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分析
2019-03-02郭海宁
郭海宁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 黑龙江 双鸭山 155811)
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本质上属于一种以动脉管壁脂质斑块,并不断发生累积的心血管疾病,其存在慢性与进展性疾病周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1-3]。本次研究选择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分析,对不稳定斑块进行活体靶向显像,深入分析其内在机理,并针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放射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患者进行组研究,予以所有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分析,观察其图像表达内容,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22例,年龄46~85岁,平均(68.5±4.5)岁,病程5~36d,平均(21.5±4.5)d,合并疾病类型包括:脑梗死20例、脑出血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外周血管出血2例。
1.2 方法
针对动脉内径减少程度进行直接测量,血液动力学狭窄通常以50%为标准,采用NASEC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径切除法;同时测量狭窄长度,观察其血管是否完全闭塞,再重复测量其闭塞段血管长度[4]。
予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其形态与病理组织学相关性,观察其动脉内膜切除标本,材病理切片厚度为4mm,执行HE、马洛里三重染色;术前MRI分型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标准》AHA,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病理结构与斑块形态进行分型对照,确定Cohen’Kappa值为0.74;直观对比MRI表现。术前其Ⅰ、Ⅱ型管壁厚度均处于正常水平,同时,Ⅲ型呈轻度偏心性增厚,Ⅳ、Ⅴ型斑块内均存在坏死核团,但纤维帽较为完整,Ⅵ型斑块表面存在明显缺损情况,并可见溃疡、出血等症状;Ⅶ型多表现为斑块钙化,Ⅷ型多表现为斑块纤维性变化[5-6]。
1.3 观察指标:
观察50例患者动脉波传导速度(PWW)、踝臂指数(ABI)、内皮功能(FM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其中:PWV正常值<1400cm/s,大于该值时程度增高。ABI正常值0.9<ABI<1.3。计算动脉管壁的内膜和中膜厚度[7]。
附表 检测结果分析(±s)
附表 检测结果分析(±s)
组别 n FMD(%) PWV (cm/s) ABI IMT脑梗死 20 6.5±1.2 1670.25±32.05 1.52±0.22 1.53±0.24脑出血 20 7.8±1.6 1780±22 1.7±0.4 1.6±0.3蛛网膜下腔出血 8 9.4±1.1 1562±38 1.6±0.1 1.1±0.1外周血管出血 8 8.5±0.9 1482±41 2.5±1.1 1.8±0.5 t-0.984 0.654 0.255 0.625 p-0.206 0.051 0.584 0.857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2.0,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测发现,PWV,ABI,IMT、FMD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具体数据详见附表。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大众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升,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症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始终处于居高不下的趋势,该症有较高的几率导致患者肢体残疾、死亡,现成为目前威胁大众安全健康最主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8]。
本次研究发现,执行核磁共振检测方式能够有效检测其斑块信息,其易损斑块均具有细胞外脂质体积大、纤维帽薄且不均匀,胶原含量细胞降低,同时局部存在大量慢性炎症细胞,利用MRI分子成像技术,利用内皮功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靶点,分析发现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有多种黏附分子的表达。
综上所述,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分子表达,构建特异性MRI检测方式,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活体检测中具有重复性好,软组织分辨率高、辐射低等优势,有利于早期预防诊断,可有效避免心、脑、肾等脏器动脉血管硬化,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