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播途径及影响
——以红杉林作家群为例

2019-03-03◎吕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杉华文作家

◎吕 红

一、红杉林打造传媒平台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海外华文文学从20世纪初发端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近30年来中国世界华文学会及各地高校的积极开展通力合作,在研究方面有了丰富的成果。恰如学者专家所见,当代的海外华文写作,在相当程度上承续了中华人文传统精髓;而海外华媒发挥团队力量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社团发展及华校互动,尤其是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更是文化身份建构的重要资源与通向未来的坐标。

6000万海外华侨华人,是除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之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华文群落。华人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精神血脉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犹记100多年前,梁启超在太平洋途中感怀身世:“余乡人也,九岁后始游他乡,十七岁后始游他省,了无大志。懵懵然不知有天下事。曾几何时,为十九世纪世界大风潮之势力所颠簸、所冲击、所驱遣,使我不得不为国人焉,不得不为世界人焉。”当今世纪,全球化趋势,网络及现代科技似无远弗届。打破族群和民族的边界,传递文明及其价值,而创造联系彼此的精神纽带。传统被赋予新的生命,释放无穷能量而成为新的起点。新移民作家群体以开阔的视野、娴熟的笔致,构建了一个与中国本土文学殊异的文学空间,彰显出不同的文学观,并使得华人文学已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一脉。

自2004年我作为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副会长参加了在山东威海举办的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以后就延续下来几乎每年都参加国侨办主办的世界华文传媒大会与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建立广泛的人脉,为创建文化交流平台打下很好的根基。

再谈一下《红杉林》与美华文协或《美华文学》在停刊、创刊之间的关联。因成立于1972年的美国时代有限公司2005年结束营业,旗下创办10年的《美华文学》及其网络版、《美华论坛》均停刊。①经反复沟通磋商,由伯克利大学亚裔系主任王灵智教授牵头,在侨界大佬支持下,由吕红任主编,王性初副主编,苏炜、陈瑞林、陈谦、施雨、刘荒田、李硕儒、朱琦等美华作家为主力,与相关学者共同组成编委会,荟萃人文思想和艺术精华,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红杉林》(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Americas)(ISSN 19316682)②正式创刊。

社长王灵智先生在发刊词中开宗明义,确立了《红杉林》的宗旨:“其一,提供海外华人一个文学艺术作品发表与交流的平台;其二,促进自由开放的沟通,为作家艺术家与学者们提供切磋交流园地,通过各种视角的观照和评论,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创作得到更进一步提高;其三,推动全美及海外华人文学艺术的发展,系统地评估艺术创作成就,包括从文学到艺术,从电影到大众文化等;其四,让更多的海外华人(譬如晚生代华裔或对华人文学感兴趣的各族裔读者或研究生等),增进对美华人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准,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并借此对世界华人文学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红杉林》秉承“高屋建瓴、开放广博;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创作与研究并呈,典范与新锐兼容”的之风格特色而颇受关注。特邀国际名家纪弦、聂华苓、白先勇、陈若曦、余光中、郑愁予、痖弦、洛夫、张错、张炯、公仲、单德兴、严歌苓等为顾问。南加州大学张错教授表示:“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因要走的路尚长,需要坚持和有恒。”白先勇先生题字“祝红杉林愈来愈红”。创刊号不仅有北岛、严歌苓、苏炜、少君、沈宁、刘荒田、王性初、吕红等作品展示,同时还有公仲教授、王红旗教授与刘俊教授、陈瑞林、阙维杭等评论。诸多文坛精英加盟支持及热切关注,期冀担当起那些如雷贯耳的文学刊物担当过的责任。

至于刊名《红杉林》的选择,编委苏炜曾给予过很好的启示。③诚如加拿大华裔学者桑宜川教授所言:“或许与美国加州湾区广为生长的红杉有关。”红杉的根被称为“慧根”,加州红杉的根在地底下紧密相连,形成一片根网,这就使得加州的红杉树都是成群结队地成片生长,而且长得特别高大。——这与华人顽强的生存信念和族群情结何其相像?《红杉林》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族裔情结在美国自诞生至今已10余年,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成为联系华人文化血脉的传媒之翘楚。④

