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入·纳入·融入

2019-02-28李嘉征

教师·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

李嘉征

摘 要: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大力开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小学校中应该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这项活动?作者以“三入”为理论框架,以侗族芦笙的实践为事实依据,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了从进入到纳入,最后是如何融入相关课程和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进入;纳入;融入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0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1-0127-02

近些年来,在湖南省怀化各地的中小学校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蔚然成风。各种国学经典,裹挟着历史的风云与诱人的书香姗姗而来,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携带着民族的风情与泥土的芬芳也接踵而至。校园里,经典吟诵字字入耳,鼓乐齐鸣声声动情,好一派欢乐和谐的喜人景象。

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怀化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从2017年开始,在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积极推荐与配合下,陆续引进了通道侗族芦笙、侗族大歌与怀化阳戏三个非遗项目。由于校领导重视、计划周密、部署得当,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已初见成效。组建的“小小芦笙团”“小侗歌班”“ 小小阳戏表演班”,不仅活跃在校园里,还在一些大型的社会公益文化活动中登台亮相,大受观众欢迎。不过,非遗进校园并非一个短期行为,要真正形成学校的品牌与特色,绝非一蹴而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笔者现以侗族芦笙为例,就非遗进校园活动谈点看法。

实践证明,非遗进校园,主要是要做好“三入”工作,即进入、纳入与融入。2016年在全省实施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中的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条例中,从学校应进入什么样的非遗项目,进入后如何做和达到的目的三个方面作了简明的阐述。

选择何种非遗项目进校园,在怀化各个学校不是问题。怀化古属“五溪蛮” 地,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漫漫的历史时空中,勤劳智慧的汉、侗、苗、瑶、土家等各民族都创造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就有通道侗族芦笙、侗戏、靖州苗族歌鼟、辰河戏和阳戏等14项,列入省级名录的有雕花蜜饯、侗族大歌和盘瓠祭等33项。这47个项目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族与地方特色,现有不少已进入项目所在地的中小学校。其中,侗族芦笙以边吹边舞的艺术形式,张扬、火热、活泼的艺术个性,在各地“旅游热”的推动下,受到一些中小学校的青睐。诚然,成功者有之,但辄尝即止、驻足不前,甚至失败者亦有之。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有些学校在进入后没有先把“如何做”中的纳入问题解决好。

纳入是解决“如何做”中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将侗族芦笙中的非遗知识纳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时,学校务必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做到这点,一方面是要对侗族芦笙的形式与内容及艺术内涵与特色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与学校的德、智、体、美、劳教育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聚合效应。另一方面是要统一好全校的思想认识,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是国学经典与非遗之间的关系,第二是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与非遗教学的关系。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操作中的方法问题。如果对侗族芦笙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又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两个关系,任何为“纳入”而作的计划部署都易落空,面临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在学校的有些教师眼中,國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是国之魂、文之脉、民之师,应该大力弘扬,灌输于中小学生的头脑中,至于侗族芦笙这类非遗项目,不过是“下里巴人”的民族民间艺术。源于民间,兴于民间,学校只是热闹一阵子,何苦劳心费力,多此一举呢?这种早已过时的陈旧观念,还需加以澄清。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我国非遗中就有京剧、昆曲、侗族大歌、西安鼓乐、端午节等32项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这足以说明我国非遗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更何况许多国学经典都直接来自非遗。假如没有西周到春秋中叶全国各地流传的民间歌谣,哪来中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呢?没有楚地民间祭祀乐舞歌辞,屈原的经典之作《九歌》又何以问世呢?中国四大文学古典名著,除曹雪芹的《红楼梦》外,哪一部又不是与当地当时民间久久流传的传说和故事有关呢?国学与非遗,虽有雅俗之分,但同根连枝,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只要都能以各自的育人功能在校园里互补共进,于学校而言,岂非“不亦乐乎”!当今,作为各民族精神家园的非遗,许多已面临消失的危机,国家立法予以保护,中小学校理应肩负责任,有所担当,何故厚此薄彼,尊“经”贬“非”呢!

