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70年幸福观的逻辑演进与创新发展

2019-03-03王历荣

云南社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态发展

王历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从幸福学角度来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新中国70年最成功、最宝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幸福为价值追求和最终归宿。新中国70年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发展的最大价值是实现人民的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②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诠释了党的根本宗旨,诠释了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也“是将党心与民心紧密联结的‘天然脐带’,是我们党能够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夺取胜利的‘基因密码’”③《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解放军报》2018年3月22日。。新中国70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磨砺,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幸福观,而它又直接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决策和施政方针之中。

一、新中国70年幸福观的逻辑演变

新中国70年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幸福观的历史演进也经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发展阶段,并紧跟国家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而演进、发展完善而发展完善,形成了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种推进与升华、继承并发展,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总体性目标的辩证逻辑关系。①胡军良:《交往融合·价值重塑·实践创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性自觉的三个维度》,《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2期,第4-5页。回顾新中国70年的幸福观,其演变逻辑清晰可见,即从强调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聚焦幸福的政治伦理,践行人民的政治幸福;到崇尚“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聚焦幸福的物质基础,践行人民的经济幸福;再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精神文明建设,聚焦幸福的精神条件,践行人民的文化幸福;从强调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聚焦幸福的社会条件,践行人民的社会幸福;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聚焦幸福的生态伦理,践行人民的生态幸福。

(一)聚焦政治幸福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两个重要的价值维度,即自由之维和幸福之维。②胡军良:《交往融合·价值重塑·实践创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性自觉的三个维度》,第83页。而自由是幸福的前提,没有自由解放就无所谓幸福。“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43页。在私有制社会里,“劳者不获、获者不劳”,“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41页。。因此,人民要获得解放,就必须消灭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幸福提供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在经济上受资产阶级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能使人类摆脱现在所受的灾难的,并不是个别人物善意的尝试,而是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4页。,只有通过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黑暗和民不聊生是整个社会的常态,“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1页。。“革命的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革命的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尤其是那封建宗法性一切反动势力根本源泉之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⑧《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页。为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带领人民进行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国家制定宪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建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和保障了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彻底铲除了滋生贫困的社会制度根源,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制度形式,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而对农民来说,土地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最现实的福利,是幸福之最需。毛泽东指出: “土地问题不解决,经济落后的国家不能增加生产力,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活痛苦,不能改良土地。”⑨《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最终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决了当时最突出的民生幸福问题——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成了土地的所有者。

(二)追求经济幸福

经济发展是人民幸福的重要源泉。但改革开放前,中国民众的生活总体上温饱不足,人民生活还普遍处于贫困状态。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70页。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摆脱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必须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通过开放,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首先,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中心,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作为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为此,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而开辟了当代中国经济幸福的正确路径。其次,摒弃“贫穷是社会主义”的观念,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理解、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再次,从政策上提出了实现经济幸福的一系列举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推动,“温饱”“小康”“富裕”“三步走”战略的制定,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的分配制度改革,“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无一不是直接针对人民群众幸福的基础或焦点问题,无一不是寄希望在物质上能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④樊平:《以民生精准化应对农村空心化》,《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三)强调文化幸福

文化之于人类,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更高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文化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也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正如西托夫斯基所言:“文化构成了生活所能提供的最好、最有价值的东西。……文化活动是最佳的满足之源,无论是从个人的视角还是从社会的视角。”⑤[美]提勃尔·西托夫斯基:《无快乐的经济》,高永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6页。文化幸福是一种精神幸福,是高层次的幸福,是“一种根本性的幸福,任何不利的环境都不能完全将它夺走。”⑥[英]伯特兰·罗素:《自由之路》,李国山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89页。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么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着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精神文明则为后者指引正确的目标、方向,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和方略。而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和幸福感的持续。

伴随经济幸福的不断获得和发展,在精神生活领域却凸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由于思想领域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的蔓延,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同时也尖锐地批评说:“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7页。“不堪设想”的后果,不仅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且还会丢掉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丢掉中华民族的根本,丧失文化自信。党在十二大报告中也曾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1986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又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旨在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四)突出社会幸福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扩展,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和分割化的推进,导致社会不公问题凸显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短缺,出现涉及千家万户的“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买不起房、住不起房”以及其他社会保障不足等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群众的社会幸福感。经济发展了,而社会建设却相对滞后。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幸福感的提升。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6-97页。这就是说,仅仅把“蛋糕”做大还不行,“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只有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有获得感、幸福感,改革才更有价值。为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寻求解决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新任务、新途径、新事业,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确立为改善民生的价值目标。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也就是说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97页。

