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农村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9-03-02徐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徐琦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358)

1 当代农村文化发展的背景

为了保证我国农村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需要了解我国当代农村文化发展的背景。 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国家法律政策为基础,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1 农村传统观念日趋改变

贫富观念发生转变。传统社会中,农民的共同愿望是温饱富裕。在计划经济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追求平均主义,广大农民的求富心理遭到压制和扭曲。在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 全球经济不断迈进的21 世纪,大多数农民的愿望从安于温饱逐渐转为渴望拥有更多的经济财富,发家致富成为农民共同的希冀和愿望。

守土观念逐渐淡化。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信息化的完善和发展,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大多数农民改变了故土难离的思想观念, 农民们不再眷恋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走南闯北,不但获得了经济上的收入,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满足。

消费观念丰富多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日益增加,农民的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消费,文化教育消费所占消费比重也逐步上升, 恩格尔系数缓慢下降,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旅游业及相关教育产业也得到了推动发展。

求知意识增强,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农民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农村人民更加注重子女的学习教育,希望子女能够通过学习有更好的出路。除此之外,随着社会主义道德法制的建设, 农村人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也在逐步增强,敢于运用、勇于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参与农村文化的建设,维护自己应该享有的权益。

1.2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文化进步问题。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农村文化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设方案。 2006年2月21日,党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8年1月2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2 当代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发展农村文化不仅是新农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要内容。 农村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文化生活繁荣,满足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然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民整体素质的相对提高,影响了农民的就业增收, 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所以,加快农村文化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

2.1 农村领导队伍的建设相对欠缺

一方面, 由于各级政府和领导在较长时间内把经济发展成果作为衡量农村干部在任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 导致农村管理部门和领导队伍对农村文化的发展重视不足,没有认识到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只抓住了经济发展这一中心环节,忽视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农村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畸形发展现象。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需要长期投资,建设所需资金大,收益少见效慢,部分农村干部和管理部门会挪用文化建设的资金甚至将公用资金自充腰包。

2.2 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

我国早在“六五”时期就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但到了2018年仍然没有实现。目前据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还有部分县、乡没有自己的图书馆。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资金不足, 当前我国大约只有0.3%~0.4%的公共开支用于公共文化发展,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通常是1%。 如此一来,投入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更少,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为例, 文化广场只有零星的几个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村子有, 而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等基本没有,图书馆只能去市区和市中心才能找到,在农村卖书的书店也屈指可数。

2.3 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相对匮乏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大多落后于城市发展, 农村人民在家中没有好的工作机会,收入不高,大多数农民都选择到大城市去打工拼搏。除此之外,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有条件的家庭会选择教育移民,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农村教师的物质待遇不高,并且工作环境较为艰辛,导致农村师资力量不足。 长此以往,农村形成了“弱者积淀,强者迁走”的局面,主流文化进城,人才流失,生活环境和学习工作条件不及城市,经济、文化产业投资关注度低,农村文化发展缺少动力和吸引力。

2.4 农村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处理不当

随着乡镇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传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 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人们认为发展就是宽阔的柏油路面,有钱就要住高楼,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历史积淀的老房子被拆迁, 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二层小楼。为了盖房子,村子里几十年几百年的大树也被砍成了柴火,果林变成了工厂。即使还有农村特色的平房,房子的外墙也被刷上了统一颜色的油漆,门口和墙下的小菜园小花坛被一律清除, 取而代之的是手指粗的树苗。有的农村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导致大量游客涌入,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过于浓重的现代化商业气息,从根本上打破了乡村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静谧氛围。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 万个自然村,到了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 万个,十年里有90 万个村子消失了,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 个自然村消失, 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的古村落。 农村文化发展随着传统村落的破坏和消失而失去特色甚至消失在历史进程中。

2.5 农村传统文化遗产逐渐没落消失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各种发明创造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许多农村的老手艺、老工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老手艺老工艺往往需要很多的心血精力去学习传承,由于缺少资金支持,经济收入低,投入多收益少,加上农村青年人口逐渐减少,导致手艺传递断层, 像火钳烫发等看似落伍的具有农村传统特色的老手艺逐渐成为只有在历史记录中才存在的事物。

3 农村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文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政府、社会和广大农村人民需要携手共进, 尽快扫清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3.1 加强农村领导队伍建设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既是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历史任务, 也是破解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难题,也是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立足农村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明确村干部的选举标准是“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打破农村干部选举“选亲用亲”的局面;另一方面,要规范村干部的岗位职责,优化村干部考核方式,杜绝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定期给村干部上培训课、思想课,提高村干部的办公能力和办事水平。

3.2 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 农民们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环境去进行文化活动, 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立足农村实际,根据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来建设基础文化设施; 同时注重农村与农村之间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平衡, 争取让村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体验各种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完善之后,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条例,让村民敢于使用,乐于使用。最后,文化基础设施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养和维修, 防止设施损坏危害民众人身安全。

3.3 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与吸引力

政府优化农村生活工作环境, 除了继续落实相应的惠农政策外, 也应给从事农村教育医疗等工作人员提供补贴,吸引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向农村转移。“要致富先修路”,在通信、网络和物流普及化的现代,大多数农村和城市的情况没有太大区别, 而且农村的生态环境优于城市, 对人们选择生存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这时候交通设施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汽车、高速公路、火车地铁等普及到农村,并且逐步覆盖,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活力。

3.4 发挥文化遗产的推动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乡村精神生活的载体, 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根与魂,是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农村文化历史的缩影。 乡村传统文化是农民历经千百年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其所具有的强大符号系统,镌刻着不同时代的历史记忆和美学烙印, 是一代又一代人创造性地继承发展的文化结晶”。要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下的生活,继续发挥文化遗产的载体作用,将文化遗产元素展现在大众面前,让文化融入民众的生活。人民群众觉得好看、好吃、好玩,从文化遗产中得到了幸福感、获得感,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运动到乡村振兴当中去。 同时,文化遗产也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以青岛市即墨区为例,可以举办柳腔艺术表演,可以兴办即墨老酒工厂进行生产加工和旅游参观, 还可以售卖即墨镶边的手工艺品。既提高了农民收入,也传承了文化遗产,推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3.5 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农村文化发展要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 要发挥农村人民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增强村民对农村的认同感、归属感,要注重维护村民的利益。 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切身体会农民想要发财致富的期盼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满足农民基本的物质精神需要,农民没有了生活的忧虑, 才能有余力有精力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去, 农村文化事业只有得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