非遗进入校园,对中小学校原有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能说没有影响。如何解决呢?2014年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发出的《关于开展创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的通知》中指出:“把此项活动放在推进素质教育全局工作中规划部署,在开好艺术教育课程的前提和体育艺术‘2+1的框架下,将非遗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共同发挥育人的功能。”这段话是对前面省法规中提到的“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后,如何“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补充与细化。一个前提、一个框架、一个融入,就为“如何做”提供了一个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实施方案,也解决了非遗教育与正常教学秩序之间的矛盾。现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一下“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侗族芦笙是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逐一“融入”到相关课程中,最后实现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的。

一是融入音乐课中。侗族芦笙流传在通道县及其周边的侗族地区,深受侗民喜爱,它是从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吹奏的芦笙就有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音芦笙、小芦笙、最小芦笙六种。各种芦笙音域不同,音调也有别。常用的曲牌只有按农历十二个月来定的12支,曲目却有90首之多。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芦笙音乐,学校购买了40多把小芦笙,开设了专题“芦笙课”。在邀请来校的芦笙传承人的指导下,将富有侗民族韵味的音乐曲调与多样的演奏技巧融入音乐课中,既拓展了课的形式与内容,又使学生们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大增,坐着或列队站立与走着吹奏,其兴勃勃,其乐融融。

在学生们学会吹奏芦笙曲调的基础上,进入侗族芦笙另一种最重要的表演形式的学习。那是由吹者手持小芦笙边吹边跳,乐中有舞,舞中有乐,乐舞结合的舞蹈形式。这种形式既易于发挥侗族芦笙自身的美育功能,又符合学生们好奇、好动、好玩的性格特征。他们一吹一跳,扬足旋转,气提神荡,在音乐、舞蹈艺术的共同熏陶下,吹跳着美,感悟着美,受到美的教育。“小小芦笙团”就是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形成的。

二是融入体育课中。在侗民日常娱乐的芦笙舞中,舞蹈动作都来自日常生活,是对生活中各种劳作行为和动物习性动作的模仿,这种舞蹈多为双人舞和三人舞。在大型集会表演的集体性群舞中,动作主要是对山野田间农耕动作的模仿,其突出特点是以腿的动作为主,以形体的摆身、拐膝盖、扭胯、摇脚尖、跨腿等动作的组合,在芦笙的吹奏声中左摆右晃时进时退,不断反复,向前推进,动作粗犷有力、刚柔相济、节奏感强。我们已着手组织一个专门班子,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对芦笙舞蹈动作与吹奏的芦笙曲调加以整理、改造,使其成为一套有浓郁侗民族艺术风味的“芦笙艺术体操”,在校园中推广使用,真正实现体育艺术“2+1”的目标。

三是融入语文及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中。从审美的角度审视,侗族芦笙吹跳着生活,吹跳着历史,同时吹跳着美。无论是在侗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有关芦笙的各种传说与故事,在芦笙吹跳出的曲调到表演中的类型、演出程序、服饰与动作,无一不在演绎着生活的美,叙述着历史的美。就拿芦笙表演者穿的服饰来说,头缠的白色头巾上,一边插鸡尾,一边插银舌;身穿五彩丝线织的花舞衣,下着红、蓝、黄、绿、白五色布条裙,裙子下摆条着鸡毛与海螺贝壳之类为装饰。这身美轮美奂、民族特色浓郁的表演服与史籍上载的 “椎髻插鸡毛、卉衣”的侗族传统生活服装基本相似,只是做了一些艺术化的处理。不过,只要细究一下就会发现,服饰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指向。历史上,侗族是古百越骆越的一支。先江淮,后洞庭,几度迁徙,最后在通道一带才找到自己的理想家园。在以水为路的迁徙途中,闻鸡起程,雁鹅引路,居无定所,历尽艰辛。侗族古歌《迁徙歌》中说:“我们的祖先,金鸡起步,雁鹅飞天……”讲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金鸡是只金红色羽毛的大公鸡,雄健而美丽,不仅是侗民所信奉的一種图腾,也是本民族祖先形象的象征。故而插鸡尾,着鸡毛既是一种美的装饰,更是一种对本民族迁徙历史与祖先的怀念。至于那极富动感的五色布条彩裙,吹跳起来,左旋右旋中有如条条波浪翻滚的秀美江河,而裙下着饰的海螺、贝壳之类却更具象地表现出侗民对水的信仰与崇拜。

从进入到纳入,由纳入到融入,环环相扣,有序推进,这是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根本方式与途径。在此过程中,为营造校园良好的非遗环境,增添校园文化的亮点,组建一支或几支表演队伍十分必要。因为它是非遗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具体成果,是融入社会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为学生搭建的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最佳教育平台。由进入到融入,看似简单,却是一个需要全校师生在不断探索中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重大教育课题。这其中,进入是前提,纳入是基础,融入是关键。只有融入,才会充分发挥出非遗的美育功能,与学校的德、智、体、美教育完美结合,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融入,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认知非遗、热爱非遗,提高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也只有融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目标才能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创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的通知[Z].湘教通〔2014〕426号.2014-10-17.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彭 蔚.从通道芦笙节看侗族芦笙舞的嬗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205-206.

猜你喜欢

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