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范式变迁视角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兼论持续创新的制造业企业失败的原因

2019-03-02公雪梅

云南社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范式

焦 勇 公雪梅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悄然兴起,全球制造业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积极部署“再工业化”战略,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与服务制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①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6期。,并占据全球价值链(GVC)中高附加值与高知识密集环节②刘林青、李文秀、张亚婷:《比较优势、FDI和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脆弱性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8期。。中国制造业仍位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服务)的附加值较低,本土企业更是遭受全球价值链俘获。③张杰、郑文平:《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效应》,《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低附加值环节倾向于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制造业知识密集型环节更多走向发达国家,由此导致中国面临“两端挤压”的不利局面。④吕越、陈帅、盛斌:《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管理世界》2018年第8期。随着核心动力、比较优势与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遇到的发展困境与问题逐渐凸显,中国制造业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面临何去何从的严峻挑战。所以,如何有效有序地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制造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并向高端演进、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竞争优势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要义在于综合考虑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因素,以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判断发展路径的转换过程。⑤杨蕙馨、焦勇:《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判》,《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7期。制造业企业在新技术出现之时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技术进步,但是受制于较低的学习效应和技术效率,所以制造业新旧动能并不会顺利转换,新动能在形成初期很难替代旧动能。实践运用中仍然存在一种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一些企业不遗余力地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生产技术革新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俨然成为破旧立新、实现动能转换的实践者,但它们在打败领域内可能的竞争对手之后,却被跨界的参与者打败,成为被转换的旧动能。例如,诺基亚作为功能手机的杰出代表,在破产之前仍不断推陈出新,大力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其通讯技术、服务水平、生产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最终却以制造业旧动能的形态轰然倒塌。

这些企业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仍然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即产业的技术范式发生重大变革。例如,处于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制造商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其技术研发和创新的焦点是如何推出越来越轻便易携带的手机产品,并提升手机的信号接收能力。但是,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巨无霸企业却被重新定义手机功能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所替代。这一事例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成为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并不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都会带来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动能转换不仅需要观测制造业内部以及企业自身的因素,同时还需要考察产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即技术范式的变革。因此,本文拟在杨蕙馨和焦勇提出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双重视角下,将“外部环境”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从而形成包含技术范式变迁的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分析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效率驱动型、技术进步驱动型、技术范式变迁驱动型三种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模式以及演进路径,以及从经济社会技术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的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机制。

二、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双重内涵

“转换”并不等于“替代”,而更强调“过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是一种从较低发展水平向更高发展水平稳步转变的过程。稳步转变就是破旧立新的过程,也就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持续发展的过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双重内涵,第一重内涵是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考察微观企业主体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第二重内涵是从制造业技术范式视角,考察制造业技术范式变迁带来的影响。

(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

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是制造业内部的持续转换过程,主要是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准绳。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者的乘积来表示,即由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为坐标所围成的面积反映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高低。新动能的演进伴随新技术的出现,天然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旧动能则在长时间的“干中学”中拥有更高的技术效率。所以,新动能在初始阶段很难实现对旧动能的替代,其根本原因是较低的技术效率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只有当新动能的技术效率不断提升并超过临界点,新动能的全要素生产率超越旧动能时,才会实现动能转换的飞跃。所以,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并非没有征兆地发生突变,而是在新动能技术效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动能的持续转换。同时,包含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种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标准成为衡量与刻画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标准。

(二)制造业技术范式视角的解释

最早由库恩所创立的“范式”是指学科内为人们广泛接受、使用并作为思想交流的共同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①[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Dosi将范式引入技术创新研究范畴,提出了“技术范式”概念,认为它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型或模式”。②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Research Policy,1982(11).总之,技术范式是某个领域内广泛接受的科学概念、思维模式与行动方案。就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而言,技术范式是制造业所面临的共同行动特征的集合。

