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深化演进的“变”与“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富强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
2019-03-03周自豪
周自豪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仅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探寻着引领时代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协调共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适时转移富强建设重心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人民立场、全面立场等基本价值理念的贯彻和深化。总结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的基本经验,尤其是其深化演进过程中 “变”与“不变”的形成逻辑和理论精髓,有助于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强国方略。
一、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的历史传承
(一)马克思富强观的价值引导
马克思虽然没有对富强作过单独的阐释,但对财富和与之相关的资本、劳动等问题的分析,以及对人类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方向性预测,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责任,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成为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认为,财富除了满足单个人的基本需要之外,还要合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他关注到资本主义框架下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人的主体性束缚之间的矛盾,从所有制关系中寻找无产阶级持续贫困的原因,思考人的全面发展方案。首先,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历程中的积极作用。他指出,生产力的解放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可否认的历史贡献”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36页。,创造了通向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其次,马克思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大生产也 “产生出不断壮大的无产阶级”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14页。,激发着无产阶级的自觉意识。劳动者与资本的分离使贫困如同烙印始终与无产阶级相伴相生,只有突破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桎梏,才能改变“一无所有”的贫困状态。再次,马克思将实现共产主义视为无产阶级的主体性责任和使命。共产主义摆脱了物对人的异化统治, 实现了“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5页。,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社会主义富强建设的价值旨向和最终目标。
(二)苏联社会主义富强建设的启示与教训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革命未能在马克思所设想的地域出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滞后,这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想存在巨大反差,凸显了富强建设实践的艰难和复杂。在此背景下,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法回避和绕开的基本问题。
列宁晚年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富强建设的第一次实践探索。“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切具体的情况。……我们只知道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只知道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的有哪些阶级的力量;至于具体情况,实际情况,那只有千百万人的实践经验才能表明。④《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3页。”1921年,苏维埃俄国开启了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有益尝试——新经济政策,但是以租让制、粮食税等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甚至还未形成深入、完备的政策措施就因列宁的去世而被迫中断了。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共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集权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这一方案是对马克思主义某些结论的直接照搬,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仅依靠计划和行政命令发展社会主义,没有使苏联走上富强之路,而且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诱因。
二、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深化演进的基本特征
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富强建设的难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富强中国建设经历了初创、改革和发展阶段,走出了有别于西方和苏联模式的国家繁荣、人民富裕、民族振兴的崭新路径。纵观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的演进脉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但解决了巩固政权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而且提出了契合时代特征的创新性富强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合乎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又满足民众内在需求的特质在21世纪的中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一)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深化演进的“变”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富强道路过程中,形成了共同富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科教兴国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军思想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富强理念,发展重心从“强国”到“富民”、再到“全面富强”不断深化。这一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历程,呈现出随不同时期发展任务的变化阶段性转移的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巩固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安定、团结、稳定的环境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任务。毛泽东认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⑤《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0页。。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历程,并对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建起一大批国有的重工业企业。这一时期“两弹一星”和核潜艇等自主研发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突破,打造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国防力量,为中国重新登上世界强国和大国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富强建设重心集中于工业化建设,但已经认识到全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最初版本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即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后来补充的国防现代化。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以及建设强大国防体现了“强兵”与“富国”相结合的“强国”理念,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思想则反映出从“强国”到“富民”思想的重心转移。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增加民众物质财富的积累出发,改变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提出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源配置方式并不必然与社会制度划等号的大胆设想,并将其付诸实践,实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生产力发展水平得以迅速提升。随着民众对富裕目标的认识不断拓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也作出相应的调整,从片面的经济现代化,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通盘推进的新的现代化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和谐”社会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并在十七大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要求,对物质富裕之外的各项指标也越来越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在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民众对公平、健康、教育、环境等有了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时,又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反映出党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认知和突破界限、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进行了科学阐释,强调当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性任务是“强起来”,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强大,更是各方面的整体富强。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十七个强国目标,涉及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军事等方方面面,构成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强国体系。为了实现这一整体富强的国家战略,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的发展方略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为富强道路扫清制度障碍;关注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围绕民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深入调研、妥善解决,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全面富强不仅致力于本国的民族复兴和人民富裕,而且致力于惠及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致富的希望,给世界和平提供中国的方案。全面富强思想既包括硬实力的提升,也包括文化认同感、国际话语权等软实力的增长;既体现在民众经济生活的富裕和精神生活的满足,也体现在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该思想呈现出民众与国家、物质与精神、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突出特征,从理论层面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富强观的时代内涵,改变了社会主义就等于普遍贫穷的历史印象,又在实践层面打破了“强国必霸”“两极分化”的西方发展模式,开拓了通向现代化的崭新路径。
