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算理与算法

2019-02-27丁玉芬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算理算法数学

丁玉芬

摘要:小学数学算理与算法。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算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算法是人为规定的操作方法。算理是计算的依据,而算法则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和规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数学;算理;算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79-01

课标明确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序和步骤,也就是算法。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也就是算理。“算理”和“算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掌握算理、探究算法是一堂计算课的灵魂,小学数学算理与算法。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

1.注重算理与算法的有机结合

“算理”与”“算法”形式上可分,实质上不可。学生明确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才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算法的多样化才有基础。例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1)先把4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1筐(10个),还剩下1筐(10个);(2)将1筐(10个)桃子倒出来与8个合并起来(18个),再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刚好分得6个。〔配合板书(略)讲算理。〕学生用小棒摆3只小猴平均分48个桃子的过程(略),进一步理解算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课件,生动、直观地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特别是将“48÷3”中“18从何而来”这一难点,用“把1个十(1筐桃子)变成10个一(把1筐桃子倒出来),再与8个一合并起来”的方法,直观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即十位上的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平均分。接着,让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2.以问题情境突出算理教学

新课程教学注重“算用”结合,给计算教学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因为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感到计算的价值和意义,计算才会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片段如下:

师(创设问题情境):这是我们学校的“全校卫生评比统计图”。同学们别小看这块黑板,里面蕴藏着许多数学信息呢!你能数一数图中二(2)班有几面小红旗吗?

生:有12面。

师:二(1)班的红旗数和二(2)班的一样多,二(1)班有几面小红旗?

生:有12面。 (出示课件:树丛遮住二(3)班的红旗数一部分。)

师:我们要想知道二(3)班的红旗数,怎么数?

生:无法数。因为二(3)班的红旗被树丛遮住了一部分。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算出二(3)班的红旗数吗?

生:二(3)班比二(2)班少4面,用减法计算,12-4=8(面)。

师: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算出二(4)班的红旗数吗?

生:二(4)班比二(2)班多4面,用加法计算,12+4=16(面)。

这样,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联系主题图,直观明了地理解了抽象的算理,就能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很快列出算式。

3.在操作探究活動中理解算理

算理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分数加减法》时,学生在学习新知时遇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我注重让学生在数与形的结合中直观地理解算理。在新知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或动手折纸、画图,或抽象演算,接着组织反馈交流,让学生初步明确算理,即都是把异分母的分数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实质上就是统一了计数单位,使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在练习中通过给图形涂色、七巧板问题、特殊分数加法图示等环节,让学生深人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从而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算理,发展思维。

4.在联系生活实际中理解算理

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实际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运算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生活原型,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达到理解算理的目的。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一课,在这节课中老师就是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老师让学生自主进行编题,其中就有一名学生编出了一道0.8+3.74=,这种类型将要揭示的“小数点对齐”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也是小数加减法总结算法的重要时机。为了让学生有机会调动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验,经历判断、推理、抽象的思维过程,老师就让每个学生自己试做,并说明自己这样做的道理。

5.在直观形象中掌握算法

教学中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不仅能够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借助童话情境帮助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一课中,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学生喜爱的小动物上车的童话情境(PPT)。首先老师通过让学生在第一站帮助 9个小动物上车,来复习十加几的口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为他们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小动物而感到高兴。接下来再通过第二站帮助5个小动物上车,复习连加,并通过追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算得又对又快?”使学生感受到先凑“十”再算“十加几”简便快捷,为理解“进位加”的算理做好了孕伏。5个小动物上车后,与在第一站上车的9个小动物合起来,这时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从而引出了9+5=?这一进位加法。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童话情境中,顺利的理解和掌握了进位加的算法。

总之,重视算理的理解,并不是不要算法的掌握。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运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具有同一地位,两者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举例说明算理和算法》教育文摘.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猜你喜欢

算理算法数学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