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门幼儿身体素质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9-02-28张彦峰黄剑雅江崇民

中国体育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整体素质胎龄评级

张彦峰,黄剑雅,江崇民*

ZHANG Yanfeng1,HUANG Jianya2,JIANG Chongmin1*

3~6 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的生长发育进入快速增长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对于其成年后运动习惯的养成,以及成年后的健康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Ortega et al.,2008;Venckunas et al.,2017)。影响幼儿身体素质的因素,既包括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又有后天父母的行为、教养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作用(许浩等,2008)。

中国从2000年开始定期监测3~6 岁幼儿的体质状况,包括形态、机能、素质3 大类别。澳门体育发展局(现澳门体育局)从2005年开始,按照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程序,每5年在全澳门地区开展市民体质测定服务工作。继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后,澳门特区继续与内地同步,分别在2010年与2015年开展了第2 次与第3 次以全澳3~69 岁人群为监测对象的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工作。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全澳市民体质监测,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儿童身体素质的变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研究发现,在过去几十年中,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下降的趋势(Santos et al.,2015)。本研究分别对澳门2005年与2015年3~6 岁幼儿的体质监测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并与全国31 省(区、市)监测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然后结合问卷内容,进一步探究影响澳门幼儿身体素质的可能因素。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样本来源于2005年、2015年两次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对象中3~6 岁幼儿,共计2116 人。研究对象均为学龄前儿童。他们在幼儿园接受体质检测,按照性别分为男童、女童组,按照半岁年龄分为3、3.5、4、4.5、5、5.5、6 岁进行体质评分。

1.2 研究方法

1.2.1 样本抽样

根据2005年和2015年制订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体质监测方案》确定对象。

1.2.2 测试指标和方法

幼儿身体素质指标包括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 m 折返跑、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共6 项,按照《2015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则》测试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价。幼儿整体身体素质综合评价参照综合体质“合格率”的评价方法,将6 个单项评分等权相加,等级划分标准等比例调整,最后确定幼儿整体素质评价标准为:总计30 分中,小于15 分者评为“不合格”,15~19分者评为“合格”,20~22 分者评为“良好”,大于22 分者评为“优秀”。

1.2.3 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各抽样点统一使用国民体质Ⅱ型器材;由监督员进行质量控制,抽取5%的人数进行复测。数据均采用双录入方式,并进行比较核对和纠错。

1.2.4 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ACCESS 软件录入数据,SPSS 19.0 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2015年幼儿身体素质情况研究主要采用性别、年龄特征绘图进行描绘性说明;澳门幼儿与全国幼儿的比较使用单样本t检验;2005年与2015年监测的比较采用合格率的卡方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中控制年龄协变量的均值比较。此外,在多变量Logistic 回归模型中研究幼儿整体素质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风险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基本状况

本研究收集2005年、2015年两次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对象中3~6 岁幼儿,共计2116 人,样本分布见表1。

表1 样本人数分布情况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ample Number /人

2.22015年澳门幼儿身体素质状况

2015年澳门幼儿身体素质指标的研究主要采用性别、年龄特征绘图进行描绘性说明。绘图中,纵坐标的标签所示为各指标的均值及95%置信区间(95%CI),横坐标为年龄增加趋势。

2.2.1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反映幼儿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等运动能力。澳门市民体质监测中,幼儿立定跳远测试反映下肢小腿力量和爆发力,网球掷远反映上肢及躯干协调的力量。从图1 和图2 可以看出,随着幼儿年龄增加,力量素质逐渐增加,每个年龄段中,男童的力量均高于女童。

2.2.2 速度与灵敏素质

速度素质反映幼儿瞬间移动的速度运动能力,灵敏性反映神经肌肉系统快速协调做出反应动作的能力。在实际运动能力表现方面,二者有机结合。幼儿10 m 折返跑和双脚连续跳测试反映幼儿速度与灵敏素质的综合能力。从图3 和图4 看出,幼儿年龄增加,澳门幼儿的速度与灵敏素质逐渐增加,且男童高于女童;在5~6 岁年龄阶段,男女灵敏性差异减小。

图12015年澳门幼儿立定跳远横断面状况Figure 1. The Cross-sectional Status of Standing Long Jump of Macao Young Children in 2015

图22015年澳门幼儿网球掷远横断面状况Figure 2. The Cross-sectional Status of Tennis Throw of Macao Young Children in 2015

图32015年澳门幼儿10 m折返跑横断面状况Figure 3. The Cross-sectional Status of 10-meter Turn-back Running of Macao Young Children in 2015

