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在复杂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2019-03-02程帅蒋媛姚卫萍刘方舟郝汉霞姚瑶郭本丰张园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术者喉镜声带

程帅,蒋媛,姚卫萍,刘方舟,郝汉霞,姚瑶,郭本丰,张园

21000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头颈外科(程帅、蒋媛、姚卫萍、刘方舟、郝汉霞、姚瑶、张园);225800 江苏 扬州,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郭本丰)

在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的识别与保护一直是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喉返神经损伤(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RLNI)会造成患者术后饮食呛咳、声音嘶哑、术后失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此时需行气管切开[1-3]。而肿瘤侵犯RLN、甲状腺区多次术后解剖层次消失、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致RLN移位等因素均大大增加了RLNI的可能。据统计,我国甲状腺手术RLNI率年平均达7.4%,较10年前有所上升[4]。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引入我国已十年余,赵紫涵等[4]对我国各级医院的IONM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该技术热度逐年升温,但仍存在对其功能认识不足、应用普及范围不广等诸多问题。近半年来,我科将IONM应用至复杂甲状腺手术中,对RLN的定位及保护较好,降低了患者术后声嘶与呼吸困难的发生可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将相关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同一治疗组行复杂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共123例。纳入患者至少符合以下标准之一:1)至少1次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病史;2)术前经电子喉镜确认有单侧声带麻痹;3)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4)术前经甲状腺超声、颈部CT检查确认需行双侧甲状腺切除;5)甲状旁腺肿瘤。所有患者均自愿选择是否使用IONM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术中是否使用IONM将患者分为IONM组与对照组,IONM组63例,8例有一次甲状腺手术史;6例有两次及以上甲状腺手术史,49例无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史;8例术前一侧声带固定。IONM组中乳头状癌53例,髓样癌4例,甲状旁腺肿瘤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3例。对照组共60例,13例有一次甲状腺手术史;7例有两次及以上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史,40例无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史;9例术前一侧声带固定。对照组中乳头状癌54例,髓样癌1例,甲状旁腺肿瘤2例,胸骨后甲状腺肿3例。两组患者术中均全部暴露双侧RLN。本研究经江苏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操作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行B超、颈部增强CT、电子喉镜检查以确认手术范围及术前声带运动情况,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两组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区手术,双侧RLN均予以探查解剖,IONM系统建立成功后不追加肌松药。IONM组采用美敦力公司NIM-3.0神经监护仪对RLN进行监测,用EMG加强型气管插管电极行麻醉插管,麻醉医师在可视喉镜下操作以保证两侧电极与声带充分接触。主机选择甲状腺/甲状旁腺监测模式,事件阈值设置为100μV,刺激电流为1~3mA。术中均按照IONM四步法对RLN及迷走神经进行探查,甲状腺下极水平探测同侧迷走神经,探针刺激神经获得V1信号,获得信号即可说明IONM系统建立成功;显露RLN前在神经走行区初步定位RLN,此时信号即可作为判断RLN电生理功能的基线值,记录信号为R1;对RLN仔细解剖全程显露后,于神经暴露部最近端神经获得R2信号,与R1信号相比,若R2信号丢失或减弱>50%,应即刻停止操作,寻找定位损伤点,分析损伤原因并予以解决(如牵拉、误扎、吸引、热损伤等),同时检查IONM设备与电流回路是否存在故障;关闭切口前再次刺激迷走神经获得V2信号[5],并与V1信号比较,判断神经电生理功能变化,如出现信号信号丢失或减弱>50%,即表示存在损伤或设备故障,应寻找并解决原因。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探查暴露分离RLN,其余操作与IONM组一致。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电子喉镜以评估RLN功能。