海外华人文学自20世纪初开始发端,到了五六十年代的大批港台留学生赴美,到80年代改革开放一波波大陆留学生负笈游学,形成三代作家的创作高潮。聂华苓、陈若曦、於梨华、欧阳子、白先勇等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精神“迷失”和“文化回归”,体现了一批海外学人难以割舍的中华文化根的情怀。

其实,华人在海外创作肯定是有其精神的追寻求索的。这也是当年《现代文学》主力相继成为本刊顾问的内在动力。细解《文学杂志》《现代文学》和《中外文学》在停刊与创刊之间的重叠,一脉相承的人文情怀:“不计成败得失,以一股缓慢却悠长的力量表达对社会的关切,形塑一种值得骄傲、值得维系的文化品格。”

《红杉林》顾问聂华苓的代表作《桑青与桃红》,充满强烈的政治隐喻和个性泼辣的叙事和结构,越界漂泊与精神的跨国流离更让作品意蕴深幽促人回味,也是西方学者研究亚裔离散文学(Diaspora)、少数民族文学、女性文学的重要范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伯克利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已经选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作为教材。作家洪洋认为:“美籍华人女作家的作品,走进了美国第一流大学的课堂,这就是令所有中国人自豪和高兴的事!”⑤

《红杉林》顾问陈若曦作品表现异乡人的失落与乌托邦的追寻这个世纪存在的症状,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无家可归,思想精神和情感个体都在流亡。其作品不断创新,突破藩篱,为传播中华文化而开花结果在海外。

《红杉林》顾问白先勇曾指出20世纪50—70年代美华作家群的几个重要特征:第一,他们旅居海外,但政治潮流和历史变动,对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二,作品热切关注民族和文化前途和命运;第三,他们的创作对大陆和台湾的文艺思潮都有一定的贡献和影响。研究那个时代美华作家群的创作主流,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视野中来评析海外移民作家的文学创作,也是颇具启发性的。

旅居加拿大的移民作家痖弦则说:海外华文文学无须在拥抱与出走之间徘徊,无须堕入中心与边陲的迷思,谁写得好谁就是中心,搞得好,支流可以成为巨流,搞不好,主流也会变成细流,甚至不流。同时,华人作家在英文创作领域也取得较大成就,如江少川访谈的哈金,其作品囊括美国所有的文学奖,在主流社会打下了一片天。⑥近年来一批以英文写作的作家如李翊云等取得靓丽成绩,获奖频频。

从老移民作家到留学生文学再到新移民作家,创作颇丰、成就骄人,并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新人涌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流散、迁徙的生命体验中,海内外作家学者对艺术思考对人文精神重新认识和想象,开启的探索思潮,渐成波澜迭起的文学巨流。

二、跨越语言疆界 追求卓越与独创

放眼一看,海外文坛色彩缤纷,新移民文学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在现代多元视域下,题材新锐、表现手法独特的佳作不断涌现,如哈金的获奖作品《等待》、严歌苓《少女小渔》《陆犯焉识》等、阎真的《白雪红尘》、张翎的《金山》、虹影的《饥饿的女儿》、陈河的《去斯可比的路》、李彦《红浮萍》系列、沈宁的《美国十五年》、苏炜的《迷谷》、少君的《人生自白》、卢新华的《紫禁女》、陈谦的《爱在无爱的硅谷》、范迁的《错敲天堂门》、施雨的《刀锋下的盲点》、宋晓亮的《涌进新大陆》、融融的《素素的美国恋情》、章平的《冬之雪》、瞎子的《无法悲伤》、鲁鸣的《背道而驰》、孙博的《茶花泪》、余曦的《安大略湖畔》、曾晓文《梦断得克萨斯》、袁劲梅《青门里志》、吕红的《美国情人》,还有魁北克作家的薛忆沩、郑南川、陆蔚青,还有近年非常活跃的欧华作家群等创作实绩无不折射出时代风貌的深广度,或人性开掘的厚度与深度,坚忍执着在浮躁年代愈加显现出特有的价值。

