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
2019-03-02王玉风
王玉风
福州市第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福建福州 350004)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所供应的物件消毒和灭菌不彻底可能会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均带来一定影响[1]。本研究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各随机抽取50件消毒器械和20名医护人员收入分析资料,探讨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临床意义和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8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随机抽取50件消毒器械和20名医护人员纳入对照组,医护人员男8名,女12名;年龄23~47岁,平均(29.85±3.45)岁。将2018年2—8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随机抽取50件消毒器械和20名医护人员纳入试验组,医护人员包含男7例,女13例;年龄22~46岁,平均(29.86±3.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器械均为需要消毒灭菌的器械;医护人员均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不可重复应用的器械。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依据消毒供应中心相关规定开展管理,对器械物品予以常规消毒灭菌等。
试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1)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质控护理工作人员和护士长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1周组织1次会议,对护理风险隐患予以分析和总结,且将防范对策进行完善。(2)对清洗流程予以规范化。不同类别的器械和物品按照材质情况及污染程度选取适宜清洗方式,将锈迹清除,对于已经干涸的污物采取l:100多酶溶液浸泡10 min后开展清洗处理,对于穿刺针以及管腔类相关器械采取超声清洗处理,采用手工刷洗之后予以上机清洗处置;护理工作人员在器械和物品分类以及清洗期间将自身防护工作做好,避免发生感染。(3)对包装程序予以规范化。保证包装环境清洁,保持空气培养和相关要求相符,包装前、包装后均严格洗手,采取流水线作业方法包装,且加强核对。(4)严格开展灭菌监测。保证灭菌锅中放置的物品间存在一定空隙,放入量需低于90%容量,还需要保证排气孔畅通。(5)合理存放无菌物品。于洁净室中存放无菌物品,且对人员进出严格控制。(6)提升护理工作人员发放无菌物品的意识。护理工作人员发放无菌物品时不可裸手和无菌包接触,发放时严格遵循“五查五对”等。
1.3 临床评价
(1)观察两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2)观察两组差错事件率。(3)观察两组医护人员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依据本院自制满意调查问卷评定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共100分,护理管理效果满意:满意调查问卷评分≥60分;护理管理效果不满意:满意调查问卷评分<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比较
试验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
2.2 两组差错事件率比较
试验组差错事件率为0.0%(0/50),低于对照组的8.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6,P<0.05)。
2.3 两组医护人员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医护人员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为95.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属于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毒供应中心为各科室服务,对医院能够重复应用物件的回收工作、清洗工作、消毒工作、灭菌工作、下放工作等负责,所供应的无菌物件数目比较多且范围比较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医院感染存在一定相关性,对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存在一定影响。所以,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风险管理且做好质量控制非常关键[2-3]。
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管理存在密切关系,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身风险意识加强,提升护理工作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并对其行为予以规范,尽量避免质量缺陷,规避护理不安全因素,提升护理质量[4-5]。而且,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人员自我约束能力,提升其素质,积极预防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情况[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差错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体现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