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收获幸福

2019-02-28李迪军

教师·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幸福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

李迪军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让学生收获幸福是当今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做一个播种幸福的教师,播种进德修业的幸福,播种规划人生的幸福,播种终身学习的幸福,播种见贤思齐的幸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幸福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0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1-0107-02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更要做一个播种幸福的教师,让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收获幸福,就是要做一个播种幸福的教师。

一、播种进德修业的幸福

学生的天职是“修业”,也即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最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激发 “修业”的向往,产生“修业”的行动。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运用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感受美,陪学生欣赏美,引学生追求美,促学生创造美,尽展语文教学的美丽,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我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一颗“修业”的种子,激发了学生“修业”的愿望,让他们收获了“修业”的幸福。

但是“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党中央一再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也一贯奉行“育人德为先”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我不但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且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不但积累了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而且也培养了高尚的品德,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一颗“进德”的种子,激发了学生“进德”的愿望,让学生收获了“进德”的幸福。

二、播种规划人生的幸福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上逐渐发展、成熟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当然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多方来共同完成,但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规划人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为学生播种规划人生的幸福。语文教材中,不论是古代文化经典,还是现当代优秀作品,都是传递正能量的文本,我们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关乎人生的教育,就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就能让学生自觉地追求高雅,远离低俗,面对现代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也能保持一份矜持与定力。教学李密的《陈情表》时,分析文中言词谨慎的原因,讨论打动晋武帝的根本原因,让学生明白,有时即使有一个合乎情理的原因,也不一定可以“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学会说话与行文,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情境之中,都是必要的。这样,再让学生去反思自己平日的言与行,特别是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相处时,说了不少过分的话,甚至还做过过分的事,学生在反思中不知不觉就成长了,他们将来也许会比同龄人更懂得做人的艺术。为学生播下一颗规划人生的种子,并让它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开出幸福的花朵,结出幸福的果实,我们也就成了播种幸福的教师了。

三、播种终身学习的幸福

语文教师要站在生活的高度来通读文本,理解语文教学,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可生活广阔无边,知识浩瀚无垠,语文课堂承载不了全部的语文知识,因此帮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许可以被未来生活所逼而被动树立,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却非得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不可。终身学习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新课标赋予教师们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个角色,引领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荀子的《劝学》是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其中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两句,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致千里”和“至千里”这个细微的差别,但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分析语境入手,思考“假舆马”和“积跬步”的区别,学生发现“致”和“至”都是“到达”之意,但二者到达的方式却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于是我进一步告诉学生,《说文解字》关于反文旁的解释——一个人手拿着一根棍子,因此“致”就有“借助外物”的意思,原句的意思是“借助车马等外物到达千里之外”。这样我们师生共同完成了质疑、探究两道“工序”,不但让学生收获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像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如同在他们的心田播下了一颗终身学习的种子,助他们从容淡定地面对未来日新月异的社会,收获终身学习的幸福。

四、播种见贤思齐的幸福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意即“见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它作为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明德励志、身体力行。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妨把“见贤思齐”的内涵更扩大一些。“贤”,不仅指有德行的人,也可理解为“有才能的人”。语文教学关涉很多有德有才的“贤人”,我们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见贤思齐”,贤人就会成为学生的榜样、偶像,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心中的坐标,引领学生向“贤”前行。在梳理探究《走近蘇轼》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光耀千古。他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因诗与黄庭坚合称‘苏黄, 因文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因豪放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与韩愈、柳宗元等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因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书法四大家,与严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合称‘唐宋四大家,因画与北宋著名画家文同齐名,可以说,苏轼是一个文学奇才,一个文艺通才。”在总结时我又说:“苏轼除了在文学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还在军事学、医药学、建筑学、水利学、语言学、音乐学、禅学等方面均有极深的造诣……”课后学生反馈说,那节课他们听得特别认真,收获也很多——不但真切感受了苏轼豁达的胸襟,看到了苏轼卓越的才华,而且像老师我一样成了苏轼的“铁杆粉丝”,更产生了“见贤思齐”的强烈愿望。这样,我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见贤思齐”的种子,让他们在往后的日子里以苏轼为榜样,乐观旷达地面对人生的坎坷,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从而收获了“见贤思齐”的幸福。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说,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我们要做一个播种幸福的语文教师,就要自己耕种幸福的园圃,收获幸福的种子,构建属于教师职业的幸福,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王三阳.做幸福的老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肖 川.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幸福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