《红杉林》作为思想文化交流平台,凝聚了有影响力的海内外作家评论家,追求卓越与独创。

江少川教授与新移民文学代表查建英的访谈,⑦详细梳理了从《丛林下的冰河》到《留美故事》Tide Players(《弄潮儿》)等系列创作的心路历程。挖掘了大陆留学生云游四方而是“为了找找看”,但生活和学业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如鱼得水,然而回到故土已物是人非。作品发表反响颇佳。后来作为学者的查建英出版China Pop(《中国波普》被美国大学作为中国文化课程教材。

新移民文学在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对本土文学的嬗变也提供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参照。如严歌苓小说双重文化背景和双重身份导致叙事主体的暧昧并充满悖论,从《少女小渔》到《扶桑》,再到《无出路咖啡馆》《穗子物语》《第九个寡妇》等塑造了理想中的女性,以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而超越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而《陆犯焉识》则以独特视角反思人在特殊境遇里的苦难及命运,电影《归来》、小说及电影《芳华》影响巨大。

新移民作家张翎的《金山》从清末华工方得法远赴加拿大淘金修铁路讲起,描绘了方家四代人在异国他乡的卑苦的奋斗历程,探讨国际大背景下民族身份与认同,纵横捭阖,波澜壮阔,跨越了一个半世纪浩繁的光阴和辽阔的太平洋。

以《饥饿的女儿》声名鹊起的旅英作家虹影,在接受江少川教授访谈坦承:“自我意识,叙述能力与性爱结合,三位一体,可能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叙述本能用想象力把这三者熔合成人性基础。⑧

海外华人移民身处全球性语境的西方文化环境中,又得益于自身开放的心态,所以其创作开始呈现“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融中西文化的境界,⑨而且视角越界较多地出现在新移民作家创作中。这种跨文化视角的复杂性带来创作思维和叙事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既承接传统,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又大胆地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博采众体,熔铸百家。他们从各自的不同心理出发,寻找着共有的精神归宿,同时也在双重文化的背景中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海外移民多重文化背景及人生经验,跨越地域之复杂性、差异性和变化性,为作家们提供了艺术翱翔的天地。宽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涵盖华人社区、美国主流。透过现代人的观点,在如此博大的情怀和视域下产生的作品,自有其深广的腹地;兼容多项素质,并且不自觉地注入了多元与跨界的必然性:海外作家以不同的方式来诉说命运的跌宕起伏和经验的细微感知,既包容又专精,既多变又执着,形成了海外创作的丰硕景观。

三、经典重构 再现辉煌 传媒影响甚广

当翻看文学史会不经意发现,或许由于机缘,有些作家是经历了大红大紫后又被时代冷落或冷藏,而有的恰恰相反,先不被重视,时过境迁却又被追捧推崇,甚至被一代又一代青睐(譬如张爱玲等)。这不能不说是文坛跌宕或文学史嬗变的奇特现象。文学是人学,谁也无法否认文学的最大功能就在于对人的描写,对人丰富精神世界的表现,对复杂深奥的人性的揭示。

《红杉林》顾问白先勇在重塑经典过程中表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忧患意识,认为重新评估历史文化是当务之急。他认为因内忧外患、外压及内耗,近百年来文化的发言权几乎由西方主导。期盼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重现光芒。⑩聂华苓以创作及创立国际写作中心计划推介,探寻人生终极意义上的游子归宿;[11]陈若曦以小说及人生自述来呈现社会文化历史反思;[12]施叔青以跨域气魄推出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系列拓宽了创作格局;王鼎钧在磅礴人生和宗教虔诚中的大化境界,呈现的世态百相以及对中华文化资源的深入开拓,都足以在华文文学史上留下辉煌篇章。

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作为一个享誉海外20年的文化团体,一大批有思想有才华的创作者活跃其中。协会不仅编辑出版美华文协会员专辑,还联合华侨出版社、纽约商务出版社策划出版会员新作,举办新书发布会。2014年经大会选举,《红杉林》总编吕红博士当选为会长,成为创会20年来首位女会长,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袁南生大使赋诗致贺。2015年经理事会讨论决定,创刊10年的《红杉林》杂志正式成为会刊。