如果说技术范式变迁对于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相当于附加在全要素生产率之上的偏倚效应,那么,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准就是修正外部环境影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所以,修正的全要素生产率=偏倚效应×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其中,偏倚效应=E(技术进步),E代表外部环境,即偏倚效应是技术范式关于技术进步的函数表达式。第一,外部环境的技术范式变迁是关于技术进步的表达式,技术进步越快,说明外部环境变化越快,那么,市场、产业或产品越是处于快速变化的进程中,制造业环境变化越是偏向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和新产业,为新动能的发展提供更加适宜的发展环境。例如,5G技术从基层架构到实践运用的逐步开展,带来信息通信产业的快速变化,这种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更加有利于5G技术的广泛运用。再如,变化较为缓慢的汽车制造业一直遵循福特制流水线式生产模式,那么一个重大的变革必然遭到传统力量和旧动能的强力反作用,3D打印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虽然快速,但是仍然受到传统汽车生产商的影响。第二,技术范式的演变存在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技术范式升级,指总体技术范式并没有发生突变,而是处于原有的“S”型技术轨道上攀升,产生的偏倚效应较低;第二种是技术范式变迁,指技术范式轨道的变化,从一条“S”型技术轨道向另外一条“S”型技术轨道的转移,产生的偏倚效应较高。

当偏倚效应较低时,制造业面临技术范式升级的外部环境,新动能处于更低水平的技术效率时就会发生动能转换,即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将会提前发生。①从数学上证明转换点来得更早,主要考察“新动能-旧动能”关于时间的一阶偏导数。所以,在更高技术水平下,唯一不动点来得更早。总之,以技术范式升级为代表的外部环境变革总是有利于新动能的发展。当偏倚效应较高时,技术范式变迁所带来的偏倚效应足够大,那么,即使新动能出现初期的技术效率很低,也会因为更高水平的外部环境的促进作用而获得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所以,新动能从出现的那一刻所带来的修正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就超过旧动能,实现动能转换。这也解释了当制造业技术范式处于急速变革时期,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代表的新动能对旧动能的替代是非常迅速的,旧动能往往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应对市场变化,最终走向失败。

三、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模式

依据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促进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力量有三种,即技术效率提升、技术进步和技术范式变迁。它们分别对应于技术效率驱动型、技术进步驱动型、技术范式变迁驱动型三种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模式。三种动能转换模式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作用,共同促进制造业新旧动能的持续转换。

技术效率驱动型新旧动能转换是最为基础的转换模式,它发生在新产业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内。此时,新技术在产业中获得广泛运用,但是标准化体系仍不完善,所以技术效率提升成为动能转换的主要动力。以交通领域为例,汽车作为马车的替代品拥有更快的动力,但受制于并不成熟的制造技术和较高的汽车生产成本,汽车在出现初期只是富裕阶层身份的象征。随着福特研制出T型车,汽车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成为主流模式,以“物流”代替“人流”的生产线不断提高劳动技术水平,汽车制造业因技术效率大幅度提升而获得新旧动能转换动力。

技术进步驱动型新旧动能转换是新经济衍生的重要因素,制造业企业内部的技术跃升是动能转换的基础。例如,汽车制造业为了追求更快的行驶速度而使发动机技术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带来汽车性能的显著提升,实现以内在技术进步为显著特征的汽车制造业的更新换代与新旧动能转换。同时,以渐进式技术进步为内核的技术范式升级成为该模式的主要载体和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形态。

技术范式变迁驱动型新旧动能转换和技术进步驱动型新旧动能转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一般而言,技术进步不一定会导致技术范式变迁,只有当技术进步不断涌现、颠覆式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时,才会带来技术范式变迁。例如,从马车到T型车,再从T型车到“Local Motor”3D打印汽车和特斯拉电动汽车,都属于技术范式变迁驱动型新旧动能转换。T型车对马车的替代是汽车动力、生产模式、生产要素、资源组织的系统性变革;Local Motor则实现了汽车由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向小规模私人定制化生产的转变,它带来汽车制造流程、诉求、模式的系统性转变;特斯拉电动汽车则实现集成系统、动力、基础架构、汽车理念的转变。

总之,从时间发展序列看,三种力量共同促进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但是不同时期作用力的大小存在差异。从时间演进趋势看,它们遵循“技术效率驱动型→技术进步驱动型→技术范式变迁驱动型→新的技术效率驱动型”的内在规律。在平稳发展时期,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主要依靠“干中学”的技术效率提升,即量变的过程。随着量变的累积带来技术变革,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动力变成技术进步。在更长的历史阶段中,伴随着颠覆式技术层出不穷地涌现,制造业技术范式的变革成为驱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动力。最后,在新的技术范式框架体系中,新一轮的循环机制循序发挥影响。

