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
2019-03-02罗斯亮
罗斯亮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0)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新型的医疗设备不断增多,特别是一些精密度高的医疗设备。加强对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十分重要,因此,当今医院对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给与了高度重视[1]。对于医院而言,医疗设备资产和医疗设备创造的效益占据医院总效益的大半,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加强预防性维护和保养,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提高疾病诊断率,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因此,必须加强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
1 预防性维护保养及其重要性
1.1 预防性维护保养
预防性维护保养是为了消除设备失效、生产计划外中断的原因而制定的超前性措施,是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的一项措施。从预防性角度出发,需要对设备运行异常状况早发现、早治疗[3]。
1.2 医疗设备实施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
加强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能够有效减少医院在设备购置方面的经费,减少设备的运行成本。在新时期下,新型医疗设备层出不穷,设备更新频率高,在设备正常使用中,势必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尽快回收购置成本费用。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要树立“先保养、后维修”的理念,避免医院出现多种费用,减少资金的投入。再者,在医疗设备保养和维护中,能够保障医疗效益的提升。医疗设备作为医疗固定资产中的大部分,同时能够创造更多的效益。有关调查结果显示,15万以上的医疗设备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占据医院总效益的30%,特别是胸片(DR)、磁共振、B超、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可以创造万元效益。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采用预防性维护与保养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效用[4]。
2 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措施
2.1 构建预防性管理制度与方案
在对医疗设备展开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前,需要定制合理、有效的制度,这样才能够为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同时要有配套管理制度、维护保养制度、操作规程等;与此同时,需要完善各项设备方案。医疗设备预防性保养工作需要配套设备档案,主要是记录设备名称、厂家信息、型号规格、维护保养等内容,确保医疗设备信息的精准性;并将医疗设备的说明书、使用事项、生产厂家、设备使用情况等作为依据,设计出更加具备针对性的维护方案,将预防性维护工作落实到各个岗位上,确保每台设备都配备设备管理人员,避免在维护保养中出现纰漏问题[5]。
2.2 加强医疗设备日常、定期保养
对医疗设备进行预防性管理中,需要操作人员负责指定设备,日常保养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检查设备的工作环境;(2)检查电压、稳压电源的有效性、安全性;(3)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4)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要重点检查设备功能、附件、性能;(5)对医疗设备表面进行清理;(6)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特别是设备正常使用情况;(7)加强常规控制,规范养护保养规程要求;(8)在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中需要实时记录。
对设备定期保养主要是由技术人员负责,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1)清洁设备内部灰尘和油渍,并在转轴等部位涂抹润滑油;(2)如果出现了损坏零部件,必须要进行更换;(3)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并保障接地系统的牢固性,检测漏电电流和接地电阻是否有效;(4)检测直流电源稳压值、电压值、测试点波形,按说明书进行数据的调整和校准,确保设备在运行中各项技术指标能够达到要求,保障医疗设备的运行质量;(5)对相关信息进行保养记录,为后续医疗设备的保养奠定基础(记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与型号、保养时间、具体内容)。
2.3 提高操作人员综合素养
在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中,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综合能力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地使用医疗设备,减少因为操作失误问题而出现故障的概率。定期对设备操作人员展开培训和考核,在培训完毕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在设备使用中,需要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开展工作,注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观察设备运行性能与状况,记录相关信息。如果医疗设备出现了故障问题,需要管理人员立即通知工程维修人员,不可私自对设备进行检修,这样即可避免出现相关事故。再者,管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学习态度,掌握医疗设备的原理与性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巡检,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快速发现医疗设备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纠正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概率,这样才能够达到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目标。
2.4 合理安全的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周期
在医疗设备长期使用中,设备功能和零部件都会退化,会大大提高医疗设备故障率,因此在开展设备预防性维护中,要合理安排设备的检修周期,分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故障发生概率、维护保养计划等,并适当调整机械设备的维护频率,对机械设备有效性进行分析,动态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设备维护保养信息、维修信息、使用信息进行记录,提高相关信息的共享性;对已经达到使用寿命的医疗设备要进行报废处理,并更新设备,避免在临床医疗中出现事故问题。
2.5 预防性维护流程与计算机技术结合
在网络时代下,计算机管理已经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在医疗设备保养中融入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预防医疗设备各项故障;制定计算机管理制度,在医疗设备使用中需要做到“三定”,包括定人使用、定位放置、定期保养,并在计算机系统中记录;在使用医疗设备之前,需要在管理平台上使用登记卡,也可以采用二维码扫描的方法,在管理平台上对设备进行使用登记,通过查找网络中设备使用记录即可发现设备使用情况;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各项检测技术,可以采用红外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并配置传感器,联动计算机管理平台,在显示器上可以实时呈现医疗设备运行稳定性,从而判定医疗设备是否存在潜在故障,提高设备维修质量[6-7]。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医疗水平,必须要全面提高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水平;在认识到预防性维护保养重要性前,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日常养护工作、提升操作人员综合素养、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周期;这样即可有效预防医疗设备故障问题,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