杂志集合海内外创作与评论的各路英豪,与伯克利大学亚裔研究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暨南大学、南开大学等联合举办“跨越太平洋——北美华人文学国际论坛”,为来自不同地域的专家学者与作家提供对话和交流平台,议题包括世界华人文学创作生态及作家作品研究等。逾百位来自海内外包括中国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南昌、西安、吉林、厦门、广州与韩国等地的专家学者,与北美华人作家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传媒称在旧金山、洛杉矶及温哥华等地举办论坛对于推动海外作家创作、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国务院侨办宣传司致贺函,祝愿《红杉林》继续为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华侨华人、促进中美友好做出积极贡献。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致贺状,高度赞扬《红杉林》编委及作家们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促进文学发展的不凡成就及贡献。

《红杉林》不仅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肯定,北美、中国及港台地区等高等院校读者青睐,并获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当地政府要员颁发多项嘉奖。跨越太平洋北美国际论坛筹委会主席王灵智教授代表伯克利大学与《红杉林》杂志,表示北美华文文学是结合北美华人社区和美国/加拿大成一整体的;用中文来表达北美华人经历的文学也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希望跨太平洋对话将促进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并鼓励年轻一代华裔积极从事写作和研究。恰如专家所言:大批海外移民致使汉语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它的疆界是不断扩大的。全球中文热是一个好现象,华文学校遍地开花也呈现极好的发展势头,让移民培养自己的后代学习中华文化的精神后继有人。而《红杉林》杂志与文化团体及传媒联合主办中美青少年征文大赛恰好体现了其传承中华文化之意义。

美国国会图书馆最早将《红杉林》作为典藏;香港地区中大、城大图书馆追踪订阅,为文学研究开启一扇窗口;而国内核心期刊有关《红杉林》介绍,引起文科院系师生关注;不少学者来函搜寻刊物及电子文本;亦有读者兴趣颇浓,称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春华秋实,众多海外作家在海外创作创造了辉煌,留下精神的印记。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作家及团体,创作意义同时显示在(本文化传统的)中心地带和(远离这个传统的)边缘地带。“独特的经历,是作家写出的作品往往既超脱(本民族固定的传统模式),同时又对这些文化记忆挥之不去,因此作品往往就有着混杂成分的‘第三种经历’。”[13]移民作家这种特征无疑体现了文化取向的多元性。因历史上的排华阴影、种族歧视、文化冲突等因素,与第一代华人移民作家相比,在居住地出生成长的第二代华裔作家存在明显差异。文学嬗变体现在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上,第二代华裔作家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从整体特征上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特征。

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移民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全球化视域下异质文化的冲突、融合的历史。而各种文学思潮及流派、现代或后现代理论的兴起,为文学研究打开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路径。海外华文作家不仅承载着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文化精髓,更体现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建构身份、融合为全新的生命特质。因此,纵观海外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丰富的移民生存体验上产生的超越地域时空的人文视角,使海外作家在较短时间里能将自身身份体认上产生的困惑推展为生命本体和人类认知上的难题,在创作中呈现出一种跨文化的视野。

四、拓展、反思、凝聚与传承

依照自然规律,世间事物都有萌生及发展,从低到高又从高峰到低谷的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或传承了精神或创造了历史或留下了辉煌的瞬间。人生既需要历史反思,也需要文化传承;既需要艺术拓展,更需要以丰富的艺术创造留下见证。大师本雅明说:文学生活是以期刊为中心展开的。北大教授、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比一所大学的影响更大。当今网媒活跃电子刊物、网络刊物四面开花,刊物内容形式亦将多样化。

惊回首,《红杉林》这一份高品质的纯文学刊物迈入13年历程。海外文学刊物坚持更为不易,成就感与挫折感并存。仿如长跑,亟需耐力支撑。创办不易,再上一个台阶更难,或许难中才显英雄本色。

