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检查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中的应用
2019-03-02荆晶
荆 晶
(保定宝石花东方医院 河北 保定 072550)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为常见影像学征象,多见于肺部良性肿瘤、肺结核、肺部炎性病灶等疾病中[1]。影像学手段为临床诊断次病变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关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诊断准确率不断提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意见。X线为临床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常规方法,但诊断效果欠佳,近年来大量实践证实,CT检查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中诊断价值更高[2]。本研究将CT检查用于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诊断中,旨在研究其应用价值。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6年9月—2018年2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共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41~73岁,平均(56.95±11.58)岁,临床症状:发热25例,咯血19例,胸痛22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享有知情权,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下进行。排除:检查配合性较差者;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丢失者;对本研究不同意者。
1.3 方法
本组患者均使用X线、CT检查,具体方法见下:
X线检查:采用DR-X线机对患者进行正侧位摄片,参数设置:电压设置在50~70kV之间,电流设置为500mA。
CT检查:使用GE双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平面扫描,范围为整个胸部。参数设置:电压设置在102kV左右,电流设置为100mA/s左右,矩阵为512×512,层厚7.2mm,4层,准直24i×1.2mm,视野为320×320。对病灶性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速度控制在2.5ml/s左右,图像采集时间30秒,将收集到的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分析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7.0,用(%)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分析
观察表1可知,CT检查出肺结核5例、肺部炎症19例、肺癌12例、良性肿瘤7例,诊断准确率为91.49%,X线检查出肺结核3例、肺部炎症17例、肺癌10例、良性肿瘤5例,诊断准确率为74.47%,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相比,CT相对更高(P<0.05)。
表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n(%)]
3 讨论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为影像学常见的一种征象,与肺结核肿瘤、周围性肺癌等疾病影像学征象相似性较高,为临床诊断、鉴别增加困难,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降低诊断准确率,影响临床治疗。因此采取有效的手段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进行快速、准确诊断,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普通放射X线为临床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常用手段,具有经济实惠、透视简便的特点,可显示病变形态、大小等。但X线其分辨率较低,容易受肠道气体、粪便等影响图像质量,对伪影、骨骼重叠、直径<1cm的病灶无法清晰显示,容易出现误诊、漏诊[3]。因此临床需探寻更加有效、准确率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CT因扫描快速、成像清晰、无创等优势,逐渐用于多种疾病诊断中,并取得较好效果。与传统X线相比,CT分辨率较高,成像清晰,可有效显示直径<1cm的病灶,且不容易受肠道气体等因素干扰,可有效弥补X线的不足,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强有力的依据[4]。此外CT检查还可根据病灶类型、有无增强、病变程度等进行定性诊断,在缺乏典型形态学特征的病灶中仍能清晰显示,具有较高检出率。CT检查具有密度强、图像重叠少的特点,利于医师对病灶情况进行细致观察,有效鉴别病变类型,进而降低疾病漏诊率与误诊率[5]。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两种检查方式后,行CT检查的患者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提示与X线相比,CT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中诊断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CT具有成像清晰、扫描快速的特点,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现象,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