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大片需特效,更需凡人故事
2019-03-02滕继萌
滕继萌
近来,先后有两部科幻大片横扫电影票房。《流浪地球》先刷新了中外影迷的想象和预期。紧随其后,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携其编剧和制片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回归中国市场,吸睛程度不在话下。
两部大片最让人称道惊叹的无疑是如梦似幻的科技特效。《流浪地球》中科幻特效首次堪与好莱坞大片比肩,各种评论多以“科幻元年”与“瑕”不掩瑜来肯定此片里程碑式的突破。笔者认为它能称之为中国崛起时代的科幻大片,即以科幻类型片牵引出中国全球治理观的主流大片。
当然,赞叹的同时,也不否认在科幻片制作上我们与好莱坞的差距。《阿丽塔》的特效几近完美,阿丽塔微微颤动的发丝,喜悦或愤怒时面部每一条移动的细纹,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除却炫目特效,真正能称为杰作的往往是关注社会结构变化与人类个体命运的科幻影视作品。在《黑客帝国》等很多经典科幻片中,表面上看到的是从平凡走向英雄的故事,但内里则对未来科技给人类社会的威胁和恐惧不言而喻。反观国人影视文化似乎多喜借古讽今,而西方科幻作品则反其道而行之,以对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推测,警示反思当下的社会政治和思潮。
在科幻作品中的探讨,能让所有观众久久称道的一定是老老实实讲述“人”的故事。多数评论中提及《流浪地球》的叙事宏大,但其人物塑造欠缺丰满的纬度,可能就是因为缺少了些生动的人性故事、有血有肉的情感体验。同样以灾难叙事为主的《后天》等影片,对各种人物面对灾难与生死存亡之时的高光再现,震撼人心,对比之下,凸显了人性深处的脆弱与坚韧。
话说回来,好莱坞电影从19世纪末产生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积累和发展,科技尤其空间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二战结束之后人类对前途的恐惧感,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原动力。迄今为止,好莱坞在特效与叙事结构等环节都是无人企及的。国产科幻大片显然在技术运用上还需要打磨,使其与故事走向和人物性格塑造更贴合,营造视觉盛宴的同时,给观众讲述触动人心的好故事。▲(作者是独立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