图42015年澳门幼儿双脚连续跳横断面状况Figure 4. The Cross-sectional Status of Feet Continuous Jump of Macao Young Children in 2015

2.2.3 柔韧性素质

柔韧性素质反映幼儿肌肉、韧带、关节的活动度和弹性能力,较好的柔韧性有助于各项运动的完成。幼儿坐位体前屈测试反映髋关节和躯干的柔韧性素质。从图5看出,幼儿坐位体前屈95%置信区间较大,表明其整体水平分布差异较大。女童柔韧性素质明显高于男童,相对来说,低龄段幼儿的柔韧性好于高龄段幼儿。

图52015年澳门幼儿坐位体前屈横断面状况Figure 5. The Cross-sectional Status of Sit-and-reach of Macao Young Children in 2015

2.2.4 平衡素质

平衡素质反映幼儿神经肌肉平衡调控能力,较好的平衡性有助于各项运动的完成。幼儿走平衡木测试反映平衡素质。分析澳门幼儿走平衡木的完成方式,可见低龄段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较差,横向挪步以及不能完成的比例显著高于高龄段幼儿。由图6 可知,从完成时间看,幼儿年龄增加,平衡质素质能力逐渐增加,男女童除4岁年龄段外差别较小。

图62015年澳门幼儿走平衡木横断面状况Figure 6. The Cross-sectional Status of Walking Balance Beam of Macao Young Children in 2015

2.32015年澳门幼儿身体素质与全国幼儿的比较

2015年澳门幼儿与全国幼儿身体素质的比较使用单样本t检验,检验值为《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相应的幼儿年龄组均值。

2.3.1 力量素质的比较

澳门幼儿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总体来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对于立定跳远成绩澳门男童各年龄段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澳门女童3、4 岁年龄段低于全国水平,到5、6 岁年龄段,与全国水平持平。在网球掷远成绩方面,无论男女,澳门幼儿在每个年龄段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述差异单样本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表3)。

表2 澳门幼儿与全国幼儿立定跳远成绩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Standing Long Jump between Young Children in Macao and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cm

表3 澳门幼儿与全国幼儿网球掷远成绩的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ennis Throw Distance between Young Children in Macao and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m

2.3.2 速度与灵敏素质的比较

10 m 折返跑成绩中,澳门幼儿3 岁低龄段低于全国水平,4 岁段持平,5、6 岁高龄段高于全国水平,男女特征一致;总体速度素质表现为高龄段较好。无论男女,澳门幼儿每个年龄段的双脚连续跳成绩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他们的灵敏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上述差异经单样本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表5)。

表4 澳门幼儿与全国幼儿10 m折返跑成绩的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10-meter Turn-back Running between Young Children in Macao and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s

表5 澳门幼儿与全国幼儿双脚连续跳成绩的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Two Foot Continuous Jumps between Young Children in Macao and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s

2.3.3 柔韧性素质的比较

澳门幼儿的坐位体前屈水平除了个别年龄段外,无论男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他们的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上述差异经单样本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表6)。

表6 澳门幼儿与全国幼儿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f Sit-and-reach between Young Children in Macao and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cm

2.3.4 平衡素质的比较

澳门幼儿走平衡木的成绩,除了个别年龄段外,无论男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他们的平衡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上述差异经单样本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表7)。

2.42005—2015年澳门幼儿身体素质的变化

2005年与2015年澳门幼儿体质监测的素质数据比较,采用合格率的卡方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中控制年龄协变量的均值比较,观察单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5年整体身体素质的变化。

表7 澳门幼儿与全国幼儿走平衡木成绩的比较Table 7 Comparison of Walking Balance Beam between Young Children in Macao and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s

2.4.1 身体素质合格率的变化分析

由于单项指标的评分方法是根据年龄段分别评价的,因此,在比较合格率时,可以不用考虑年龄的影响。分别比较2005年与2015年两次测试各单项素质指标的合格率(图7~12),结果如下。与2005年相比,2015年澳门男童的立定跳远合格率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女童基本持平。网球掷远合格率方面,男、女童均有明显下降。10 m 折返跑与双脚连续跳合格率方面,男、女童均有所上升,但双脚连续跳方面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坐位体前屈合格率方面,男、女童均有所上升,但男童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走平衡木合格率方面,男、女童均大幅下降,差异显著。上述差异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72005—2015年澳门幼儿立定跳远合格率的变化Figure 7. Change of Children’s Eligibility Rate in Standing Long Jump in Macao from 2005 to 2015