当今世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网媒与纸媒并存,与网媒优势互补,不断扩展纸媒的影响。吕红绮、屏姜雪等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及深度人物访谈,以及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北美杰出传媒评选获多项大奖;社长王灵智教授荣获终身成就奖;董事长尹集成、常务副社长陈杰民荣获特别贡献奖等等,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及人才济济的实力。

《红杉林》办刊人员既是传播者,同时也是创作者,具有专业素质及奉献精神。编委活跃在海外文坛,处在地广人博、中西交汇之处的北美华人社区,依托侨团与文化团体人脉资源共荣共生,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海内外交流功莫大焉。

迄今已发表文坛名家譬如纪弦、痖弦、聂华苓、余光中、白先勇、陈若曦、李欧梵、郑愁予、北岛、舒婷、严歌苓、查建英、张错、张翎、苏炜、喻丽清、李林德、黄曼君、潘耀明、陶然、陈楚年、卢新华、付兆祥以及王蒙的研究专题;实力派作家方方、刘震云、阿城、陈河、陈谦、少君、薛忆沩、吕红、唯唯、江蓝、范迁、施玮、施雨、沙石、王瑞云等作品;散文家王鼎钧、刘荒田以及学者型作家于文胜、于文涛、何与怀、李硕儒、朱琦、沈宁、杨恒均、鄢烈山、江迅、信力建、李剑芒、王学信、曹万生、鲁晓鹏、融融、木愉、余雪、刘瑛、绮屏、姜雪、邓菡彬、曾不容等,还有诗人王性初、阙维杭、邹惟山、史家元、蔡益怀、曹树堃、马慕远、陈路奇、雪绒、为人、小平等,还有施业荣、穗青、史钟麒、凌鼎年、杨建新、梁应麟等作品;刊发海内外评论家及学者如张炯、饶芃子、王列耀、公仲、古远清、白舒荣、江少川、朴宰雨、陈晓明、陈国恩、陈美兰、陈菊先、陈瑞琳、刘俊、李凤亮、李林德、李良、乔以钢、林丹娅、林树明、林中明、陆建德、陆卓宁、王红旗、王宗法、王文胜、吕周聚、赵稀方、赵树勤、丰云、景欣悦、钱红、聂尔、谭湘、国荣、林瑶、舒勤、周易、秋尘、林楠、郑一楠、卢妙清、徐学清、喻大翔、汤哲声、程国君、刘海军、宋晓英、石娟、颜敏、成祖明、张朝东、李耀威、刘笑宜、庄伟杰等学术论文;女作家赵淑侠、赵淑敏、丛苏、李黎、李彦、章缘、张让、简宛、吴玲瑶、周芬娜、姚嘉为、张纯瑛、顾月华、王克难、杨芳芷、卓以玉、黄雅纯、麦胜梅、刘慧琴、甘秀霞、陆蔚青、艾禺、虔谦、海云、枫雨、张慈、张凤、章瑛、刘瑛、张棠、江岚、依娃、依林、林烨、云霞、宇秀、孟丝、濮青、梅菁、平雅、茜苓、夏婳、林美君、宋晓琪、余国英、余洁芳、徐芳芳、甄子钧、洪吕娲,欧华作家穆紫荆、老木、章平、海娆、阿朵、春阳、黄为忻,加拿大郑南川、王燕丁等数百位名家与新秀作品;还有艺术大家徐悲鸿、欧豪年、周韶华、鲁正符、徐耀、周敏华、林中明、黄炯青、何岸、卓文、伍启中、刘惠汉、何蓝羽、区楚坚等作品推介;还有专家蒋述卓教授、游江、梅国云、唐传林,名画家彭西春、周立群、邓治等书画展示;尤其是还做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专辑、国际论坛专辑、世界华文文学专辑、世华名博专辑、海外女作家专辑、美华文协专辑、北海专辑、中美青少年获奖作品专辑、海外文轩及欧华专辑等,对海内外创作研究起了相当强力的推动作用。