1.3 观察指标

RLNI的判定[6]:术前电子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正常患者,术后如出现声嘶或呼吸困难,行电子喉镜复查声带运动状态,声带麻痹者诊断为RLNI。术前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声带运动麻痹者,术后复查电子喉镜判断有无新发RLNI。对术后判定有RLNI患者,3个月后复查电子喉镜,如损伤侧声带运动恢复,则定义为暂时性RLNI,否则定义为永久性RLNI。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RLN暴露与保护情况、是否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否出现RLNI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选择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手术史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IONM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IONM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linicalcharacteristicIONMgroupControlgroupt/χ2PAge43.254±14.54842.633±13.6770.2430.808Gender0.0710.790 Male1614 Female4746Pathologicalclassification Papillarycarcinoma53540.9370.333 Medullarycarcinoma410.7360.391 Parathyroidtumor320.0001.000 Substernalgoiter330.0001.000Historyofthyroidorparathyroidsurgery Once49401.8970.168 Twice8131.7460.186 Morethantwice670.1490.699

IONM: 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

2.2 术后RLNI发生率的比较

IONM组中,无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无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8例术前即有一侧声带固定的患者,术后复查无新发RLNI。2例患者新发神经损伤。这两例患者术前电子喉镜检查显示双侧RLN功能正常,其中1例一侧神经信号无明显变化,另一侧R1信号为1 732,神经分离解剖后R2信号为669,衰减>50%,分析排查原因,考虑为行中央区淋巴清扫时对RLN的误牵拉所致。术后复查显示一侧声带运动稍差,但3个月后复查该侧声带运动恢复,无永久性损伤;另一例患者于神经入喉处分离时因热损伤致一侧神经信号由690降至231,术后该侧声带运动差,3个月后复查电子喉镜提示神经功能恢复。在无新发RLNI的患者中,其中1例髓样癌患者术前电子喉镜示一侧声带固定,术中见该侧神经被肿瘤包裹无法保留予以切断,另一侧显微器械锐性分离后予以保留,IONM提示该侧信号无衰减,遂未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后复查示神经分离保留侧声带运动好;另1例髓样癌患者术前双侧声带运动正常,术中一侧神经被肿瘤完全包裹侵犯无法保留予以切断,对侧神经与肿瘤粘连,予显微器械锐性分离后复测神经信号出现短暂小幅下降,结束前复测V2信号较V1好,也未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后复查电子喉镜,未保留侧声带固定,侵犯较轻侧声带运动好。

对照组中共11例新发RLNI,其中2例发生呼吸困难,予以术后紧急气管切开,1例术中行预防性气管切开,8例术前无RLNI患者新发RLNI,术后3~6个月复查无永久性RLNI。3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中,1例患者声带固定侧RLN被肿瘤包裹侵犯无法保留,术中肉眼判断对侧RLN保留好,未行术中预防性气管切开,但术后第二天出现呼吸困难,予以紧急气管切开,术后复查电子喉镜示术前固定侧声带仍固定,神经保留侧声带运动差,3个月后复查提示永久RLNI;1例乳头状癌伴鳞状上皮化生广泛外侵患者术前即有声嘶,术中该侧神经穿入瘤体无法保留予切断,对侧神经与肿瘤粘连紧密,锐性分离后保留,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后复查电子喉镜示分离保留侧声带运动差,声门裂隙小,提示永久性RLNI。1例患者术前电子喉镜检查显示双侧RLN功能正常,术中肉眼判断双侧RLN保留好,但术后第二天出现呼吸困难,予紧急气管切开,复查显示双侧声带运动差,3个月后复查双侧声带运动好,无永久性RLNI,已拔管。

IONM组新发RLNI 2例(2/63,3.2%),对照组新发RLNI 11例(11/60,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IONM组新发暂时性RLNI 2例(2/63,3.2%),对照组新发暂时性RLNI 9例(9/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IONM组无新发永久性RLNI,对照组新发永久性RLNI 2例(2/60,3.3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表2)。

表2 IONM组和对照组新发RLNI、新发暂时性RLNI、新发永久性RLNI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IONM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New RLNI, New Temporary RLNI and New Permanent RLNI