图82005—2015年澳门幼儿网球掷远合格率的变化Figure 8. Change of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n Young Children’s Tennis Throw in Macao from 2005 to 2015

与2005年相比,2015年澳门幼儿的下肢力量与爆发力、柔韧性、速度、灵敏素质有所提高,而上肢力量、平衡能力有所下降。

图92005—2015年澳门幼儿10 m折返跑合格率的变化Figure 9. Change of Young Children’s Qualification Rate of 10-meter Turn-back Running in Macao from 2005 to 2015

图102005—2015年澳门幼儿双脚连续跳合格率的变化Figure 10. Change of Young Children’s Qualified Rate of Double Foot Continuous Jump in Macao from 2005 to 2015

图112005—2015年澳门幼儿坐位体前屈合格率的变化Figure 11. Change of Young Children’s Eligibility Rate of Sitand-reach in Macao from 2005 to 2015

图122005—2015年澳门幼儿走平衡木合格率的变化Figure 12. Change of Eligibility Rate of Walking Balance Beam for Young Children in Macao from 2005 to 2015

2.4.2 身体素质均值的变化分析

广义线性模型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线性回归模型。此模型假设实验者所测量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实验中的系统性效应(即非随机效应)可经由链结函数(link function)建立起可资解释其相关性的函数(Hardin et al.,2007)。

年龄是影响幼儿身体素质指标的重要因素(季成叶,2007)。因此,在分析不同性别、不同监测年份幼儿素质指标的变化与差异时,应平衡年龄间的影响效应。将年龄因素作为协变量,分别考察性别与测试年份两个因素对幼儿6 项单项素质指标的影响,分别建立分析模型,逐一考察模型效果及测试年份对幼儿素质指标的影响。这里使用的广义线性模型是方差分析模型与线形回归模型的推广,将年龄作为连续变量,性别与测试年份作为分类变量。广义线性模型先对各自变量给出方差分析结果,并绘制估计的边际均值变化图,具体结果分析如下: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m 折返跑四项素质指标受年龄与性别影响,其中,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 m 折返跑3 项指标,年龄越大,成绩越好,男童平均成绩高于女童;坐位体前屈这项指标,年龄越大,成绩越差,男童平均成绩低于女童。双脚连续跳与走平衡木2 项指标,只受年龄因素影响,与性别没有统计学关联(图13)。

图13 线性模型边际均值变化Figure 13. Marginal Mean Change of Linear Model

控制年龄与性别因素后,本研究分析澳门幼儿6 项素质指标在2005年与2015年不同测试年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2005年相比,澳门幼儿2015年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 m 折返跑、双脚连续跳4 项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而平衡木、网球掷远指标有所下降(表8)。

2.5 澳门幼儿整体素质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影响澳门幼儿身体素质整体下降的原因,本研究将幼儿素质水平分为两类,素质得分超过15分为达标,低于15 分为不达标。同时,以幼儿素质水平作为因变量,采用两分类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研究可能的影响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是研究分类观察结果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即分析某一结局与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如食管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酒以及其他不良饮食习惯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了说明这种关系,则需要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这种排除混杂的要求,则体现在OR 值,即回归系数β 值上,OR=exp(β)。OR值是表示扣除了其他自变量影响后该危险因素的作用。

2.5.1 单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 回归分析变量赋值情况见表9。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或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幼儿素质评级的因素,具体结果如下。

1)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性别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与性别构成的异同,本研究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皮尔逊卡方检验结果的卡方值为10.89,P<0.05,提示不同素质评级的儿童在性别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女童的素质评级优于男童(表10)。

表8年龄与性别因素调整后澳门幼儿的6项素质指标均值Table 8 Mean Values of 6 Quality Indicators of Macao’s Young Children after Adjustment of Age and Gender Factors

表9 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变量赋值Table 9 Assignment of Related Variables i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表10 不同素质评级的构成Table 10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Quality Ratings

2)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母亲育龄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中母亲育龄的异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OR 值为1.27(CI:1.065~1.518),P<0.05。分析结果说明,随着母亲育龄的增大,幼儿整体素质评级下滑。

3)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父亲得子年龄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在父亲得子年龄上是否有差异,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OR 值为1.039(CI:0.935~1.154),P>0.05。分析结果说明,父亲得子年龄不会影响到幼儿整体素质评级。

4)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在出生体重上的异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OR 值为0.841(CI:0.722~0.980),P<0.05。分析结果说明,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注:最大出生体重不超过4 kg),幼儿整体素质评级趋于上升。

