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家训影响下的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路径初探

2019-03-01郭明净黄晓龙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廉洁教育大学生党员

郭明净 黄晓龙

[摘 要] 客家家训是客家家风和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家训中蕴含的关于廉洁、廉政教育的丰富思想为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对针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部分摆在重要位置,可以看出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要从抓家风建设开始。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应当从家庭这一社会最小细胞抓起,从优秀客家廉洁家训文化中汲取灵感创新廉洁教育形式,增强廉洁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 客家家训;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1-0058-02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1]

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思想中,修身乃是根本,修好自身方能“齐家”,后才有可能“治国”,最后“平天下”。在这样的逻辑思维影响下,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先“治”好自己的“小家”,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这一“大家”。正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客家家训还强调忠孝、廉洁,甚至把廉洁修身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已深深融入客家族人的血脉。恰如一首客家儿童歌谣所唱:茶油煮菜一时香,松毛点火一时光,贪来钱财吃不下,不如自家酸菜汤。

一 客家家训中的廉洁教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所谓“客家家训”,简单讲就是全球客家族人的家训。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汉族。客家家训作为客家民系的道德坐标、美德典范,大都以文字的形式,或嵌之于联,贴之于门,书之于厅;或制定祖训族规,载之于谱。这些族规祖训、楹联牌匾、箴言警语,充分体现了各姓氏先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担当着教化育人的重要角色,形成了宝贵的客家家训文化,成为客家文化长廊的一道靓丽风景。客家家训作为我国传统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客家宗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承担了客家宗族不同朝代对为官者及其后人进行政治、道德和廉政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客家家风家训中诸如:罗氏家训“治家俭朴,切戒奢华”、苏姓家规“为官必廉,事君必忠”、姚氏家訓“礼义廉耻,仕国忠良”、林氏家训“廉洁奉公是居官良法”、苏姓家规“礼义廉耻,为人豪杰;为官必廉,事君必忠”、孙氏家训“恭宽信敏惠,廉洁谦让温”等等这些家训家规对客家族人及其后人起到了潜移默化、润泽人心之教化作用。不仅如此,传统客家家训既有价值观上的是非厘清,价值引导,如重义轻利,崇俭抑奢,又有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规范,如量入为出,不吝不奢和取之有道,以义制利;还有反面的禁令,如切戒奢华,为官必廉,拒腐防变,又有积极的倡导,如廉洁谦让温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当下的家风建设和廉洁廉政教育提供宝贵而直接的精神资源和丰厚滋养。[2]

家训、家规、家风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3]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细胞,也是社会风气形成的最基本要素。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家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家风也对社会风气的变化发挥反作用。家风纯,社风正;家风不正,社风也滑坡;社会风气不好时,优良家风能净化社会风气,改善社会风气。[4]也可以说廉洁家风是廉洁社风的风向标,廉洁社会的形成必须高度重视廉洁家庭建设。客家家教家风、家训家诫、族训宗规中关于廉洁的相关内容在廉洁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天然“防腐剂”的作用。

二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曾强调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第八条也明确提出:“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由此可见,清廉家风建设已超越对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及家庭的要求,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组成部分。

优良党风的形成也离不开优良家风的渗透作用。家风廉洁纯正,首先会影响家庭成员生活作风和良好品格的养成。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自身对自己就要求不严格、品行不端正,往往他们的家属子女也会跟着犯错误、出问题。大学生党员作为未来党和国家的接班人,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要组成人员,首先要认认真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有效地将党风廉政建设同家庭廉洁家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构筑起抵御不良风气的家庭和组织防线,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持续有效开展。

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启动廉洁教育。2013年国家则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融入国民教育之中。虽然廉洁教育在大中小学校开始实施已经十年有余,学校廉洁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整体的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如,很多学校虽然表面上也开展了廉洁教育,但更多是基于应付检查,流于形式;还有的虽然认真开展了但缺乏专业性指导,内容缺少针对性,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侧重知识灌输。能够充分依托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廉洁教育内容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廉洁教育偏少。

三 客家家训影响下的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路径

(一)严以自律,恪守勤俭为持家之本

客家家训之罗氏家训“治家俭朴,切戒奢华”,开宗明义地将俭朴持家作为治家的根本,训诫族人切戒奢华。这种对勤俭的恪守,实质上就是对个人生活的一种自律。严以自律的家风带动整个族风,最终形成勤俭务实的客家文化。贪图安乐享受是人之本性,而人的贪欲一旦产生,是永无止境的。因此,恪守俭朴更需人的自律精神和能力。贪图个人享受之欲是小,贪图他人乃至国家利益为大。若不节制这种奢侈的贪欲,任由其发展,那么,有朝一日,人朝为官,便极易由奢人贪。因此,国之养廉首先要落实在个人修养的提升,落实在家庭生活之中。[5]

(二)将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家庭、社区教育中

客家家训之苏姓家规一言道破为官之守则,“为官必廉,事君必忠”;客家家训之林氏家训“廉洁奉公是居官良法”,将廉洁教育融入对氏族子孙的日常教育,凡此种种意在说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本应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廉洁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形式之一。无论从受教育的最佳时间还是从人接受教育的时间长短维度来看,家庭教育的熏染都更持久、影响深远。在腐败问题重重的现状下,我们应继承和借鉴传统家训廉政教育思想及经验,铸造俭朴至公、淡泊知足的家风。应推行生活化的廉政教育方式,将廉政教育内容融入家庭生活细节之中,使受教者自觉地将节俭修身、治家立业与廉洁奉公相结合。

(三)在大学生党员中大力弘扬优秀客家廉洁家风

客家家训之苏姓家规“礼义廉耻,为人豪杰;为官必廉,事君必忠”、孙氏家训“恭宽信敏惠,廉洁谦让温”从不同的角度将遵循礼义廉耻,奉行廉洁谦让等品质以家风的形式确定下来,训诫子孙后人。基于家族文化的认同,客家家训中的廉政教育对家庭成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而具有了特殊的道德功效。通过客家家训文化的熏陶渐染,传统儒家文人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得以代代延续至今。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教育应当汲取和大力弘扬优秀客家廉洁家风,认真学习领会,在实践中践行,大力营造氛围,形成文化上的认同,将优秀客家廉洁家风融入自身的家风建设中。

(四)依托客家文化资源增强学校廉洁教育的有效性

客家家训中关于廉洁教育的丰富内容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依托传统客家文化基础进行深入挖掘、整合和包装,以较新颖的形式融入学校廉洁教育中是一项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依托龍岩市成立的“客家家训馆”和龙岩学院成立的“闽台客家研究院”,整合人力资源和素材资源编写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学校还可以将客家廉洁家训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课和相关专业文化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充分依托不同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组织学生创作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廉政文化作品,表演廉政文艺活动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各级各类群团组织还可以广泛运用校园媒体,开展生动多样的廉洁教育。

参考文献:

[1]学习先辈家风汲取治党力量[N].人民日报,2016-01-19(18版).

[2]肖群忠,李营营.传统家训中的“廉洁”“廉政”道德及其时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7(1):61-66.

[3]任利荣.“家规家风与廉洁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17(2):187-190.

[4]邹东平,黄荣辉.论客家家训家风与社会管理[J].黑河学刊,2017,7,226(4):22-24.

[5]孙欣.传统家训中的廉政教育[J].寻根,2014(3):8-13.

(责任编辑:姜海晶)

猜你喜欢

廉洁教育大学生党员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谈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开展廉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法制背景下大学生廉洁教育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探微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