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维和,中国既要出钱出人, 更要出智慧”
2019-03-01嘉月
嘉月
1990年,中国军队向联合国维和机构派出军事观察员,中国正式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7年来,中国军队实现了派遣维和人员从无到有,兵力规模从小到大,部队类型从单一到多样的跨越。
“要从维和士兵的伤亡中学习、总结,血不能白流!”在专访中,曾作为维和部队司令、指挥12国军队的刘超,交流了他对国际维和行动的思考。
中国司令是如何选出的
记者:您当时是怎么被选为联塞部队司令的?
刘超:2010年,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多国部队司令任期届满,需要在联合国成员国中竞选新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当年10月,联合国成员国中有15国推荐本国将军为候选人。当时国内有关单位认为这个机会比较难得,一方面塞浦路斯处在“欧洲桥头堡”的位置上,处于欧、亚、非三块大陆的连接地带,战略位置重要,另一方面任务区部队人员相对不多,安全环境也比较好,对逐步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中国而言比较合适,所以推荐我参加海选和面试。经联合国维和事务部门的官员对所有候选人进行考核,最终确定包括我在内的3人,由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和其他高级官员进行面试。
记者:作为一名中国军人被任命为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您有什么感想?
刘超:对我而言,这是我军事生涯的最高境界、最高荣誉,是我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2014年8月离任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我的专业水平和领导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主管维和的副秘书长拉德苏专门给我颁发了联合国维和勋章,联塞部队举行了隆重的指挥权交接仪式。
对国家而言,这表明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也是联合国对中国26年来派出维和人员卓越表现的肯定与嘉奖。这个荣誉属于全体中国维和人员。中国强大的实力为中国军人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中国维和人员的贡献也为中国军人走向世界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轻松化解严重军事危机
记者:您认为如何才算是一名合格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指挥官?
刘超: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首先,要有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才能把一支有不同军事传统和体制的联合国军打造成统一协调的部队,完成联合国赋予的任务;第二,应该具有政治敏感性、外交技巧及沟通能力,因为维和不是打仗,交流比武器更有效;第三,作为中国军官,应该给任务区留下自己的烙印。根据自己的经验、当地安全形势和可利用的资源,我一上任就重新制定了军事行动纲领,同时还引入了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军官交流周”和“分区司令官例会”等新机制。
记者:您最难忘的一次维和经历是什么?
刘超:最难忘的一次维和经历也是最危险的一次。土耳其军队以“制止走私”为名擅自在任务区内设置栅栏,并与维和部队发生对峙。一个土耳其军官拼命要给我解释为什么他们在缓冲区设栅栏合理,我坚持让他把部队撤出去,我告诉他如果问题解决不了,我会上报给安理会,那这个军事问题就上升为政治问题了,我们都是军人,军人解决不了军事问题,只能说明我们无能。我说你们撤出去,维和部队可以以联合国的名义在这里设置栅栏,制止走私。两个小时后,土耳其军队同意撤兵。塞浦路斯媒体第二天大幅报道此事,认为中国司令的智慧轻松化解了一场严重的军事危机。
维和本身就是一种外交
记者:您在领导外国军队时留下了什么“中国烙印”?
刘超:最大的烙印就是中国军队提倡的“官兵在政治上、人格上平等”“官兵一致”。我在塞浦路斯和士兵们一起巡逻,一起吃饭,一起跑10公里赛跑,对10多个国家的部隊,我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我喜欢时不时下连队去看看。
到现在,我都还能记得许多部队里的普通士兵。例如,曾经有一次授勋活动后,一个阿根廷士兵想要跟我合影,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后来他说,在阿根廷,士兵不敢提和将军合影的要求。一个斯洛伐克的分区司令曾经对我说,很欣赏我的指挥艺术,说我平等待人,从来不当面训斥他们的士兵,让他们下不来台。
我理解,维和本身就是一种外交,维和做好了,比写一万篇外宣稿都管用。
记者: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得到了什么?
刘超:既能为中国的复兴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树立了中国和平的形象。纵观联合国维和史,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就是通过最早“自掏腰包”参与维和行动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和平国家的形象。
另一方面,中国维和也为中国军队走出去提供了空间。在军事上,西方国家对中国始终充满戒备,而中国“蓝盔”在联合国的旗帜下走出去,既展示了自身的能力、素质、水平,提升了自信心,又能在很多方面向外军学习。
需要承认的是,中国军队在海外险恶的环境中仍缺乏经验,一些武器装备也需要实战检验。在实现了“从没有到有”之后,中国军队的装备更需要“从不精良到精良”的飞跃。
刘超回忆,他曾作为观察员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时,穿着绿色迷彩服,上装口袋上装着拉链,而美国的观察员上装口袋上安的是扣子。美国人告诉刘超,现代战争条件下,拉拉链的声音就可能暴露目标。
“当时我对他们的这句话印象深刻,他们的一次次改进都是用血换回来的。我们也应该从维和士兵的伤亡中学习,血不能白流,一定要深入下去,从中总结教训,取得进步。”刘超说,“联合国维和人员的献身与牺牲精神应该被铭记。”
(摘自《时代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