柽柳瘿毡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2019-03-01李玉春
李玉春
(额济纳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 额济纳旗 735400)
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orbiculus(Matesova,1960)属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毡蚧科Eriococcidae毡蚧属Eriococcus。国外分布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内为首次记录。该虫寄主植物单一,仅危害柽柳Tamarixsp.。柽柳是荒漠环境中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额济纳旗有天然柽柳次生林15.3万hm2,是额济纳绿洲的主体植物,黑河流域固定下游的流沙和阻挡风沙进入中游走廊的第一道绿色屏障,对维护和稳定额济纳地区的农、牧民生产生活、酒泉航天发射基地、整个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干旱及异常气候使柽柳瘿毡蚧逐渐上升为当地的主要害虫,种群数量激增,在额济纳绿洲东西两河地区均有分布,且危害程度逐年加重。近3 a年均发生面积达0.6万hm2以上,受害严重的柽柳枝条90%以上的新生芽鞘变成球形虫瘿,严重影响柽柳的正常生长。危害严重时,虫瘿能将整株枝条压弯,球形虫瘿形似累累果实,使整株柽柳不能形成花穗,待虫瘿张开时,小枝干枯掉落,枝叶提前枯黄,导致树势衰弱,树体生长缓慢,严重影响额济纳绿洲的自然景观。笔者从2010年在虫情监测中发现该虫为害柽柳,开始留意其在当地的为害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认定为蚧类[1],并采集标本,2017年9月经权威专家鉴定为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orbiculus(Matesova)。为了解该虫的发生规律,及时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其蔓延危害,笔者于2014—2017年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年生活史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以期为该虫在当地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室内饲养观察 4月下旬,采回前1 a受害严重柽柳植株上的露芽枝条,经高倍显微镜观察携带若虫情况,将枝条用塑料袋套住,袋壁用针尖扎适量小孔,扎住袋口,插入盛满水的瓶中,使枝条保湿透气,进行室内水培,隔日镜下观察,每周日更换旧枝。虫瘿形成后剖开镜下观察,记录若虫形态变化、个体发育、危害、室内与室外的虫态变化差别等情况。
1.2 野外观察 在达来库布镇乌苏荣贵嘎查和苏泊淖尔苏木伊布图嘎查天然柽柳林区选择20丛危害较重的柽柳作为固定观测标准株,定期观察记录虫瘿(若虫)的变化及成虫的活动情况,并从20丛观测标准株上标记20个50 cm长的标准枝,待虫瘿明显可见时,再将10个标准枝套袋,分别调查若虫形态变化、个体发育、危害情况及天敌种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雌成虫 体卵形,后端狭,长约2.3 mm,宽1.2 mm,活体黄褐色。眼小,触角7节。喙3节。足大,后足基节宽,有大量透明孔,仅后足之爪有小齿,爪冠毛短于爪,端尖。肛环有1列环孔和6~8根环毛。尾瓣圆锥状,上有端毛3根和背刺3根,该刺长锥状而端钝。体刺有2类:均长锥形,但一种端钝,一种端尖而弯如毛状,前种在背板上各节成不规则横列,后种沿体缘成宽纵带,在头胸背成4横带,在第1~2腹节背板上每节成横带,第3~6腹节上各节为1~2不规则横列。腹面毛沿体缘成纵带。微管腺在体背散乱分布。杯状管在全背板上成横带,带向体后变宽;腹面杯状管沿体缘成纵带,少数见于头胸部,在第2~7腹节腹板上每节1~2不规则横列。五格腺在腹部腹板上各成宽横带(图1a)。