著名诗人及文学主编痖弦从加拿大来函,称刊物办得很有规模,尤其在海外,更不易。“编辑不只是一种职业,而是事业、勋业、伟业。”[14]《红杉林》之所以稿源丰沛、人文荟萃,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力量的延续。当今海内外兴起“国学热”,全球兴盛开花。其实早在20世纪就有华人教授与美国教授联手合作,将华夏文明思想史引入美国大学讲堂。《人文春秋·从珞珈山到旧金山》通过对教育家吴耀玉教授亲友的访问,[15]钩沉史料,讲述了其如何以12年的艰辛努力,将深奥的东方文化精髓译介给西方读者的动人故事。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亦吸引了西人关注,詹姆斯教授以英文译介《道德经》,无疑显示出跨文化交流已成今日有识之士的共识,成为涵盖时空、地域、思维及语言的相互交融。

当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流”“资本流”和“人口流”速度加快,移民在世界分布越来越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丰富了当地的文化资源,并愈显强大的生命力。多元文化中的“家园情怀”却恰好成为滚滚红尘纷纭繁杂的世界中的心灵栖息地。从流散、追索进入到一种自觉的身份建构,即以语言的疆界而非国家或民族的疆界来建构文学的历史。

有学者研究中发现:文学史上所谓“中国现代文学”或“中国新文学”的主流,譬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徐志摩、梁实秋等现代文学大家,经历了海外文学活动后在国内掀起波澜。巴金在法国,老舍在英国,更是泡在外语环境中写出了大量中文文学经典。[16]

随着发掘经典的意识增强,华人作家将时代精神、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审美特性进行全方位整合;这种整合又被推向世界,成为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共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有呕心沥血在海内外华文报刊园地耕耘者,或闪烁在读者众多的平面媒体中,或流动在网络纵横交错的多维时空,逐渐形成千山万壑异峰凸起的势态。[17]语言疆界的拓展将为文学史的重写带来新的契机。面对不断嬗变的华人文学,研究模式与结论殊然相异,最终作为重要的话语资源与参照系统,将形成“多元共生、互补交融”的格局,进而推动世界华文文学创作朝着纵深方向拓展。研究者将整个华语写作纳入一个阔达的视野,对比深入,条分缕析。全球化语境下多种文化背景交错的海外兵团,势必将为文学史的重写提供参照。

注释:

①在2005年《美华文学》随着时代公司关闭而创刊10年的杂志停刊。2007年复刊。2010年与硅谷女性合办。2011年移交由硅谷女性主办。2015年出1期之后没再出刊。

②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根据国际标准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可以准确、快捷地识别该期刊(报纸/杂志等)的名称及出版单位等。该系统在全世界使用,成为标准期刊的显著标志。ISSN 1931-6682《红杉林》作为国际正规的连续出版代码标识并进入ISSN数据系统。

③ 苏炜:《千岁之约》,《红杉林》2006年第1期。

④石娟:《北美华人的精神纽带及思考—以红杉林为例》,《红杉林》2006年第1期。

⑤洪洋:《高速的梦幻》,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⑥江少川:《哈金:小说创作的智性思考》,《红杉林》2013年第2期。

⑦ 江少川:《“找到的就已不是你要找的”——查建英访谈录》,《红杉林》2014年第1期。

⑧江少川:《虹影访谈:从私生女情结到母女三部曲》,《红杉林》2013年4期。

⑨黄万华:《在旅行中拒绝旅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⑩弘晓:《白先勇:以图影还原历史真相》,《红杉林》2013年第2期。

[11]江少川:《聂华苓:往事今生三时空》,《红杉林》2015年第4期。

[12]陈若曦:《七十自述》(节选),《红杉林》2010年第4期。

[13]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流散及汉语写作》,《文艺报》2004年。

[14]吕红:《共享这一片秋色》(卷首语),《红杉林》2011年第3期。

[15]《人文春秋·从珞珈山到旧金山》,《红杉林》2010年第1-2期。

[16]邓菡彬:《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当代海外华文写作》,《红杉林》2008第1期,《华文文学》2008年第2期。

[17]参见《红杉林》V1.No1—V12.No2.

猜你喜欢

红杉华文作家
作家的画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江苏省盱眙县:红杉映天泉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红杉的启示
小幽灵,大智慧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