四、信息技术范式下的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机制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技术范式并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①Castells M.,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Inc.,2009.成为变革制造业发展逻辑的最大变量与增量。新的经济体系从主要依赖能源廉价投入的技术向主要依靠由于微电子和通讯技术的进展而实现的信息廉价投入的转换。从传统的经济社会技术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的转变,带来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革新,产业生态越发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引领着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范式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包含“创新驱动演进、协同共生连接、依托信息资源、核心平台引领、企业生态群落、产业多维融合”六个内容。“创新驱动演进”构成技术与动力基础,处于内核的位置;依据“创新驱动演进”对象的不同,延伸出“企业生态群落、核心平台引领、产业多维融合”三个维度的内容,分别对应着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协同共生连接”是“企业生态群落”的保障;“依托信息资源”是“核心平台引领”和“产业多维融合”的支撑。

(一)创新驱动演进

创新驱动成为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生产力,实现从提高供给数量到提高供给质量的转变,能够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中获得满足。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形成以持续不断的创新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全新价值观,例如,传统的服装生产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并追求成本最小化,从而获得最大利润,但随着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千篇一律的大路货产品越来越不受青睐,而依靠创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2000年以前李宁、安踏等品牌爆发式增长,随着消费习惯和产品需求市场的悄然转变,这些运动品牌面临大面积关店的窘境。而同属于服装制造领域的青岛红领集团(酷特智能)以数据驱动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在服装私人定制方面获得蓬勃发展的先机。相较于低成本生产模式,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特点,所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更长。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还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生产要素的生产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又可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同时,通过重大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加上数以千计的“微创新”和“边际创新”,共同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

(二)协同共生连接

制造业企业之间总是通过某种可以观测的因素紧密连接,例如,企业之间通过产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在区域的集群等产业和区域上的联系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集群。这种看似紧密的连接关系也有脆弱的一面,充斥着不断变换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将企业从传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中解放出来,在协同共生理念引导下,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组建协同共生的有机体。制造业不全是巨头企业在范围经济维系下的生产连接方式,“小而美”“小而精”并且在某一细分领域具有持续学习能力与绝对优势的隐形冠军企业是共生体系的重要单元,这些企业虽然分散在世界各地,但是通过“虚拟集聚”的方式相互连接,②王如玉、梁琦、李广乾:《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管理世界》2018年第2期。并且以提供具有最佳用户体验的最终消费品为最终目标,跨越多个产业的经济活动。它们处于产业生态系统的不同位置,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为了满足最终用户的特定需求而有序分工。制造业新产业生态系统中形成类似生物群落的关系,①比新产业生态系统更早的概念是“产业生态系统”,最早是由Frosch&Gallopoulos于1989年提出,其基本定义为“能源和物质消耗被优化,废物排放最小化,一个生产流程的废液变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这种定义更加偏向循环经济的概念范畴,强调更加合意的产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安排。新产业生态系统则在产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强调“依托平台型核心企业,通过整合上游支撑性企业群落和发展下游应用性企业群落,形成以最终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新产业生态系统适应于产业发展的新现象、新规律(双边市场、平台),并且强调平台型核心企业的中心位置、协同共生的组织关系。平台型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上游企业群落、下游企业群落之间均存在稳定的共生关系。②吴炜峰、杨蕙馨:《新产业生态系统竞争——兼对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新产业生态系统图的绘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6期。从制造业要素投入的角度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连接是“人、财、物”的共生体系。“人”指的是人力资本,其中包括大量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财”指的是制造业的建设资本和生产资本,它是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血液系统。“物”指的是产业内部与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的循环体系。不同要素之间的共生体系是实现个性化生产的要素保障。