总而言之,富强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富强建设重心从“工业化建设”,到“以经济增长促生产力发展”,再到“重点突破非物质领域短板”,以及新时代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全面富强观的深化演进,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感悟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持续推进,也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理性分析而形成的根本性观念变革。这种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也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系统化工程。它保证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也将成为引领和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引擎。
(二)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深化演进的“不变”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将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结合在一起,根据每一时期的历史任务适时调整了富强建设的重心,形成了深化演进的动态特征,这是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的“变”化因素。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谋求发展、走向富强的过程中,既传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理念,又生发出中国特色的价值诉求和政治主张,这些汇聚着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核心元素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不会因为时代的转变或主要任务的转移而削弱,它们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是获得人民拥护、拥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的“不变”本质。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是各阶段始终坚持的发展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些推动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理论和观点,其中共同富裕思想便是其中之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是为了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2页。”这就意味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共同富裕思想契合了这一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优先恢复和发展工业等措施,开启了共同富裕的初步探索。虽然这一时期急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主观愿望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不足,导致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集体同步富裕层面,但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本身就具有开创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根据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适时调整了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鸿沟,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激励措施调动起现代化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增加了社会财富、改善了民众生活,走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中国共产党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等层面又提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巩固了共同富裕的实际成果。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下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精准扶贫和全面减贫、增强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等领域补足短板,从质的层面将共同富裕的成果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由此可见,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发展理念,尽管它的深化过程是有阶段性的,遵循着“过程公平——蛋糕做大结果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全面发展共享成果”的路径,但始终坚持一脉相承的逻辑特性和贯穿始终的价值定力。
其次,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富强战略的根本宗旨。坚守人民立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以人民为中心,有意识地利用较强的综合国力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冯务中:《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富强”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2期。是立足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现实表达,也是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的又一“不变”本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毛泽东提出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四字方针,认识到人民群众建设新政权的巨大热情,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富强目标的重要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航标,围绕解决民众生活水平滞后的问题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方案。21世纪初江泽民从党建角度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条便强调了党民关系,指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当是民众的期待和需求,明确了富强中国建设的政治本性。胡锦涛从富强建设的质量角度指出发展应当遵循科学的理念,坚持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0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民生建设、共享经济、反腐倡廉等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反映,既满足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又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由此可见,富强中国的建设历程本身就是党以人民利益至上为执政理念、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幸福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不但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未曾动摇,反而愈发完善、更加坚定。
再次,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旨向、不盲从西方发展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的形成逻辑。西方国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资本的复制与增值、对他国的征服与控制基础上的,这一发展路径无法摆脱两极分化和周期性矛盾周而复始的命运。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西方的富强理论不但解决不了中国的发展问题,而且近些年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自身已经陷入体制性衰退的多重危机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立场,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剖析,找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动力,走出了改革开放的全新路径;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树立正确的财富伦理观,打通从物的生产转向人自身生产的有效渠道;通过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定义,提出全面富强建设的中国方案:建立强大领导核心、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国家安全盾墙、构筑听党指挥的现代化军队;保证共享发展成果,积累民族复兴的人民基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从民族国家的独立,到富强为真实内涵的理论和实践回应,再到新时代富强目标和价值导向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全面关照,体现了由富到强、由重点突破到全面发展、由问题倒逼到主动建构的基本特征,不但克服了对抗、利己、扩张等西方富强逻辑的深层矛盾,而且走出了生产力的飞速提升与防止贫富分化、优化财富分配并行的自觉实践,强化了人是发展主体和最终归宿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思想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探寻着引领时代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人类解放的协调共融,将马克思主义解放人类、全面发展的初心和“不变”使命加以充分诠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真理又富于开拓的创新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深化演进的未来挑战及提升路径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富强的标准、推进的阶段、依靠的力量以及遵循的规律等的认识和把握,都是源于理论、对照实践、突破传统、与时俱进的。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没有僵化地照搬经典作家文献中某些不符合实际的观点和结论,而是抓住时代的主题,在批判和修正中完善自身的理论建构、拓展思想的适用领域。实践也是一个常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的深化演进没有完成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中国当前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找到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应当完成的首要任务,从容应对多元、复杂的时代新挑战和世界变革新风险和新矛盾,才能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富强思想指导富强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一)时代挑战
时代的发展孕育着新的机遇,时代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过去未曾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当前,中国共产党富强建设道路上遇到的时代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1.如何处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科技正义问题。
怎样看待机器人技术所特有的智能性、类人性引发的伦理争议?如何避免技术生产与生态生产、资本生产与生活生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一部分特定劳动力被科技取代之后,应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分配劳动所得等。
