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让美丽发生

2019-02-28尹志淑

教师·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主性信仰

尹志淑

摘 要: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再严格的要求,可能约束学生一阵子,但不可能管束学生一辈子,所以最关键的是如何在教育中唤醒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才是长远之策。

关键词:教育本质;自主性;信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1-0009-02

一、教育的根本在于心灵的唤醒

马克思曾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本质并不在于传授或接纳多少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进学生价值观和创造力的觉醒。正因为有了师爱与包容,教师才能学着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挖土机”去挖掘学生的智慧。当学生的心灵被唤醒时,他就会发现一个见所未见的新鲜世界,产生一种恍然发现与豁然开朗的惊喜,进而产生去发现更多的世界与自我的欲望与冲动。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个学生让我记忆深刻。他叫小飞,我是他初中的班主任,正是这个小男孩使我清晰认识到,教育中“唤醒”的力量。

小飞天资聪颖,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小学时,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时,老师要求严格的课他认真专注,要求稍微松一点的课则“放飞自我”。发现他这一特点后,我对他格外严格,他的成绩终于稳步上升,还获得过全国初中数学奥赛二等奖。

正当所有人都以為小飞可以考个好大学,前途无量时,剧情发生了逆转。进入高中,小飞在学校寄宿,脱离了严父的管控和老师的“步步紧逼”,他的学业渐渐荒废,一直到高考也没有出彩的表现。多年后,小飞给我发过一条长长的短信:“尹老师,我最后悔的事情是在小学和初中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律自主能力。那时候因为父亲就在身边,在学校里有您的管教,我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在父亲和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完成,缺乏自觉性。进入高中以后,突然一下脱离了束缚,我开始放纵自己,最后重演了‘伤仲永的悲剧。”

这个男孩,成了我教育思想的一个转折点。我开始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还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内在潜力的唤醒。于是我开始思考: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该如何培养?我们该唤醒学生内心的什么力量?又该怎样唤醒?

为此,我翻阅了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在书中与不同的“大家”对话,发现了未知的自己。于是,我开始反思、梳理,慢慢摸索现实与理论的结合点,尝试一点一点地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雅斯贝尔斯说:“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教师可能约束学生一阵子,但不可能管束学生一辈子,所以最关键的是如何在教育中唤醒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2009年,我接任新初一年级244班的班主任,在班上我开始尝试进行自主化探索。

(一)学习自主

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致力以学习自主为中心进行教学创新,设置了五个环节: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探索问题——自主展示问题——自主质疑问题——自主总结评价。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于是,在上课之前,我总是让学生针对前一天的自学,每个人提出一个问题,再小组讨论、整合,提炼出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每一个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接受其他组的质疑,最后选出最佳提问小组。记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这样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会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唤醒学生们内心自主学习的力量。

(二)活动自主

学校的各类活动较多, 尤其是主题班会,每周一次,教师感觉很疲惫,渐渐流于形式,学生也觉得索然寡味。于是我尝试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

第一次班会活动由班长牵头,班干部参与,学生自己策划、自己分工、自己主持、自己总结,虽然有些稚嫩、不足,但学生情绪高涨、气氛融洽。慢慢地,每周的主题班会我轮流让各个小组组织策划,期末时,再进行“最好班会课”的评比。有了这个“诱惑”,每个组都摩拳擦掌,使出“绝招”。

2011年,学校组织首届班会课竞赛,我们班在确定班会主题时,召开了一个专门讨论会,全体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班会主题定为“我爱我班”,分为“我爱我班——我为244而骄傲” “我爱我班——我为244而忧虑”“我爱我班——我为244而奋斗”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介绍了我们班两年以来取得的成绩,穿插了诗歌朗诵、才艺展示。第二篇章列举了班上的不良现象,学生们把它编成情景剧,说服当事人来表演,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篇章设计了一个十年之后再相聚的小品,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次由学生自主组织的班会课竞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