(三)依托信息资源

在信息技术范式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鲜明标志和特点是信息资源的广泛运用。充分挖掘利用海量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推动着制造业重点领域数据开放水平,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丰富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企业和公众得以充分挖掘海量数据的商业价值;也推动着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信息资源在和其他传统生产要素发生关联时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推动着信息资源与其他要素之间达到协同发展的状态,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于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局。当前,海量的数据资源仍缺乏有效整合与高效联通,其社会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应用程度还远远不够,使得企业在数据信息获取上的成本极为高昂。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的关系,才有利于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要分类推动重点领域的数据开放,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使企业和公众能充分挖掘海量数据的商业价值,促进信息充分流动和共享。

(四)核心平台引领

信息技术范式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更加强调依托平台型核心企业,③平台型核心企业指的是在产业生态系统的中心企业,它占据中心地位,能够有机整合平台上游和平台下游的产业(企业),并且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平台型核心企业类似双边市场中的平台企业,例如,智能手机产业生态系统中提供ios操作系统的苹果公司和提供安卓操作系统的谷歌公司就属于平台型核心企业。通过整合上游支撑性企业群落和发展下游应用性企业群落,形成以最终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生态系统。平台本身即为重要的信息、技术集散环节,必须具备开放性,如果还是依靠封闭、保密的经营策略,就根本无法在任何一端获得规模优势,双边网络效应就无从谈起。例如,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作为依附于它们的无数中小制造企业产品的销售终端,能够将分散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信息透明、合作互惠的有机整体。又如,中国钢铁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若干巨无霸型的钢铁企业,但是,中国钢铁产业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庞大的需求规模并没有带来议价优势,反而造成其缺乏铁矿石议价能力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巴西的淡水河谷三家铁矿石供应商掌控着全世界主要的铁矿石海运量,铁矿石的议价能力也就掌控在它们手上;另一方面国内钢铁企业虽然规模都很大,但仍然是分散的个体,并没有形成依托核心平台的有机整体,从而造成了“我为鱼肉”的被动局面。有鉴于此,现阶段要推动形成制造业细分产业的核心平台,依托产业内龙头企业,逐步丰富和完善平台构建、信息提供、价格制定、生态体系构建等功能,整合平台上下游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要素、资源,从而形成目的明确、多方合作的有机整体。

(五)企业生态群落

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是以合作互惠的群落(Biocenosis)关系为基础,围绕平台型核心企业,充实上游支撑型企业群落和下游应用型企业群落,系统内各部分打破“信息孤岛”的藩篱,共享有价值的创意、技术和信息。上游支撑型企业群落包含围绕平台型核心企业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主要是上游的生产性和服务性企业。例如,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商城就是重要的平台型核心企业,围绕它的上游支撑产业包含大量的服装鞋帽生产企业,同时还包含从事电商平台的建立与维护、商贸物流业务的大量生产性服务企业。上游支撑型企业群落的存在不仅完善和发展了平台型核心企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且打破单一的产业与服务供给模式,围绕某一类型商品和服务的充分供给、多维供给提供丰富的产品与服务类型。下游应用型企业群落则是围绕终端需求提供各项服务,例如,青岛红领集团的服装定制平台不仅提供西装定制服务,还提供其他服装定制服务。根据青岛红领集团提供的大数据与定制范围,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具体的服务,使得当地不再以产业集群为产业空间布局形态,而是转化为以定制平台为基础的产业集聚新模式。所以,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需要围绕平台型核心企业丰富和发展下游应用型企业群落。

(六)产业多维融合

产业融合是指多个产业相互交叉、渗透,最终融为一体,并形成新兴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发展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不断延伸使传统的产业边界不断消失,产业之间出现融合为一体的发展趋势。最为典型的产业融合是“三网融合”的案例,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革新,促进了通讯、广播、报刊等媒体的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相互之间存在显著的同质性和竞争性,具体表现为技术融合、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造成原有的互联网、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之间业务的“可替代性”。它们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融合过程中它们的技术趋于一致,三网所凭借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掌握信息传送渠道以及由此形成的用户网络,并且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能够满足互联网产业、通信业与广播电视业三大产业的要求,进而在技术层次开展竞争。第二,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趋同,均能使网络中的用户接收和发送信息。第三,它们的应用市场也将走向融合,通信业中,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经不再单纯面临产业内部的竞争,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对这一传统市场也产生剧烈冲击,微信语音视频、网络电话等应用不断蚕食通信业市场。第四,随着前面三者的融合,势必会产生产业发展的最终形态——产业融合,因为三者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若融合为一体,就成为信息沟通、交流服务的综合提供商。核心平台是产业融合的容器,其本身也是产业融合的结果,它的功能扩展既包括硬件模块,又包括软件模块,并且软硬件趋向一体化。信息是产业融合的生产要素,通过将各类信息数据进行跨层次整合,开启了产业融合的发展进程。最终,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专注于打造新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利用多变用户的共生依赖和互补创新,实现提升用户价值的目标。

