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研究
2019-03-02司建平王先菊
司建平 王先菊
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郑州,45004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卫生发展模式逐步从重视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并推动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1]。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亟需一批既掌握健康服务技术、又懂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基于此,笔者对61所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的官方网站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围绕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梳理出存在的问题,为开设该专业的本科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提供思路。
1 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明确了主要内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全支撑与保障等,涵盖了健康教育、健康行为、身体素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爱国卫生运动、环境问题治理、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体系、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等内容,并把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六大支撑与保障措施之一。总体来说,健康服务与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四个层面,与此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微观层面是满足个人和群众健康需要、中观层面是满足组织健康需要、宏观层面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据此,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可概括如下。
1.1 人口老龄化需要健康服务与管理人员
世界银行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总数约为1.48亿,约占国内总人口的10.64%,约占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约6.54亿)的22.63%。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约0.24亿,约占全球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总数(约1.3亿)的18.5%[2]。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龄化的快速增长,老年人群是整个人群中最需要照顾、关爱的人群。可见,人口老龄化需要专业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人员。
1.2 慢性病人群需要健康服务与管理人员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癌症发病率为0.24%。另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开始向年轻群体蔓延。可见,慢性病人群需要专业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人员。
1.3 全人群需要健康服务与管理人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转型、疾病谱变化等,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观念转变,对健康服务有了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需求,应通过对各年龄段人群的健康管理,实现治病于萌芽,消病于无形,防病于无病,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可见,全人群的健康管理需要专业的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人员。
2 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2016年、2017年、2018年,教育部分别批准5所、21所、35所本科院校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61所本科院校开设该专业[3-5]。
2.1 人才培养定位
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集中体现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专门技能,能够在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商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健康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咨询机构、健康保险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养生保健中心等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政策制定、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健康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2.2 人才培养过程
各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2.2.1 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类课程。公共基础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17门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有医学基础与临床相关课程(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32门课程)、管理与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包括公共政策学、卫生统计学等25门课程)、体育与运动相关课程(包括力量训练、运动健康促进技能等8门课程)三个模块。专业课主要有体质监测与健康评价、健康传播、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等34门课程。
2.2.2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主要是在学校基础医学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食品营养学实训室、健康信息收集与处理实验室、健康风险检测与评估实训室、心理机能实训室等进行技能实训;校外实践主要是到校企合作基地、社区服务中心、健康服务与管理企业、保险公司等进行社会实践。
2.3 在校生情况
2016年,首次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5所本科院校招生人数约243人,其中医学类院校198人、非医学类院校45人;2017年,26所院校中有19所院校招生,招生人数约为1992人,其中医学类院校1620人,非医学类院校372人;2018年,61所院校中有49所院校招生,招生人数约3153人,其中医学类院校1990人,非医学类院校1163人。截至目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人数约5388人,其中医学类院校3808人,非医学类院校1580人,尚未有毕业生。
2.4 师资队伍结构
由于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新办专业,多数本科院校是基于对现有师资进行整合组建的师资队伍,从学历结构看,博士研究生约占25.4%,硕士研究生约占55.9%,本科生约占18.6%;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约占5.9%,31-40岁约占39.8%,41-50岁约占35.7%,51岁以上约占18.6%;从职称结构看,教授约占25.4%,副教授约占46.6%,讲师及以下约占28.0%;从专业背景看,90%以上为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学等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仅占任课教师的1.0%左右。
3 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虽然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各院校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但目前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体系优势特色不明显、师资队伍数量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3.1 人才培养优势不突出
61所本科院校主要分为医学类和非医学类,虽然类别不同,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过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基本一致,结合行业特点、区位优势和学校特色进行人才培养的区别不明显。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培养的个性化特征缺失,并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引起就业压力的增大。另外,尽管非医学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医学类院校一致,但不具备医学类院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如要达到医学类院校学生的培养水平可能需付出更大的成本。
3.2 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
从课程设置看,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主要有医学基础与临床、管理与信息技术、体育与运动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多为其他专业课程的组合,且以医学类课程为主。非医学类院校如商科类院校的健康管理类课程、师范类院校的健康教育类课程、信息技术类院校的互联网+健康类课程、建筑类院校的环境健康类课程、体育类院校的运动与健康类课程、服装工程类院校的服装与健康类课程、理工类院校的健康产品设计类课程等设置并不多,特色不明显;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还没有一套专门的教材。另外,实践教学也集中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险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不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6]。
3.3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多数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设置了相应的学科或教研室,师资队伍结构看似比较合理,但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整合了全校的教师资源,学科或教研室的专职教师并不多。专职教师主要是近年来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研究的人员,毕业于健康服务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该专业为新办专业,加之国内相关专业背景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较少,导致目前专职教师极度匮乏。且专职教师多为副教授及以下职称,虽有部分院校的专职教师拥有博士学历,但往往职称不高。
4 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健康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可通过差异化培养、强化技能训练、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突出规模效应等措施,培养高质量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满足个人、群体、组织和健康中国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4.1 采用差异化战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不同院校可将自身的行业特点、区位优势和学校特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与其他院校的明显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如医学类院校突出医学技能的培养、商科类院校突出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师范类院校突出健康教育类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类院校突出互联网+健康人才的培养、建筑类院校突出环境健康类人才的培养、体育类院校突出运动与健康类人才的培养、服装工程类院校突出服装与健康类人才的培养、理工类院校突出健康产品设计类人才的培养等,通过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不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另外,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涉及健康服务的提供和管理,健康技能是基础、健康服务是手段、健康管理是过程、全民健康是目标,国家应将专业的设置重点放在医学院校,以增强学生对健康服务技能的掌握,通过熟练的技能实现科学的健康管理。
4.2 强化实践技能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可通过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7],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堂、校内和校外实践。学校应在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对接社会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根据人们身体、服装、饮食、家居、旅游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健康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健康产品。课堂实践中,可通过案例导读、项目教学、PBL教学、健康产品体验、实验软件模拟教学等,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感性认识;校内实践中,可通过实验教学(包括基础实验和健康产品实验)、创业体验、名人讲座等,使学生半开放地接触社会,将实践技能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校外实践中,学生可到合作企业实践,让学生真正接触社会,将实践技能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
4.3 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培养专业人才
高质量师资队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尤其是健康服务与管理等新办专业,更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以此培养高质量人才。国家和省级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高学历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设置健康服务与管理学科,通过学科建设汇聚高水平师资,并通过高水平师资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形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背景合理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学校应围绕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育、培养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4.4 突出规模效应提高人才市场占有率
面对蓬勃发展的健康服务业,专业人才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9]。目前,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还没有毕业生,但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适当扩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招生规模,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将最前沿的社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分赴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在消费者心目中和教育行业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形成学校独有的品牌。同时,毕业后的学生会将自己学习、工作的体会和对本专业的认识反馈给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市场占有率[10]。
总的来说,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才供给动因为依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坚持共性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区的区位优势、所处行业的特点和学校特色,实现个性化发展,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健康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