习近平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70页。”习总书记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以上科技正义和科技伦理的问题,但明确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他特别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②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2页。”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既不是为某些个别人服务,也不只是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是要服务于人民群众,使民众在自我实现的自由环境下感受美好生活。如果科技越发达,人的主体性越受到束缚,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是人类的倒退。因此,习总书记将人民的需要和呼唤作为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源动力,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理念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域主义,让科技真正为人的解放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之后,不忘马克思批判性超越的谆谆教诲,以人民的立场和“不变”的本心接近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和追求。
2.全面富强道路上 “全面性”的有效落实问题。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5页。是实现全面富强的重要指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富强观在民生领域的价值指向。如何保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怎样在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面前准确地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发展的成果,既要用来扩大再生产,又要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实际需求,否则,将与资本主义非人道的发展理念别无二致。习近平强调,向着民生短板全力聚焦、精准发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获得人民的支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在发展动力层面,中国经历了从物质驱动到创新驱动、再到共享驱动的转变;在国家治理层面,中国经历了从国家主导到民众参与、再到集体共治的转变;在精准扶贫方面,中国经历了物质扶贫到技术扶贫、再到文化扶贫权利扶贫的转变。这些领域的纵深发展回应了民众的现实期待、激发了民众的创新活力和参与意识,表明中国共产党作为富强中国建设的引路人和掌舵者,能够深刻把握富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没有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忘却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立场,也不做表面文章仅通过数字变化呈现政绩,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应对富强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在整合和统领各阶层民众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按步骤、有节奏地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实现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在新时代的有效延伸。
(二)世界变革的新态势
中国已经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只有对世界局势准确把握,才能在风险和挑战来临时妥善应对、走深走实。中国在全面富强道路上面临的新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避免国际经济下行趋势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辐射压力。
怎样保持中国持续的发展动力?如何避免后发国家难以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论述中多次提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他强调,要以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中等收入陷阱”的产生根源来看,很多发展中国家靠出口自然资源或低成本劳动力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当这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消耗殆尽时,经济增长便会陷入停滞。习总书记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为主要突破口,实现高质量的平衡发展,才能创造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①叶小文:《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前线》2018年3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会经历新旧动能转化带来的阵痛,需要多个层面的联动发力,但这是提升一国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发展后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从“重视数量”向“提升质量”、从“盲目扩张”向“结构转型”的升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的眼光应对发展问题,以积极的姿态破解世界难题的“变”化特征。
2.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国力的此消彼长,受传统义利观的影响,有些国家企图通过“强国必霸”“中美之间必有一战”等错误言论制约走向富强的中国,如何驳斥这些附着在中国身上的伪标签?怎样才能超越时代性、释放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精神,又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习近平强调,缩小贫富差距、结束利益对抗、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才能避免战争、走向和平。马克思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称为“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国界的组合,克服了强权政治下的对抗和冲突,既不持强凌弱,也不拉帮结派,不仅仅局限于一国的富强,而且致力于世界的共荣与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将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赋予了当代意义,强调世界多样、注重国家平等,从人类文明的高度阐述世界共治的有效方案,以实际的行动贡献中国的“良治”方案,带动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自由和发展。习总书记也特别重视话语体系的建设,把它上升到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他指出,中国的发展不是孤芳自赏,中国道路和中国实践具有世界意义。过去受意识形态、文化、语言等的影响,中国“被理解”的程度很低,中国富强建设的成就经常被当作中国威胁论的口实。建构能够解答中国问题、易为国际接受的中国特色富强话语体系,既可以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类解放的话语宝库,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发声”提升中国形象、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共同富裕”“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合乎逻辑的话语创新已经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只有不断提炼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经验的新话语,并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使“中国故事”传播更广、使“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
结 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富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核心优势,是拥有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重任,心系13亿多人口的富裕和发展。这种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承担起来的历史使命感,使得党能够制定出稳定、持久、连续的富强政策,突破不断涌现的现实难题。不论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期,还是在全力以赴提升物质文化水平的阶段,抑或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当作富强建设的主体、始终以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归宿、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改革成功与否的衡量依据,不忘初心、牢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遵循成为党在领导富强建设历程中获得内在认同的关键要素。中国共产党对现时代、现阶段的发展特征作出科学研判,及时更新富强建设的思维观念,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知行合一、深化发展。基于中国各地区发展差异巨大,不同阶层间主观性需求多样的现实特征,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发展定力的同时也不忘自身的发展,通过制度化建设提升执政水平,通过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改变僵化的政府主导体制,在党的领导的权威性和利益代表的广泛性之间寻求协调与平衡,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建设的方法和艺术。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克服了教条主义的僵化模式,走出了一条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富强之路;中国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展为团结统一、繁荣富强的新兴大国,在经济贸易、国防军队、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中国人民无论是生存境遇,还是生活品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共享发展中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国家治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政治话语开拓了空间,这一理论体系不断向世界传达着独具特色的中国声音,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政治话语体系。①杨平:《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条件分析》,《探索》2017年第4期。当前,全面富强成为新时代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焦灼期待,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对“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精准把握基础上,清晰地勾勒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一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克服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危机,又发展了社会主义走向全面富强的实践方案,已经形成具备严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综合体系。尽管中国共产党的富强建设仍然面临着时代发展和世界环境的诸多挑战,但只要秉承“不变”的价值诉求和指导原则,以求“变”的姿态见招拆招、运筹帷幄,就能进一步克服前进过程中遇到的荆棘和短板,巩固富强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