五、政策启示

(一)基本结论

第一,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之路。在传统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分析框架之中,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会带来技术进步,但是新技术的运用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旧动能的技术虽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但由于较长时间的实践运用与“干中学”能够累积较高的技术效率,造成创新所带来的新动能的“全要素生产率”反而处于较低水平。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并不能立即获得运用,实现对旧动能的“替代”。但是,随着新动能在“干中学”之中持续提升技术效率,可以预见的是在达到动能转换临界点之后,新动能将会替代旧动能,持续创新的企业能够获得发展新动能。

第二,从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双重内涵的视角,本文找到了持续创新的制造业企业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与途径。其一,在“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外部环境”分析框架中,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迁,即创新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满足外部“需求”而创新。如果企业持续创新符合外部环境技术范式变革的方向,那么这种创新将会有利于企业更快获得成功,这种结果仅是少数企业自身努力加自然选择的结果。很多企业的创新行为跟不上技术范式变革的要求,因为它们不具备快速识别并引领未来需求的能力,导致创新的结果是被市场淘汰。例如,当初交通运输行业处于“马车时代”向“T型车时代”转变时,从事马鞭生产的企业不论如何加快马鞭的生产效率以及推动马鞭生产技术革新,其创新都会被已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所淘汰。其二,当外部环境处于技术范式升级时,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会提前到来,新动能的技术效率处于更低水平时即可发生动能转换;当外部环境处于技术范式变迁时,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将会发生在新动能衍生的初始时刻。总之,外部技术范式的剧烈变化带来新旧动能转换的提速,新技术的运用不再是伴随“干中学”所带来的技术效率而逐步提升,实现对旧技术、旧动能的缓慢替代过程。新技术的实际运用越来越不受技术效率的影响,而是迅速被市场接受并采用,因此,留给在位企业进行创新的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导致企业创新的失败。例如,虽然诺基亚、柯达等企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手机、胶卷生产领域获得很多创新成果,但是市场转变的速度之快超过其预期,导致它们进行动能转换的响应时间不足,因而被其他竞争者超越,并被市场淘汰。

第三,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三种推动力量,分别是技术效率提升、技术进步和技术范式变迁,它们对应着技术效率驱动型、技术进步驱动型、技术范式变迁驱动型三种新旧动能转换模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技术效率驱动型→技术进步驱动型→技术范式变迁驱动型→新的技术效率驱动型……”循序渐进的规律。并且,在信息技术范式下,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包含创新驱动演进、协同共生连接、依托信息资源、核心平台引领、企业生态群落、产业多维融合等6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新时代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机体系。

(二)政策启示

从以上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第一,要促进微观主体的创新行为。政府需要营造完善的创新激励与创新保护环境,对创新的外部性给予适时的恰当的弥补。第二,要拓宽创新体系。创新不仅是大型企业引领的颠覆式创新,也是众多中小企业的模块创新,更是广大参与者创新创业引领的微创新,要构建制造业创新的立体网络。第三,在促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同时,还需要充分注重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要加快体制改革,不断进行破旧迎新的体制供给,为制造业增长新旧动力转换提供有利的制度支撑。第四,加深对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系统工程的认知。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背后有多个维度共同作用的体系,需要深化对创新驱动、协同共生、信息资源、核心平台、企业生态、产业融合等方面的认知,不断强化对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整体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的通盘考虑。在系统论的指引下,有序展开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各项工作。第五,抓住技术范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信息技术范式是对传统经济社会技术范式的重大变革,依托信息资源的企业在生产行为、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均发生重大变化,3D打印、定制化就是最好的例证。现在,制造业正面临技术范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更要努力走出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陷阱。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范式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耕读事 新旧人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新旧全球化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