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山东新华物流中心图书配送模式分析*

2019-03-01赵晓云刘阳阳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华山东图书

□ 赵晓云,刘阳阳

(山东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1 图书物流建设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中国出版业物流出现了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大型图书企业,也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迈进。图书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这为出版业物流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1]。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体书店受到了网上书店和电子图书行业的猛烈冲击。在这种形式下,许多出版企业开始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推动了物流发展。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引领了网购潮流,但单纯的线上交易往往忽视消费者的体验,因此,线上的自营物流业务必须与线下的传统图书物流企业合作,促进图书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才能实现物流资源平台共享,实现“互联网+”策略。

2 图书物流模式分析

2.1 自营配送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物质条件和战略需求出资建立的对物流配送各个环节进行组织管理的物流体系。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营配送成为基于供应链物流管理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新概念,而不在仅仅指代传统的企业物流活动的自我服务[2]。

图1 自营配送模式

2.2 第三方配送

为了集中精力搞好自身主业,发挥最大竞争优势,公司以合同的形式将企业的物流活动转移到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打理,通过信息系统保持与物流企业的密切联系,保证企业对物流运作过程实现全程的管理控制,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图2 第三方配送模式

2.3 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指企业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提高物流效率。由企业或供应商组建配送中心,对许多家企业一起进行配送,企业之间共享信息系统,共同承担风险。共同配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配送企业对某一区域的所有用户统筹安排,进行全面的配送,满足该区域所有用户需求,另一种是按照用户需求将货物放在同一辆车上,然后让用户到相应网点接货。

图3 共同配送模式

2.4 图书配送模式对比(见表1)

3 山东新华物流中心现状分析

3.1 物流中心介绍及发展现状

山东新华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隶属于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公司,是由图书物流发展而来的综合性、专业化、仓储型物流企业。主要业务是为山东及其周边省市提供仓储管理、包装、运输、配送及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等图书物流服务。

目前,公司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作为提升整体业务经营水平的重要手段,已在仓储管理、配送管理成功应用了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标签、订单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能够对作业流程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和管理,同时还能提供相关物流信息的统计、查询、分析、流程优化等增值服务。此外,公司还引进了先进的现代化物流设备设施。在分拣中心,自动分拣系统通常每小时可分拣商品6000-12000箱,大大减少人工的使用,提高了分拣效率;而将电子标签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图书物流过程中,方便了图书追踪、信息采集、图书入库和出库等物流工作,减少了人工的干预,加强了物流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通过一系列的先进设备设施与强大的信息系统,山东新华物流中心建立起了集储存保管、流通加工、图书配送、信息传递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图书物流中心。

表1 图书配送模式优劣势对比

3.1.1 强大的信息系统

山东新华物流中心使用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作业流程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和管理,同时还能够提供相关物流信息的统计、查询、分析、流程优化等增值服务。信息系统的运用有利于图书配送的优化升级,也帮助企业实现了整体业务经营水平的提升。

3.1.2 规范的经营管理

良好的管理策略是企业正常经营运作的保证。山东新华物流把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通过目标管理、质量控制等有效举措保障业务的良性运转。

3.1.3 可靠的物流网络

山东新华物流依靠自身网点优势同时联合拥有实力的运输企业,打造了可靠、高效的物流网络,配送范围覆盖全省、辐射全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配送服务。

3.1.4 互联网发展掀起图书物流发展新方向

近年,随着电子商务爆炸式发展,推动了网购趋势。网上书城发展成为图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随着网上书店的不断增加,新华集团也可以效仿当当图书“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并行发展,这将推动新华集团旗下新华物流的新的发展方向,扩大新华物流的业务范围。

3.2 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

3.2.1 国有控股制约新华物流转型发展

新华物流作为传统的国有控股企业,体制问题将是限制其发展的又一大难题。由于传统的出版行业在过去缺乏竞争对手,导致内部僵化、缺少活力,企业要想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不可避免的手段,转型是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否则,体制内的企业很难打败新兴民营企业。

3.2.2 机械化程度不够,半自动化是长期发展趋势

尽管仓库中大量现代化物流设施设备在作业,但仍有大部分工作是需要人工协助完成。新华物流在整个图书物流领域机械化程度是属于较高的,但目前来看完全依赖于机械化并不现实,一是技术上达不到要求,图书物流其自身具有特殊性;二是其属于国有控股,现代化改革难度较大。

3.2.3 货物追踪管理不到位,信息化程度低

山东新华物流中心的运输管理和货物追踪管理并没有建立信息化系统进行实时监管,也就是说,当公司车辆运送图书到达某地时只有通过联系跟车负责人才能了解货物和车辆的输送信息,客户并不能实时追踪到货物的具体位置信息,这难免会影响到客户的体验和运输过程中的信息监管。

3.2.4 图书物流领域逆向物流制约发展

众所周知,逆向物流一直是制约图书物流领域发展的一块短板,新华物流也不例外。新华逆向物流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其自营配送模式的缺陷,新华物流拥有自己的配送系统和仓库,且只从事本企业的仓储和配送;二是由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引发的信息失真,供需不平衡;三是图书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水平,这就进一步造成了市场对图书需求的变动加剧。

4 山东新华物流中心配送发展对策

4.1 创新配送模式

在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可以通过物流信息实现物流活动相关的各项信息的互联互通,这将促进物流活动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物流活动技术上的智慧。对于互联网知识的理论延伸和技术创新,能够帮助实现图书出版业“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3]。这种新型的“四流合一”模式,有助于提高图书物流行业的运转效率并实现最大程度的规模经济。

4.2 改革所有制

未来新华物流应当对其所有制进行改革,解除体制包袱,释放企业活力,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向现代化转型发展,将“线上+线下”、“传统图书+现代化技术”融合到传统出版行业,拓宽图书物流发展渠道。

4.3 整合资源,加大信息化建设

鼓励和帮助图书产业链上各环节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链接,使图书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及销售行情。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制订统一的物流信息识别和交换标准,加强图书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交流,这为物流信息交换的畅通和高效利用创造条件,有利于解决图书逆向物流问题[4]。

4.4 培养高素质人才

图书物流企业的竞争实质上也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的竞争,培育、引进物流发展人才已经是新华物流中心的当务之急,同时还应重视企业内部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优化职工队伍,带动企业的观念转变[5]。

猜你喜欢

新华山东图书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乱发脾气的小熊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