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艺,把戏排成行为艺术

2019-03-01王辉

北京纪事 2019年3期
关键词:留言簿胡军斯托克

王辉

王学兵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

在首都剧场看戏,我总有个习惯:演出前后及中场休息,在大厅里翻一翻留言簿,看看其他观众的评价。每每,这一类评论总是最常见的——“北京人艺不愧艺术殿堂,我在这里受到艺术熏陶”“人艺演员德艺双馨”……但《人民公敌》开演前,我在留言簿里看到的内容却大不一样:

“拿着剧本念还是话剧吗?”

“胡军同志想必是综艺秀多了,‘戏不像戏的创新无法接受!”

“如果读台词都可以演戏的话,普通人都是艺术家!”

“如果是创新,拜托先给观众解释一下!另类有时就是胡闹!人艺是真人秀的舞台吗?”

“当我看到演员在第二幕仍然拿着台词不停地念稿的时候,我便失去再继续观看的兴趣。我希望人艺是戏剧在经历创新后,最后沉淀下经典的舞台,而不是令观众无所适从地离开的舞台!”

“想说应该90%都不解如此‘创新,但都不说,怕让人说不懂艺术。作为一个美术学博士,我承认自己不理解。不懂。”

写了多半本的留言簿,吐槽者十之七八。最逗的是这条:“本来以为《理发馆》是人艺的TOP 1了,《人民公敌》又刷新了我的认知。我不是来人艺听段子的。人艺不要亡!”

《理发馆》不行,《人民公敌》也不行!这可是两头儿堵啊……

最近,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每天也有不止一个人在刷《人民公敌》。一位朋友写的是“人艺里,特别不人艺的戏……”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北京人艺是殿堂、是圣地。甚至,有人一辈子只看北京人艺的话剧。在他们心中,北京人艺的话剧就是郭老曹,就是现实主义,就是斯坦尼。也正因此,我很理解北京人艺在戏剧风格上,一向偏于保守。这里,保守绝非贬义之词。保守,自有其稳重的力量与坚守的风骨。但一个剧院,不可能永远只演一种类型的戏。即便是经典,也有多种多样被解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北京人艺也推出过一些看似不那么郭老曹、不那么斯坦尼的戏。但囿于上述客观条件,步子迈得并不大。印象最深的就是古希腊题材的小剧场戏剧《晚餐》。看戏之前,被各种宣传打足了预防针,“希望观众坐得住”“不要嫌戏太闷,要品味内涵”……開演之前,该戏导演、中戏教授罗锦鳞老先生还亲自登台,向观众讲解剧情概要,也是怕观众坐不住。结果看完发现,几乎就是大白话啊!这戏要是还叫闷,那我看过的那些大闷戏就全成火星来的了。

林兆华曾经在1999年排过一版《茶馆》。那一版里,他尝试着在写实主义里掺进写意的表达:把茶馆改成茶棚、采取开放式的舞美风格……但来自观众和媒体的无数批评,很快就彻底杀死了这次创新。2005年,他又把《茶馆》恢复成原来的面目。还是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冯远征、吴刚、何冰这批演员,但导演不再是林兆华。节目册上,导演一栏后面依然印着焦菊隐,林兆华的头衔是复排导演。他把这一版称为“描红模子”,“我自己的东西一点儿没有,全是焦先生的。”

大导有句名言,“戏剧如果只有一个《茶馆》是可耻的!”他曾经说过,希望排一版《茶馆》——舞台上空空荡荡,从始至终只有仨老头儿絮絮叨叨……估计这么一版《茶馆》,起码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林兆华有生之年都很难出现了。好在,借着《人民公敌》,大导终于在首都剧场里玩儿了一把。

手法其实很简单。前四幕完全采取戏中戏的形式,胡军既是斯托克芒医生,又是演员自己。他和同事们拿着剧本,就如同我们经常在蓬蒿剧场里看到的剧本朗读那样,甚至比那还要放松,呈现出一种完全无视观众存在的排练状态。在斯托克芒医生与市长、与《人民先锋报》的投资人和主编、与太太女儿的故事进行当中,胡军会随时从角色当中跳出来(当然,由于是剧本朗读的形式,本来就没有100%投入角色),一会儿招呼灯光、一会儿要求同伴加快表演节奏、一会儿又褒贬对方的情绪不够饱满。总之,就是“开搅”、就是“不让观众好好儿看戏”。也正因此,才让那么多观众产生了负面反应。

《人民公敌》剧照

胡军在《人民公敌》

但在我看来,这正是林兆华玩心大发、举重若轻的巧妙设计。他为演出设计了两条线:一条是原著当中围绕海滨浴场污染事件,而展开的斯托克芒医生与社会的争斗;另一条则是胡军在排戏过程中与搭档们不断的碰撞摩擦。易卜生《人民公敌》的核心正在于斯托克芒的那句台词——“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戏中,斯托克芒的坚持、独立、勇敢、牺牲,很容易就会使观众认同并为之感动;但游离在戏里戏外的胡军,则像是另一面的斯托克芒,他的刚愎、自负、粗鲁、执拗,让其他演员渐渐生出了怨气。当然,每个人的反应各不相同:黄志忠是哈哈一笑不予计较,龚丽君是怒形于色消极夸张,邹建则是借机使力发泄不满……慢慢地,胡军成了剧组里隐性的“最孤立的人”“人民公敌”。这就会让(有些)观众在不知不觉间,对“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产生更深一层思考。

而在这两条“看得见”的线之外,似乎还有“看不见”的第三条线。这第三条线,让这出《人民公敌》有了些许“行为艺术”的味道。向来,林兆华就对排“太像戏的戏”没多大兴趣。但北京人艺的传统,恰恰就是要排“像戏的戏”。挣扎、妥协、耍花招了这么多年,这回,大导可算碰上一个能让说说心里话的戏!

在我眼中,林兆华把自己当成了斯托克芒,把每个晚上来到剧场的观众、把媒体上的文章、把很多人的微博/朋友圈……全都当成了斯托克芒演讲台下的“大多数”——

“我就这么排了!看看,真理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是多数派,还是少数派?”

这老头儿够横的!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留言簿胡军斯托克
博物馆观众满意度研究
追问“性别”的法律真意——博斯托克诉佐治亚州克莱顿郡
胡军:好好演戏别和市场瞎较劲
替兄弟喝酒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阐释“四个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