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力无限

2019-03-02马红权

求知导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游戏课堂教学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依赖教材的创新,还依赖教师观念的创新。素质教育的课堂应当是生动的,不只是学生一问一答式的互动,更应体现在学生“手舞足蹈”式的行为上。其实,数学知识的获得可以是生动的,就像让学生动一动手去操作,做一做游戏去探索,开开心心地感受。生动的数学课堂,当“动”力无限。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游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4-0046-02

引言

传统的数学课堂总是被动的,教师更注重语言的传授和知识的灌输,处于主体位置上。这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情况,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去一提到数学学习,很多人认为数学学习就是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计算,就是教师反复地讲解和灌输。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变得厌恶数学、害怕数学。

现在,数学课堂应该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更应该是“学”与“做”的有机融合、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让教师唱主角、学生当观众。那些让学生保持沉默安静、墨守成规的教育模式,是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抹杀”。简言之,生动的数学课堂,当“动”力无限。

一、生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动动手”

数学有时是单调的、枯燥的,甚至是复杂的。如果教师能够适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或许比一遍又一遍地“讲道理”更容易解决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是形象思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形象思维所占的比重会逐渐下降,抽象逻辑思维则会逐渐加大。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仍然依赖形象化的思维,所以对他们的数学教学要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例如,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时,笔者认为这个数学课堂不妨“乱”一些,让学生拿出爱动的手来大胆地画一画,或许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具体、复杂的内容更简洁、枯燥的课堂更有趣味,让学生的“手”成为课堂一景。本课中,笔者通过让学生“画”较大的倾斜角度来说明陡峭,从而强调变化快;通过“画”角度小来说明平缓,强调变化慢。笔者通过这种形象的“画”,让学生对快慢变化的抽象概念有了形象而具体的认识。通过“画”上升说明增长,“画”下降说明减少,让学生对增、减有直观的感受。教学中,笔者发现,通过学生动手“画”,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内容的学习更加透彻,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罗丹说:“手有时比嘴还能‘说话。”笔者认为,更多的时候,手甚至比言语更加简洁。这节课中,学生在表达自己如何画出折线统计图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总习惯说自己绘制出的曲线是如何弯折的线。其实,通过“画”折线的走势,笔者更能感觉到学生是如何画出折线统计图的。通过学生集体“画”折线,他们能迅速地感觉到全班学生所画的折线的大致情况。其实,“画”有时更简洁明了,甚至不需要过多的复杂语言去形容,以避免出现言者不清楚、听者更糊涂的现象。

笔者一直认为,学生的手不仅和语言一样,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还能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尽情表现。对单调知识的“耳提面命”,再生动的语言都很苍白,不会让学生提起兴趣,这无疑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会泯灭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在“单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通过“画”,产生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比反复地“说”和“练”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课堂气氛一下子融洽而热烈起来,以往枯燥沉闷的课堂销声匿迹。所以,教师可以让课堂“乱”起来,让学生舞起手臂,学生或许会觉得原来单调枯燥的知识也可以快乐地获得。

其实,动手操作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如借助各种教具、学具、课件多媒体等,也能让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长方形、正方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折纸,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征。

二、生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玩游戏”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玩游戏,或者让学生做游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把游戏引入课堂,将生动有趣的游戏导入课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把知识点化难为易。学生在游戏中可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于新课,可以看到很多有经验的教师是用游戏来导入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其实,笔者在教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时,是通过夺旗小游戏来导入新课的:让两个学生到教室后面的同一地点,一人走直线路程,另一人則从后门出来经走廊进前门到讲台,两个学生同时出发,看谁先拿到红旗。游戏开始后,走直路的学生很快取得了胜利,马上就有几个学生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于是,笔者问:“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那应该怎么做才公平?”这时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纷纷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笔者还曾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设计了折纸的游戏:用一张吸水性能好的纸,在纸一侧滴一滴墨水,并通过对折、压平,然后打开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这一游戏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小知识学习难度,而且使学生明白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三、生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乐一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能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活一点、奇一点,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要善于开展生动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探索的方向。比如,教学乘法口诀时,笔者会要求学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即看到或听到“几乘几”的算式,就能迅速地说出结果。课堂作业设计同样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许多教师在设计表内乘法练习时,往往采用反复抽背的形式,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2]。其实,好的课堂,学生学习是十分快乐的。学生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接受知识的洗礼,既获得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快乐!

结语

生动的数学课堂应当有“动”的体现、“动”的活力!肢体运动越形象,思维运动就越具体,因此,好的数学课堂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更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和实践空间。只有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当然,课堂的生动不是杂乱无章、没有秩序的,而是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通过活动引领学生积极探索。这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和他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李随锁.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J].名师在线,2019(27):35-36.

吴小琴.新教材的改变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改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77.

作者简介:马红权(1985.4—),男,河南新蔡人,教科室副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荣获雨花台区教坛新秀、雨花台区优秀青年教师、雨花台区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游戏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