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模式作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019-02-27虞书艳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杜郎讲题学案

虞书艳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42-01

“杜朗口模式”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它是素质教育的优良成果,真正的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全国各地都在学习与尝试,我所在的学校也不例外。

我校领导通过实地学习与考查,最终研究决定将我任数学教学的两个班定为“杜郎口模式”实验班。通过网上查资料、市区内其他示范校学习等形式的学习,使我对“杜朗口模式”的了解从无到有,从浅到深。通过学习发现“杜朗口模式”确实有自已独特的方法,很多地方值得学习,但又有很多方面在我校并不适用,所以我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讨论研究,初步设计出了一套适合我们学校,我们班的模式。打好了理论基础便开始了实践。从分组、制定组规、培养组长到开始实践,就这样一步步边学边实践,虽然也走了一些弯路,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我从中总结出的几点有效的实施方案,为我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合理分组,打好基础

杜郎口模式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活动,为了更好的发挥小组的作用,我结合本班情况,通过几次调整不断摸索,最终把学生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六人,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四个组员。同时把各组按总体成绩排成1——6号,并做好分工,一号管理二、三号,二号管理四号五号,三号管理六号。而且每个组都制定了组规,可以组内决定加减分。这样,我们的小组管理就不只包括课上讨论,检查作业,还包括课上纪律、学习积极性等等,很好的发挥了小组作用,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公正评价,奖罚分明

分好了小组,如何评价各组的优劣以及每个同学的好坏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于是我设计了树学生长树,以小组为单位把小组和每个小组成员的名单全部以表格形式列出来,而且每人都对应两栏,分为加分栏和减分栏。有了树学生长树,我们每节课评出三个优秀小组,如果被评为优秀小组那么这个组便可以组内选一个优秀组员,评选后由考核小组成员在相应组和个人的“生长树”的加分栏中用红笔上升一层。当然,如果哪些组或组员表现太差就要在“生长树”的减分栏中用黑笔上升一层,这可是同学们最不愿看到的。除了上课效果进行考核,不好好聽讲,或者作业做不好都会在个人或小组的生长树上体现出来,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最后每一个月进行一下统计,用各组的加分层数减去减分层数便是小组的最后得分,如果这个总分进入前三名便被评为月优秀小组,组长评为优秀小组长。通过这种评价机制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虽然有了合理的分组与评价机制做前提,但要课上实践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教师更要从导学案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1未卜先知,设计导学案。

杜郎口模式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没有教师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教师如何调控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把它当成遥控课堂的主线。合格的导学案要预测好各种可能情况,让学生预习时有地放失,小组时分工合理,知识点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才能让小组合作效率更高。

3.2讲题三问,目标明确。

杜郎口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以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讲解,相互质疑和“兵教兵”等形式展开学习,这时学生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高效的完成这一重要过程,我设计了“讲题三问”这种程序,第一问是“题前问”。讲题前听讲的同学向主讲人提出第一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这样让学生做到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第二问“题间问”,主要是主讲人针对题目中的一些小步骤向同学们发出提问,既能考查学生能力,还能提醒学生引起注意,防止出现上面热火朝天,下面风平浪静的场面;第三问是“题后问”,这主要是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检查他们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当然如果答不出来就会给自已和小组减分了,这可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可以说通过“讲题三问”这种形式真正做到了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着”的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3互帮互助,“兵教兵”。

既然决定把舞台还给学生,老师就要大胆放手。对于出现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那就要面向全班同学提出疑问,大家共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由老师提出思路,做出适度引导,一改以前大包大揽的做法,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3.4学会反思,总结不足。

课上通过学生讲解很多问题得到解决,也锻炼了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但是课下还要更好的进行反思。开学初我就教学生如何整理错题,所以每节课后学生都能够把自已出现的错题及时进行分类整理,如果还有疑问,就在组内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小组把存在的共性问题总结出来,留到第二天课上全班共同解决,做到有始有终,逐层突破。

通过一年的实践使得我们两个班的成绩突飞猛进,从原来的倒数几名进步到前几名。这不光得益于杜郎口模式的成功经验,也与我们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整个过程中,我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的原则,在杜郎口模式的摸索过程中不断前行,对于新的模式我没有照搬照抄,全盘接收,而是结合我校实际、本班实际,综合考虑,从而尝试出了一套自已特有、可行的新旧结的模式。这样既保留了老模式的精华,又加入了新模式的方法,做到了“因地制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杜郎讲题学案
撰写解题小反思 促进师生共成长——从数学复习课“讲题活动”谈起
乡愁导学案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讲题”能力的培育
过骊山
公开课
以讲促思,以思导学——让学生在讲题中神采飞扬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面对杜郎口,我们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