5)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出生时胎龄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与出生胎龄构成的异同,本研究分别采用两种类型的卡方检验,即皮尔逊卡方检验和线性关联卡方检验。皮尔逊卡方检验结果的卡方值为8.27,P>0.05,提示不同素质评级的儿童在出生胎龄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但是线性关联卡方检验结果的卡方值为4.58,P<0.05。此结果说明,当将出生时胎龄与素质评级均视为有序分类变量时,出生时胎龄与素质评级之间有关联,具体表现为,随着胎龄的延长,幼儿的素质评级越好。早产儿后天的身体素质评价往往较差(表11)。

6)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喂养方式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与喂养方式构成的异同,本研究分别采用两种类型的卡方检验,即皮尔逊卡方检验和线性关联卡方检验。皮尔逊卡方检验结果的卡方值为6.63,P>0.05,提示不同素质评级的儿童在喂养方式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另外,线性关联卡方检验结果的卡方值为2.19,P>0.05。此结果说明,当将喂养方式与素质评级均视为有序分类变量时,喂养方式与素质评级之间无统计学关联(表12)。

表11 不同素质评级的出生胎龄比较Table 11 Comparison of Gestational Age with Different Quality Ratings

表12 不同素质评级的喂养方式比较Table 12 Comparison of Feeding Methods with Different Quality Ratings

7)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家庭兄弟姐妹数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在家庭兄弟姐妹数上的异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OR 值为1.070,(CI:0.936~1.223),P>0.05。分析结果说明,幼儿整体素质评级与家庭兄弟姐妹数无关。

8)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上幼儿园情况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在上幼儿园情况的异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OR 值为0.936,(CI:0.606~1.444),P>0.05。分析结果说明,上幼儿园情况对幼儿整体素质评级没有影响。

9)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监护人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与监护人构成的异同,本研究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皮尔逊卡方检验结果的卡方值为8.79,P<0.05,提示不同素质评级的儿童在监护人构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父母作为监护人的幼儿,整体素质达标率低于非父母监护的儿童(表13)。

表13 不同素质评级的监护类型比较Table 13 Comparison of Guardianship Types with Different Quality Ratings

10)幼儿不同素质评级与出生地的关系分析:为了分析幼儿素质评级在出生地上的异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出生地为3 分类变量,需要建立2 个哑变量(表14),以香港出生作为(0,0),内地与香港比较最终的OR 值为0.881,P>0.05;澳门与香港比较最终的OR值为0.896,P>0.05。分析结果说明,出生地对幼儿整体素质评级没有影响(表14)。

表14 出生地哑变量赋值方法Table 14 Assignment Method of Dummy Variable in Place of Birth

表15 为各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出生体重、母亲育龄、监护类型、出生胎龄5 个因素与幼儿素质评级有关系。

2.5.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上述单因素分析,得出5 个因素与幼儿素质评级有关系。由于影响幼儿素质的因素很多,为了综合考察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单因素筛选出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中,筛选变量的方法采用向后法,剔除变量的依据是条件参数估计所得的似然比概率。入选变量的P值标准为0.05,剔除变量的P值标准为0.1,各变量的赋值方法见表9。

Logistic 回归最终筛选出3 个因素与幼儿素质评级相关(表16),即幼儿出生体重、幼儿出生胎龄和母亲育龄。其中,幼儿出生体重和幼儿出生胎龄2 个因素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与幼儿素质评级呈负相关,OR 值均小于1,说明出生体重较重和出生胎龄较大均可以提高幼儿素质评级,是保护性因素。另外,母亲育龄这一因素的回归系数大于零,说明与幼儿素质评级呈正相关,其OR 值大于1,说明母亲育龄的增大不利于幼儿素质的提高,它是危险性因素。

表15 幼儿素质评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15 Single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Young Children’s Quality Rating

表16 幼儿素质评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16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Young Children’s Quality Rating

3 讨论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生活和运动中表现的基本运动能力,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平衡、灵敏等素质。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体现日常生活和运动适应能力的高低(叶广俊,2004)。