(三)管理自主

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继班会活动自主化后,我又开始班级管理自主化。我在班上设立了班级仲裁庭,学着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事务,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当班上出现问题时,我不再一味地以老师的身份去要求他们怎么做,而是引导他们自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时,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会采用书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怒气冲冲或泪眼婆娑地来诉苦的时候,我会拉一条凳子让学生先坐下来,然后拿出一个专门记载学生情况的手册,让学生记下事情的来龙去脉,自己分析对错,说出解决的办法,最后我再根据学生认识问题的态度作出较合理的处理。对能知错改错的学生只需稍作提醒,对屡教不改的学生,也无需急于求成,只需慢慢跟进,这样师生之间关系也非常融洽。

自主化的探索,使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只能给人指路,而不能代替人走路。易中天教授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当一个人从心底里焕发出巨大的能量要自己去学、去做、去改变的时候,一切难题都不再是难题。今天的教育,拼命地灌输给人很多东西,不是教知识,就是教技能。其实比教知识、教技能更深层次的是教思维、教观念,特别是教心灵,赋予心灵力量。只要使人自我觉醒、自我奋发,从内心深处产生一份内在的驱动力,那么其他教育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甚至仅仅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这份可贵的自我觉醒、自我奋发正是自教的基石。

二、“唤醒”传递着爱与信仰

工作至今,我担任过班主任、年级主任、教导主任,现任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学副校长,同时也是湖南省娄底市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2016年,我被选为湖南省初中“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这几年,我跟着这个团队参观、学习、研讨、磨炼,提升了专项能力,塑造了教学风格,更新了教育思想。我的教育生命,开始第二次发育成长。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一般而言,大部分数学教师注重对现有知识的传授,而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和起源不太重视,较多的人缺少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关注,以至于学生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但不知道笛卡尔;知道勾股定理,但不知道毕达哥拉斯……没有人文,哪来的科学。于是,工作室成立后,我开始尝试用数学文化引领初中数学教师成长。通过举办“数学文化大讲堂”,邀请名家主讲,营造数学文化氛围;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数学文化课堂的案例分享会”等,启迪大家的思维;建立金字塔式的培训模式,定期推广数学文化进课堂的名师示范课,力争影响和培养更多的教师。现在,工作室的教师们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如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在定理公式的拓展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激发了教师们的研究兴趣和从教动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8年6月,工作室的课题“用数学文化引领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卓越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获得了省级立项。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育管理者、一名导师,我愿用尊重、热情,去尝试所有跟教育有关的、有益的追求和探索。“假如我是一名老师,当学生犯错时,我想变成一支神奇的魔法棒,引领孩子们在知错中成长;假如我是一名老师,当学生难过时,我想变成一双温暖的大手,抚平孩子们心灵的创伤;假如我是一名老师,当学生骄傲时,我想变成一本谦逊的书籍,任凭孩子们在翻阅中感悟;假如我是一名老师,当学生迷茫时,我想变成一缕智慧的火花,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梦想。”这是我大学时候发表的一首诗——《假如我是一名老师》,也是我从教的初心。

弹指一挥间,20年过去了,现实生活不仅没有改变我的初心,相反,我觉得我的人生更加充满诗意。2018年,参加完全省的教师节座谈会,我有感而发,又写了一首《很庆幸,我是一名老师》的新诗:

“很庆幸,我可以成为在学生心里播撒希望的人,我将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最崇高的使命,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很庆幸,我可以成为在学生心里种植幸福的人,我将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很庆幸,我可以成为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人,我将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宽阔的课程视野,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努力做一名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

很庆幸,我可以成为唤醒孩子心中爱意的人,我将用爱培育爱、用爱唤醒爱、用爱传播爱,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冰心女士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撒种随时开花的人,但可以做一粒火种,一颗种子。一粒火种即便微弱,也可以照亮原野;一颗种子即便平凡,也可以开成春天。教育是一条爱之路,一条唤醒之路,也是一条传承之路,趁阳光正好,趁青春正美,讓我们一起关注生命成长,点燃梦想、传递梦想,去唤醒每一朵希望之花,愿美丽永恒绽放。

参考文献:

[1]张士泽.浅议班级管理中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2):7.

[2]雷 玲.教师要学陶行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自主性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不灭的信仰
信仰之花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发展性教育督导与学校办学自主性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