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2019-02-27刘善亮

养殖与饲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奶水猪舍猪场

刘善亮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山东济宁 272000

母猪正常怀孕至分娩时间在112~120 d,多在114 d,在分娩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母猪产后发热、采食量降低、乳房炎、子宫炎、乳猪腹泻、母猪后期掉膘严重、产后不发情等症状,对母猪后期生产会造成很大障碍。为此,本文拟阐述母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期解决母猪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科学饲喂

目前80%以上猪场均采用产前7 d减料的饲喂方法用于减少或缓解母猪产后便秘问题,但是在猪场实际生产过程中便秘、奶水问题均未得到有效缓解,而且极易产生母猪产后无力、产后时间过长等问题,为猪场正常生产增加时间、药物、淘汰等成本,加大治疗和预防难度。母猪产前不宜盲目减料,要以母猪膘情、胎龄、营养水平、环境等多因素来评估考量,确定出最佳饲喂量。膘情过肥可适当降低10%,胎龄越长可增加5%,营养水平过高可适当降低饲喂量,环境温度过低也需要提高饲喂量以保证母猪体能的正常消耗。母猪分娩当日可降低至1.0~1.5 kg饲喂量,这是由于母猪处于分娩应激状态,不宜采食。分娩前7 d的能量储备直接决定母猪产程时间长短,建议在分娩前3 d降低30%~50%的比例,同时要添加优质氨基酸维生素保证母猪能量及维生素的吸收,确保母猪有足够能力进行分娩,也可避免产后无力等问题。分娩后第2天要及时增加饲喂量至2~3 kg,后期1周内恢复至自由采食正常量。若生产仔猪12头以上,提高饲喂量至8~10 kg(需要逐步增加,避免母猪一次过量出现呕吐等症状)。有条件猪场可在饲粮中添加5%脂肪或食用油,用于自身能量维持需要及奶水转化。

2 彻底消毒

母猪分娩前要依据母猪奶水及阴户的变化,做好消毒清洗工作。饲养员需采用温水添加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乳房、阴户局部清洗。胎衣彻底流出后要及时收集于专用容器内统一处置。初生仔猪采用密斯陀涂抹,防止仔猪散热过快及细菌滋生。产床粪便清理要达到每日4~5次,且底部可撒石灰粉用于防止细菌、病毒滋生及吸潮,提升猪舍内部湿度。

3 合理用药

母猪分娩过程需要2.5~3.0 h,如果产仔时间间隔过长要及时检查是否出现难产,并及时助产或催产,此时选择催产素(缩宫素)肌肉注射10~20 IU。养猪生产中很多猪场会肌肉注射50~100 IU,大剂量注射缩宫素会刺激子宫强直性收缩,易拉伤子宫黏膜,虽然仔猪会快速生产,但后期恢复时间长,不利于后期配种受精卵着床。另外,大剂量使用缩宫素会导致母乳大量分泌,且乳汁中含有大量缩宫素代谢物可引起乳猪腹泻,奶水代谢失常,对母猪伤害具有不可逆性。

在母猪分娩期间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1 500~2 000 mL,母猪产第3~4只胎猪开始静注,第 1瓶中添加鱼腥草15~20 mL+VitC 20 mL+VitB(复合)20 mL+抗菌素(如青霉素等);最后1瓶中添加缩宫素,经产母猪20 IU,初产母猪10 IU,滴注速度减缓,最后1瓶葡萄糖应在母猪将近产完时才滴注。此种方法可有效降低母猪在分娩过程中应激反应及细菌感染,防止母猪产后炎症、产后无乳综合征的发生。母猪分娩过程中子宫颈张开,细菌的感染风险增加,因此在分娩过程中选择能够杀菌的药物最佳。常用的有阿莫西林、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等。严禁使用人药进行预防和治疗。

猪场会对分娩前后的母猪进行药物保健,常用药物多选择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作为猪场经营者应考虑母猪产后气血亏虚问题,最好在利用抗菌素药物的同时添加益母生化散、血源速用于活血化瘀,改善气血运行,使母猪后期的恢复达到更佳状态。

4 优化环境

哺乳舍适宜温度在13~20℃,最佳温度在18~20℃;湿度在60%~80%。猪舍温度过低会导致母猪产后能量消耗大,体质虚弱,产程延长,后期乳猪腹泻风险增加15%~20%;温度过高母猪产生时间延长、体质虚弱,易出现产后无力、采食量降低、产后炎症发生率增加。温度过高或过低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生产问题。因此,猪场一定要做好哺乳舍温度控制工作。南方地区多出现阴雨潮湿天气,导致猪舍内湿度过大,特别是夏季可导致母猪采食量降低、产程长、母猪产后炎症增多、仔猪死胎增加、便秘、尿液发黄等问题,此时要确保饮水充足,通风换气,避免热应激造成母猪生产性能低下。采用水帘降温、排气扇通风、空调降温、水滴缓解等多重措施改善环境。湿度过大时建议用干粉消毒粉来消毒、吸湿,保证猪舍干燥及对细菌、病毒的控制。

5 仔细观察

母猪分娩后1周内是最佳的身体恢复期,该阶段极易产生母猪产后乳房炎、子宫炎、子宫内膜炎、采食量难以上升、便秘等问题。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及时仔细观察母猪采食状况、阴户分泌物、便秘等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对于出现炎症的母猪要做好治疗记录和备注,以便下次配种、分娩时用于预防保健,提高生产性能。

6 结 语

母猪生产管理是猪场管理的关键,母猪健康是猪场健康的核心。如何提升母猪生产性能,除了做好母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外,还要做好适时配种、药物保健、疫苗免疫、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只有齐心协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才能提高生产效益,促进猪场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奶水猪舍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我国奶水牛选育步入现代分子育种时代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胸部大小和奶水多少有关吗
多么恶毒的谣言:胸大=奶水多,胸小=奶水少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