幼儿身体素质的发育和年龄、性别有关。随着幼儿年龄增加,他们的肌肉系统发育力量更高。神经系统丛的发育在幼儿期较为迅速,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也相应提高(Payne et al.,2007)。2015年澳门幼儿素质的年龄性别特征方面,表现出和全国幼儿相同的特征,即除了柔韧性素质外,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力量素质、速度与灵敏素质以及平衡素质水平均有所提高,且男童素质高于女童。2015年澳门幼儿整体素质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具体表现在: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总体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尤其是男童;速度素质表现为5、6 岁高龄段幼儿较好,3 岁低龄段低于全国水平;灵敏性、柔韧性、平衡素质除了个别年龄段外,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澳门地处我国南方低纬度地区,与广东相邻,其文化和生活方式与广东居民较为接近。本次测试反映出当前澳门幼儿整体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各素质能力均表现出全面低于全国水平的趋势,因此,应该引起相关重视,进一步分析澳门幼儿乃至市民整体素质较低可能存在的社会、生活因素和原因,为政府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提供参考。

从2005年开始,澳门按照全国国民体质监测要求进行5年1 次的体质监测。本研究收集了2005年和2015年两次监测数据,在分析幼儿体质现况的基础上,对比澳门幼儿身体素质5年动态变化趋势,参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素质指标合格率和均值两方面比较分析,并应用广义线性模型控制年龄、性别协变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5年来澳门幼儿整体身体素质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2005年相比,澳门幼儿2015年反映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的指标(立定跳远),关节、韧带和肌肉的柔韧与伸展性以及弹性的素质(坐位体前屈),速度和灵敏素质的指标(10 m 折返跑、双脚连续跳)有所提高,而反映幼儿平衡能力的素质指标(走平衡木)和上肢、腰腹肌力量素质的指标(网球掷远)有所下降。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是复杂的,既有先天因素,又与后天营养、疾病、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母亲的孕期保健情况等密切相关(Start,2010)。这些因素有的对幼儿素质有影响,有的是起主要作用,有的则是通过其他因素产生交互作用。因此,本研究应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多种影响因素与幼儿整体素质的关系。通过问卷找出10 个最可能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首先经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性别、出生体重、母亲育龄、监护类型、出生胎龄5 个因素与幼儿素质评级有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然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后,筛选出最主要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只有幼儿出生体重、幼儿出生胎龄和母亲育龄3 个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出生体重每增加一个等级,其幼儿素质不达标率降低到0.862 倍;幼儿出生胎龄每增加一个等级,其幼儿素质不达标率降低到0.881 倍。另外,母亲育龄每增加一个等级,其幼儿素质不达标率升高到1.142 倍。这说明,出生体重和出生胎龄是保护性因子,即出生体重越大,胎龄越足,幼儿整体素质越好;母亲育龄是危险因素,即育龄越高,幼儿整体素质越差。

出生体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体重的增加,幼儿的素质能力也随之提高(Malina et al.,2015);母亲育龄过大,会对幼儿今后的素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父母作为直接监护人反而不利于幼儿素质的提高。可能的原因是,父母虽然直接照顾孩子,但是因为他们多数要忙于工作,客观上对孩子的照顾不足。出生胎龄与幼儿素质存在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出生胎龄越大,幼儿素质评级越高。有调查显示,儿童的体格发育与母亲的文化背景具有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说明,文化素养较高的母亲,可获得较系统的科学育儿知识,有利于儿童的体格发育(方慧等,2016)。但是在澳门的调查中,并没有发现这一现象。

根据澳门幼儿体质监测中某些素质下降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提出几点建议:1)幼儿素质能力不仅受遗传素质的影响,后天的培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因此,在幼儿后天运动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注意儿童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2)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柔韧性好,是发展柔韧性素质的较好时机,进行类似体操项目的早期锻炼对于成年的素质发展有帮助。3)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转换特别快,因此,协调能力进步也特别快。这一年龄段是他们发展基本协调能力的较佳时期。4)采取多种运动形式促进幼儿身体素质能力发展,可以选择多种运动项目进行训练,进而为幼儿运动机能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

4 结论

1)相比2005年,澳门幼儿2015年的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 m 折返跑、双脚连续跳4 项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而平衡木、网球掷远指标有所下降。

2)进行单因素分析,不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时,澳门幼儿的整体素质评级与性别、出生体重、母亲育龄、监护类型、出生胎龄5 个因素有统计学关系。

3)多因素逐步分析最终筛选出幼儿出生体重、幼儿出生胎龄和母亲育龄3 个因素与澳门幼儿整体素质评级相关:出生体重和出生胎龄是保护性因子,即出生体重越大,胎龄越足,幼儿整体素质越好;母亲育龄是危险因素,即母亲育龄越高,幼儿整体素质越差。

猜你喜欢

整体素质胎龄评级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跨栏常见错误技术现象分析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铁路职工在职培训教育原则论述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养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研究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
《钱经》月度公募基金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