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非鱼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检测方法的运用

2019-02-28甘柳红

养殖与饲料 2019年2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呋喃层析

甘柳红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食物环境监管中心,广东深圳 518000

罗非鱼是一种世界知名的淡水鱼,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很多兽药被用于水产养殖业,罗非鱼中很多的兽药残留间接的被人体食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建立罗非鱼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罗非鱼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1 硝基呋喃的概述

硝基呋喃类药物对家禽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效果,通常用于畜禽养殖,以及消毒和抗御水生动物的繁殖环境。硝基呋喃类药物主要分为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酮和硝基呋喃硫酮,它们的结构类似,是比较常见的硝基呋喃类物质[1]。然而,呋喃物质的稳定性差,并且动物的代谢物与组织蛋白质结合,并在弱酸性环境(如人胃酸)中释放,形成对耐药菌株敏感的稳定化合物。其产生致癌隐患是人类健康的严重障碍,因此对呋喃代谢物的研究和检测有重要意义。

2 LC-MS/MS法

LC-MS/MS已被许多国家用作检测硝基呋喃抗生素代谢物的验证方法[2]。在试验过程中,可以保护样品免受损坏,也适用于热稳定性低、沸点高、难以气化的化合物,电喷雾电离和内标法定量检测肉中4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含量范围为0.11~0.21 μg/kg,定量限为 0.19~0.36 μg/kg,低于欧盟规定的最小检测限1 μg/kg。

3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酶相关免疫吸附酶(ELISA)是最广泛使用的免疫测定酶。2004年,Cooper等开始提供呋喃酮的多克隆抗体用于虾组织分析。检测能力的IC50值为0.65 μg/100 mL,为了评估试剂盒的性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肉中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残留量,得出最低检出限为0.1 μg/kg,加入回收率为78.2%~100.3%,变异系数为4.7%~10.3%,与呋喃唑酮的交叉反应率为16.3%,与其他药物的交叉反应率小于1%;为了测试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重新测试样品,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基本一致。

4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原理是将特定抗原或抗体以条带状固定在膜上,胶体金标记试剂吸附在结合垫上,将样品加入到结合垫上,通过毛细管作用向前移动,在结合垫上相互反应,标准试剂的缀合物与其特异性结合并被捕获,并被收集在检测区域上,并且可以用肉眼观察着色结果。截至目前,胶体金试纸条已被应用于快速检测硝基呋喃类药物。虽然这种方法容易出现假阳性,但可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初步检测方法。

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继酶免疫分析法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免疫测定技术,原理是用化学发光原料或特异性药剂基质照明的酶或氧化酶标识免疫材料。不稳定的中间体通过反馈,中间体在返回稳定的基态时被引发并发光,然后应用特定仪器检测光。根据发光强度与分析仪浓度的比例关系,测试对象中特定药物含量的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势,特异性强,检测限低,操作简便快捷,但由于后期发光系统研究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调查。

6 展望

当硝基呋喃类药物通过水产品进入人体时,特别是在弱酸性条件下,它们固有的结构不稳定并且容易分解,这些代谢物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因此,检测其代谢产物,更快、更准确。关于硝基呋喃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结合目前的研究结果,LC-MS/MS方法是检测硝基呋喃中代谢物残留的较好方法。研究人员还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但是这些都存在弊端,如LC-MS/MS方法昂贵,操作技术高,检测时间长;免疫吸附法更多应用在外部环境中,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只能对分析物进行半定量检测,准确度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起步较晚,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对于非荧光或弱的样品灵敏度非常低,甚至无法检测到。因此,对于不同的样品,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几种方法[3]。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实施的环境相对复杂,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忽视相关因素,充分考虑优劣性,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考虑利弊因素,避免误差的积累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同时避免环境因素的影响。硝基呋喃的检测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法,尽量缩小检测的误差,得到科学的数据,达到检测的精准性。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呋喃层析
地震折射层析法在红壤关键带地层划分中的应用研究*
2-戊基呋喃:斑翅果蝇的新颖驱避剂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全波形反演与断控层析反演联合速度建模——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例
研究呋喃生成机制助力热加工食品安全检测
包涵体蛋白的纯化层析复性技术研究进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2-乙酰呋喃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