VariableNewRLNI[n(%)]NewtemporaryRLNI[n(%)]NewpermanentRLNI[n(%)]IONMgroup(n=63)2(3.2)2(3.2)0(0)Controlgroup(n=60)11(18.3)9(15)2(3.3)25.9533.9250.559P0.0150.0480.455

IONM: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 RLNI: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3 讨 论

自Shedd等[7]人于1966年报道在犬实验中通过神经刺激以监测RLN后,IONM便成了人们的研究重点。随着甲状腺手术规范化的普及与功能保留理念的推广,IONM逐渐获得了甲状腺外科医师的广泛认可,但依旧存在对其作用认识不足、普及范围不广等问题[8]。此外,IONM技术已不再局限于监测RLN,在对喉上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膈神经、臂丛神经等运动神经的监测与保护上均显示出良好效果[9-10]。

RLNI是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的常见并发症[11]。术中能量设备的热损伤、解剖结构不清造成的误切、术中对组织的过度牵拉等诸多因素均会造成RLNI[12]。在二次甲状腺手术中,瘢痕粘连使甲状腺区解剖不清,导致术者在探查解剖神经时易造成误伤[13]。在晚期甲状腺癌肿瘤或转移淋巴结压迫、侵犯RLN时,神经走行与功能往往难以判断,术者在对神经进行锐性分离予以保留后,即使肉眼见其连续性尚可,但术者难以判断其生理功能是否受损,常根据经验术中选择是否行预防行气管切开。因此,如何在复杂甲状腺手术中准确定位并完好保留RLN及其电生理功能,一直是甲状腺外科医师的工作难点。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手术史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NM组术中运用IONM技术,有效减少了暂时性RLNI的发生(P=0.048)。与传统肉眼保护RLN技术方法相比,IONM能帮助术者精确定位神经所在位置,降低了多次术后甲状腺区瘢痕对识别RLN的影响,同时能对RLN的电生理功能进行即刻判断,精准得知神经功能是否受损。当神经信号出现迅速衰减时,应寻找原因即刻纠正,避免牵拉、能量器械热损伤、术中吸引等因素长时间作用于神经造成不可逆性损伤[14-15]。

另一方面,术者通过V2信号可以即刻判断是否需行气管切开。IONM组中有2例患者在双侧RLN受侵较轻侧分离保留后,复测神经信号好因此未行预防性气管切开。若无IONM,术者难以判断是否出现RLNI,需行预防性气管切开,加大了患者的损伤,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2例未使用IONM患者肉眼见神经保留可,但术后出现呼吸困难行紧急气管切开,若有IONM,术中或可判断RLN情况,及时行预防性气管切开以减少窒息风险。虽然本实验中此类病例数较少,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但IONM对指导术者判断RLN功能正常与否、是否行术中气管切开有极大帮助,既减轻了不必要的气管切开,减轻了损伤,又避免了保守观察带来的气道急诊状态,降低患者的窒息风险。

综上所述,在复杂甲状腺手术中使用IONM技术,能使术者在神经定位过程中通过V1、R1信号精确判断RLN范围。在神经解剖暴露过程中,术者对R1及R2信号进行比较,以达到对神经电生理功能即刻定量判断[16-17],将RLN功能的判断从肉眼层面提高至电生理功能层面[18-19],为术者的操作提供正确指导,对避免了仅依靠临床经验造成的误操作、误判断,降低了RLNI的可能。但对于IONM技术,部分临床医生仍存在质疑,其价格昂贵、对肌松药要求较高、术中干扰因素较多、年轻医生过于依赖机器等问题亟待解决[20-22]。

作者声明:本文全部作者对于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并承诺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资料等已按照有关规定保存,可接受核查。

学术不端:本文在初审、返修及出版前均通过中国知网(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经同行专家双盲外审,达到刊发要求。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文章版权:本文出版前已与全体作者签署了论文授权书等协议。

猜你喜欢

术者喉镜声带
声带也会长“茧”?
冠状动脉介入术者上肢辐射的影响因素及防护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传统和无痛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