雄成虫 虫体细长,赤褐色,明显分为头、胸、腹3部分,体长约1 mm,触角1对8节,眼黑色,前翅发达,白色透明,后翅为米白色哑铃状平衡棒,胸足3对,较发达,运动力较强,腹部向后端变狭,末端第2节有2 个圆柱状腺,活的个体由此伸出2条雪白色的细长蜡丝。交配器短,基部宽(图1b)。
卵 卵粒短椭圆形,金黄色,长约0.3 mm。卵囊椭圆形,白色,长约4 mm,大头宽约2.5 mm,小头宽约1.5 mm,表面有单独粗丝(图1c)。
若虫 虫体背面向上隆起,形似月牙,低龄若虫青灰色,体背面有深色网格状线条,随着虫体的增大,体色逐渐转为浅棕色,体背的线条逐渐变为凹陷的横列,眼小黑色,触角浅棕色,口针发达,足小,浅棕色(图1d)。
a. 雌成虫; b.雄成虫; c.卵和卵囊; d.若虫图1 柽柳瘿毡蚧各虫态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生活史 柽柳瘿毡蚧在额济纳绿洲天然柽柳林区1 a发生1代,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中白色卵囊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树液流动,越冬卵开始孵化,柽柳露芽,孵化的若虫开始上树,寻找适合的新生芽鞘,形成虫瘿,固定为害,若虫在虫瘿内生长发育,8月上旬至9月下旬陆续羽化,8月中旬雌成虫开始下树寻找场所分泌蜡丝形成卵囊,并在其中产卵,准备越冬。雄成虫出现在8月15日左右,可见期5~7 d。
2.2.2 生活习性 柽柳瘿毡蚧以卵越冬,雌成虫下树后,在枯枝落叶层中形成白色丝蜡囊将自己包裹起来。羽化早的雌成虫从8月中旬开始产卵。羽化晚的雌成虫不产卵,但形成丝质蜡囊,随着气温的下降,自然干死在蜡囊内。产卵的雌成虫将卵产于丝质蜡囊内,随着卵的产下,母体在卵囊一端收缩,腾出空位,放卵粒,产完卵后,母体逐渐干瘪死在卵囊内,每个雌虫可产卵72~128粒。孵化的若虫于4月上中旬开始上树,寻找适合的新生芽鞘,在芽鞘底部取食,刺激芽鞘组织增生,形成虫瘿,将若虫包裹在内,固定为害,若虫在虫瘿内生长发育,虫瘿随着虫体的长大逐渐增大,于6月上旬才能肉眼分辨。虫瘿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色,成球形(图2),每个虫瘿内一般有若虫2头。随着成虫的羽化,虫瘿从芽鞘线裂开,雄成虫飞出,开始交配,雌成虫从虫瘿爬出,掉落到落叶层中,寻找适合的位置制囊产卵。虫瘿开裂时一些肉食性、寄生性天敌趁机可以取食或寄生雌成虫。雄成虫寿命短,飞翔能力弱,能作短距离的爬行或者飞跃。
图2 柽柳瘿毡蚧危害状
2.3 天敌 发现1种管蓟马取食柽柳瘿毡蚧雌成虫,1种小蜂、1种茧蜂寄生。老熟若虫,具体虫种待鉴定。
2.4 发生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柽柳瘿毡蚧属单食性,在额济纳旗只为害柽柳。生长在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低洼地带的柽柳,长势旺盛,抗虫力强,受害较轻,如乌苏荣贵嘎查三道桥的柽柳;生长在土壤瘠薄,水分条件差,戈壁丘陵地带的柽柳,长势枯萎,抗虫力差,受害较重,如苏泊淖尔苏木伊布图嘎公路两旁的柽柳。郁闭度大的柽柳林受害较轻,稀疏弱势林地柽柳受害较重,林缘受害重于林内。
3 防治建议
冬季清理枯枝、落叶、杂草,破坏越冬场所,杀灭越冬柽柳瘿毡蚧成虫、卵,减少虫口密度。虫口密度低时,可利用天敌控制柽柳瘿毡蚧。生长较郁闭的柽柳林区,在1龄若虫上树寻找适合固定的芽鞘期,即浪荡若虫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用植物源杀虫剂1.0%、1.3%苦参碱1 000倍液或2%的噻虫啉缓释性微胶囊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因该虫虫体微小,营隐蔽固定生活,防治难度大,采用具有内吸或渗透性强的药剂,如高效氯氰菊酯、3%高渗苯氧威乳油、33%螺虫乙酯噻嗪酮悬浮剂等在浪荡若虫期连续2次喷雾防治,防治效果会更佳。
志谢:柽柳瘿毡蚧由北京林业大学武三安教授鉴定,文章的撰写得到武三安教授的指导,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