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还存在,只不过换了材质
2019-02-28曹颖
牙雕的第二个春天
◉编者按
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启了由政府主导的“非遗”保护运动,并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自2006年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至今共公布了七批非遗名录,涵盖文学、音乐、戏剧、美术、技艺、医药等多个门类,共409个项目。其中,属于传统手工艺的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153项,占总量的37%。
然而,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使这些传统手工艺普遍面临原料短缺、市场需求不足、从业人数下降、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凝结着传统智慧的各种手工技艺也濒临失传甚至消亡。
2006年、2008年,象牙雕刻技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先后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的过去和现在既是传统手工艺自身命运的缩影,也是时代的映照。
南方周末记者 曹颖
让牛骨获得酷似象牙的质感
2019年是中国“象牙禁贸令”的第二年。两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要求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积极引导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转型。
张民辉是牙雕师傅中较早转型的人。
1972年,张民辉进入广州大新象牙工艺厂,被分配到人物车间,师从牙雕名匠李定荣。李定荣常常叮嘱张民辉,不要只盯着一门技艺,要广泛学习。这使张民辉打破了牙雕行业只能跟从一位师傅学习技艺的规则。张民辉除了在人物车间工作之外,还常常去其他车间学习牙球、牙船的雕刻技艺。
1989年,由于盗猎和非法捕杀导致非洲象数量锐减,《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自1990年起在世界范围内禁止象牙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中国作为缔约国,于1991年明确,任何商业性进口象牙一律不获批准。这意味着象牙只能在国内销售,由于国内买家的消费能力有限,牙雕行业在当时遭遇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1990年代初,在无牙可雕的境况下,张民辉离开大新象牙工艺厂(以下简称“大新厂”),和几位工友在广州芳村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创办了工艺厂,开始用牛骨进行雕刻。
牛骨量多、便宜,最重要的是不涉及濒危动物保护问题,但牛骨没有象牙的洁白色泽,且易霉变。张民辉用几年时间,通过对牛骨进行清洗、浸泡、除脂、漂白,使其获得了酷似象牙的质感。
牛骨体积较小,又是空心,如果要做大型作品,镶嵌技术是关键。张民辉与工友运用钻孔、打钉、入榫等传统方法,利用景物之间的饰衬、遮挡、交搭、穿插,把成百上千块骨料拼镶起来。
2003年,张民辉创作的大型骨雕《越秀新晖》在广州市首届旅游工艺品创作大赛中获得金奖,观众和评委都以为那是一件货真价实的象牙雕刻。2006年,张民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牙雕刻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他应一位美国藏家邀约,设计创作了特大型骨雕作品《福如东海》,用重达五吨、共一万五千多块骨料组装镶嵌,创造性地将现代立体浮雕壁画风格融入其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看过张民辉的骨雕作品后认为,“骨雕”为牙雕这门有着三千多年历史、却濒临衰亡的传统工艺,“开辟了第二个春天”。
牙雕大师潘楚钜则认为牛骨较难达到原有牙雕的效果:“载体不同,表现力会差很多。做大牙船需要一整根的料,够大。如果是用骨的话,只能切成一片片,像铺地砖那样一片一片黏上去,美感就没有了。”
他和徒弟马卓斌选择用更接近象牙的猛犸象牙作为替代材料。已于一万年前灭绝的猛犸象牙长存于地下,以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的数量最多,品质也最好。业内把这些猛犸象牙称为“冰料”,属于合法使用范畴。马卓斌介绍,品质与现代象牙相当的顶级“冰料”,价钱比现代象牙还高。在外做活动的时候,马卓斌都会摆放一个猛犸象的模型,并附上有关猛犸象牙的科普知识。当被问及牙雕是否被禁,马卓斌都会解释:“广州牙雕还存在,只不过换了材质。”
一条街与一个厂
1915年,牙雕匠人翁昭和梁雄携合作完成的24层牙球代表广州牙雕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与日本展出的一个30层象牙球竞争时,广州牙球因在沸水测试时完好无损而胜出,最终获得此次博览会特等金质奖章。
