人的深厚力量在此。

《从俗如流》一书中还有好几篇写母亲的生活和为人,写他对母亲的思念。读其文,知道他是个孝子。与他交往,觉得他的确孝顺;例如,六七年前的春节,我亲身体会朱教授的孝行:他放下繁忙的事务,从澳门回盐城乡下陪老父亲过年。

差不多每个写诗写散文的人,都写到母亲。写对母亲的孝思而像《从俗如流》一样不同凡俗的,非常罕见。此文写景叙事,据事抒情,融情入理,层次转折分明,最后归于主旨“从俗如流”。“从俗如流”乃从成语“从善如流”而来;然则所谓“恶”与“俗”因为作者的善导竟然也变为“善”了。这不是文字的魔术玩耍,而是文意的顺理成章。

朱寿桐是著名的文学学者,本文的起和结,都提到鲁迅小说《孤独者》那特立独行、与流俗格格不入的魏连殳——祖母之丧涉及的陈旧仪式,亲友以为“文明”的他,是会反对的,殊不知他竟然对做法“全盘接受”。朱寿桐谦称他“从俗如流”的事情可视为魏连殳行为的注脚。其实,起和结的魏连殳故事,除了加强本文的文化底气之外,更蕴涵着一种民俗学、心理学的深层探索,这是《孤独者》所不触及的。

《从俗如流》一书收集60余篇散文,亲子、师生、旅游等题材多样,其叙事抒情说理经常从不一般的角度出发。如在他曾访学的哈佛大学,特写其音乐,又从音乐引出中西文化的比较;如《给自己写信》,把一个村镇中学生的孤独寂寞——这使我想起如《寂寞的十七岁》和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之类的众多文学和电影作品——丝丝绵绵吐露出来。要窥探这位学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要欣赏行云流水而又心灵笔巧的文章,此其书也。朱寿桐这位澳门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最近卸下繁重的学系行政职务,会否行政工作少了而散文创作多了呢?会不会从此从“文”如流?

注释:

①此书2015年由北京的作家出版社推出,是《澳门文学丛书》的一种。

②朱寿桐主编:《论王蒙的文学存在》,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书名即用了“文学存在”4个字。

③黄维樑:《活泼纷繁:香港文学评论集》,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版。

④本文所引朱寿桐此文的字句,因为原文不算长,为免烦琐,不一一注明页码。

猜你喜欢

仪式文学母亲
我们需要文学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给母亲的信
Talking strategies
我与文学三十年
悲惨世界
开营仪式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