(五)强化生态幸福

在中国取得骄人的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中国生态问题正日趋严峻,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衰退、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所有这一切,都给中国经济发展亮起了红灯,敲响了警钟。为了尽快消除生态灾害,实现生态平衡,近年各级政府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美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的时候了。”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92页。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提出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既要追求数量,更要提高质量,实现科学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面对民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企盼,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①《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人民日报》2015年3月7日。,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有专家指出:“无论是全国还是各地方,生态资本都是最稀缺的资本,生态产品都是最短缺的产品,生态服务都是最紧缺的服务。”“当中国到2020年 GDP 总量可能是1978年的42倍时,中国就不缺GDP,而严重缺乏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生态资产了。”②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4-178页。到这个时候,“生态幸福”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民生”。因为幸福学认定:平安、宁静、美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人民幸福的重要源泉和条件。美丽的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它们是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当前,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就是建设幸福中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二、新时代中国幸福观的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视为时代赋予执政党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并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③《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第44页。。而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中国道路最终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也就是说,中国梦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目的,是人民的幸福梦;中国道路是实现人民幸福之路。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幸福初心论”

幸福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而人的需求又是随着所处的社会条件不断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决定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页。。他还在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由此也就决定以人民幸福为发展目的,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的中国共产党所倡导提出的理论、方针、政策、方略与构想,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条件下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新的需求。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化,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此,在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以它为指导,确定习近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通过发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满足人民对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更高要求,并且满足人民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得以不断提高。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新论,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实现发展为人民造福的目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来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实质就是“幸福初心论”,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又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的一切方针、政策、方略、构想,都是旨在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从而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幸福初心”。

(二)幸福发展论

十九大报告强调,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发展理念直接或间接决定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08页。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揭示并肯定了绿色发展对于人民福祉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人民福祉最关键、最基础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之所以“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201页。。只有进行创新发展,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动力,发展才能保持较快的速度,并且才能持续。协调发展对于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和保持,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198页。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充分,而“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二者都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举措,都直接决定影响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不言而喻,只有自觉地进行协调发展,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才能都得以满足,从而人民的幸福感就将不断提高。为此,党的十八大以后,进一步加大对于老少边穷和广大乡村的投入,并实行优惠政策,以加快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尽快缩小区域、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富裕程度的差距,以此提高后进落后地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至于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对于人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开放发展”能使人民在更广阔的交往合作中让自身得到更大发展,“共享发展”能更好确保每个人平等享有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和发展成果,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⑥郭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产主义意蕴》,《观察与思考》,2019年第2期,第26-27页。。因此,总的来说,新发展理念实质是幸福发展理念。

(三)幸福改革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69页。但是,采用哪些“改革开放的办法”去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呢?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回答,答案就是他提出的五点要求。其中的第三点是“幸福改革论”,要求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95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与此同时,“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中央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态势,认为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95页。。为了让改革切实做到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此,他进而断言:改革发展“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96页。改革必须坚持“幸福价值论”,以幸福来评判改革有无意义与得失成败。也就是要以改革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而以是否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为标准评判改革的价值。由于“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中肯地提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97页。从这些论述不难看出,在幸福改革论的基础上,对于社会制度的构建、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并倡导“幸福制度论”,主张并坚持社会制度要合乎幸福的要求这样的理念。“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进行制度、政策审视和改革,也就是进行“以人民福祉”为目的幸福化改革。作为幸福化改革结果的制度安排是幸福型经济制度、幸福型政治制度、幸福型文化制度、幸福型社会制度、幸福型生态制度。而在这种制度下所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就是幸福经济、幸福政治、幸福文化、幸福社会和幸福生态。这样,国家就成为幸福国家,人民就成为幸福的人民。十九大报告正是以幸福改革论为指导,以幸福价值论为标准,创造性地提出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方略。实行幸福化改革、幸福化发展,构建习近平新时代的幸福中国,从而真正实现发展改革为人民造福的目的。

结 语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全部“行为的目的”⑥[希]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页。。“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5页。。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活动,都只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人的目的是由其需要决定和产生的。但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其追求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导致幸福的内涵与外延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发出“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⑧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政府在实现人民的幸福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②俞可平:《善治,打开幸福之路》,《人民日报》2011年2月22日。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勇敢承担起了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从政治幸福起步,逐步实现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的政治幸福、经济幸福、文化幸福、社会幸福和生态幸福,努力实现其平衡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纵观新中国70年的幸福观,它彰显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民至上论’”;彰显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论’”;它“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③郭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产主义意蕴》,《观察与思考》2019年第2期。

目前,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使得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愿望空前迫切。对中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即所谓的“后改革时代”。而“后改革时代”“实质就是‘幸福改革’。因为‘后改革时代’改革的目的与任务,是以消除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的东西为对象。”④李荣梅:《论发展模式的“幸福转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近些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符合幸福规律要求的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国家进行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际上是“幸福转型”。由于按照新发展理念所构建和实行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符合幸福规律的要求,因而近年来人们的幸福感得以显著提升。因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完全符合幸福终极目的论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正是根据幸福终极目的论、人类活动基本规律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理念、方略和构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民众幸福最大化为诉求的社会主义,它的本质与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增进和保障人民的普遍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追求人民普遍幸福的社会主义。因此,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自觉而严格地按照幸福规律的要求进行科学决策,从而使中国内政外交的方针政策都有利于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提升,从而得以顺利地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生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