广东牙雕被称为南派牙雕,广州牙雕是其中的集大成者。相较于以人物雕刻为主的北派牙雕,南派牙雕重雕工,追求精细,以镂空、透深的雕刻技法和镶嵌技能见长,讲究牙料的本色和质感的有效利用,牙球、牙船是广州牙雕的经典工艺。
广州牙雕在清朝盛极一时。乾隆年间,广州大新街(今大新路)一带出现了专门销售象牙制品的店铺。抗战前,126间牙雕店铺和2780位从业人员汇聚于这条百米长的街道上,因此大新街一度被称为“象牙街”。到1949年,“象牙街”仍保存了55间象牙店铺。
1955年,广州市第一象牙雕刻生产合作社成立。三年后,合作社升级为地方国营工厂,被命名为大新象牙厂。1960年,福源象牙工艺美术厂与大新象牙厂合并。至此,大新象牙工艺厂成为广州市独家生产象牙雕刻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据记载,当时厂里有职工450人。
大新厂是南派牙雕的代表性企业,在全国象牙厂中的规模也位居前列。潘楚钜见证过1980年代大新厂的鼎盛景象,那时厂里最多有600人。潘楚钜记得他做的东西很快就卖掉了。
雕刻师傅仇玉英也听父亲描述过大新厂兴盛时的样子——每天都有外国旅游团来厂里参观。
自1991年中国全面禁止象牙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起,大新厂以及其象征的整个牙雕行业开始面临危机。 1990年代以来,大新厂无法正常销售,仅靠国家收购少量珍品和出租厂房来维持日常开支。2001年,厂里急速裁员,全厂职工减至三十余人。库存牙料越发有限,生产难以为继。仇玉英回忆,厂里最鼎盛时有九个部门,现在只剩下三个。▶下转第20版
◀上接第19版
2004年5月1日起,中国在全国设立象牙制品定点加工经营和象牙制品统一标记的管理制度,使牙雕生产和经营纳入规范化管理。从此,只有获得国家林业局批文的单位才能使用经注册的非洲象牙原料加工象牙工艺制品,私人在外接活则是违法行为。 最多的时候,全国有三十四家工厂拥有生产资质,但国营企业只有大新厂一家。这些厂每年的象牙使用量都有规定。大新厂车间主任黄卓勇记得,大新厂每年只被批准500到600公斤的使用量,少的厂一年只有几十公斤,当时全国每年合法生产的数量不会超过3吨。“如果管理得好,其实中国合法生产量抵不上(大象)自然死亡的量。”
2016年,大新象牙工艺厂就已在做转型准备,与大多数象牙厂卖光牙雕产品关门不同,大新厂保留了一批牙雕精品,用于日后的公益性事务。
“每一条船都是孤品”
潘楚钜14岁入牙雕行,如今83岁,因为将广州牙船制作工艺推向极致而被称为“船王”。年轻时,潘楚钜在店铺里做学徒,看到有人在做牙船,便想看看,可那人见他进来,连忙把牙船放进抽屉里。潘楚钜决心学会“造船”。
牙船又称“紫洞”,由珠江河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花尾渡”演变而来。“紫洞艇”发展成为装饰性、观赏性的象牙船,船上通体刻画着图案花纹,既承载美好愿望,也表达迎福纳祥的祈愿。
1960年代以前,广州牙船造型简单,仅有一两层楼阁,非常小。潘楚钜觉得单调,研究起香港师傅做的双层船,学会造双层船之后,慢慢往上加层,1962年已经做出了6层的牙船,送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览。
1970年代,他将牙船的首尾设计成龙、凤等动物形态,改变了牙船的传统造型。之后,因偶然挑中两根大小形状极为相似的象牙,潘楚钜灵光一现,构想出一条两根象牙并列的双体牙船,这成了1981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的作品《双龙出海》。
所有创新都凝结于潘楚矩完成于1986年的作品《双凤朝阳》上。这艘十五层、凤形首尾的双体牙船,长145厘米,承载了15层亭台楼阁,有三百多扇可开合的花窗,船舱内外雕刻了男女老幼三千多人,耗时长达三年。
潘楚钜造牙船不靠图纸,因为“全都在脑里头”。牙雕需因材施艺,根据材质的曲直粗细设计造型,经常要一边做一边根据具体位置构思。雕刻《双凤朝阳》时,潘楚钜起先只做了两条凤形船尾,因为看上去比较空,才决定在中间加一条。
制造牙船少有资料或现实参考物,马卓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是依靠想象力的创作。不同于流水线生产,即便同样款式的牙船,也不会相同。马卓斌说:“每一件设计都不用图纸,每一件都是孤品。”
国家禁止用象牙雕刻之后,潘楚钜和徒弟马卓斌合作完成了第一件用猛犸象牙制作的龙船作品《龍行龘龘》。这件作品后来入选中国民间工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称号。
80后马卓斌是传统牙雕行业里的年轻力量。他进入牙雕行业,是受家庭熏陶产生了兴趣,爷爷和姑妈都从事牙雕。15岁时,马卓斌开始学习牙雕,后拜表姑爷潘楚钜为师。马卓斌创立工作室后,尝试做了一些年轻化、生活化的牙雕产品,还做过小猪佩奇,年轻人都乐意买。
马卓斌学习牙雕时,潘楚钜还有两个徒弟,但现在只剩下马卓斌一人。潘楚钜认为,牙雕行业的成才率极低,拔尖只有10%左右。马卓斌的前师兄们都已是七旬老人,而他则是潘楚钜的关门弟子。
因为猛犸牙的不可再生性,马卓斌开始思考起牙雕的未来。“没有不可以变的,毕竟要进步。(如果)以后有那种合成材质,可以做到龙船和牙球那个标准的话,我们可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