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心桥”上的一块砖
——记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带街道冯井社区调委会主任徐家清

2019-02-27余坤云南省玉溪市司法局

人民调解 2019年4期
关键词:连心桥徐家调解员

余坤/云南省玉溪市司法局

徐家清(中)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图/玉溪市司法局

从一名退伍老兵转变为社区人民调解员,再成为全国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他用了32年。初心不忘,他愿一辈子坚守人民调解事业。他就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带街道冯井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调委会主任徐家清。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三十余年,他深刻认识到,人民调解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他把自己视为这座桥梁上的一块砖,并努力用行动让这块砖坚硬牢固。2010年,徐家清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12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2018年被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协会评为“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

群众利益无小事

冯井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扩建,各种矛盾纠纷增多。那些看起来零零碎碎的“小事”,在徐家清眼里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徐家清认为,只有抓好了这些“小事”,老百姓过日子才会舒心,社会才会和谐。为此,徐家清认真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调解经验。他把社区矛盾纠纷的特点用“小、多、繁、难、杂”五个字概括,用他的“调解工作‘三窍门’”“调解过程 ‘四注意’”和“突发事件‘三要急’”等方法着力化解。多年来,整个社区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也没有发生因处置不当而导致的自杀事件,为创建和谐社区营造了良好环境。

2014年3月,曹某家建新房,请来了景某、高某与桂某帮助粉刷外墙。不料施工中景某意外坠楼身亡,一起死亡赔偿纠纷由此产生。景某亲属认为高某、桂某、曹某应承担责任,但三家都认为是景某自己不慎所导致,与他们无关。双方情绪激动,矛盾随时可能升级。徐家清得知后,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及时进行疏导。他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从各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到景某的死对其家庭的重创等,从各个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劝说。经过6 个多小时反复做工作,终于促成双方达成协议:由高某、桂某、曹某一次性赔偿景某妻子12 万元,圆满化解了这起纠纷。

“一枝一叶总关情”

调解工作不仅苦、累,有时还会让人误会,遭到别人的嘲讽和不理解。调解员被指着鼻子骂或在劝解拉架过程中受伤也常常发生。但 “一枝一叶总关情”,徐家清一直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努力去做好每一次工作。为了调好纠纷,在盛夏酷暑里,徐家清常常是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地做工作;为了化解矛盾,徐家清很多次在寒天冷夜从热被窝里爬起来赶到现场。在调解过程中,每当接到来自母亲或妻子“孩子需要照顾,快回家”的电话时,徐家清心中都难免感到愧疚,但每一起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都令他感到欣慰。

2017年12月30日傍晚,徐家清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身体回到家,正准备吃晚饭时,突然接到居民电话:社区九组的任某和杨某因自留地发生争执,双方威胁要砍杀对方。徐家清听后二话不说,扔下饭碗就往现场赶。来到现场,他不顾被情绪激动的当事人误伤的危险,冲进人群中喝止双方的过激行为。待当事人渐渐冷静后,他组织人员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原来两家是因自留地问题发生纠纷,由于自留地相连,平时你占一点我挤一点,导致双方相互指责、谩骂,矛盾不断激化。面对由来已久的矛盾,徐家清与调解人员反复做工作,向当事人讲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指出自留地所有权属社区集体,个人依法只有使用权,相互挤占对方自留地都是错误的。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当事人终于达成协议:双方自留地按原分配方案重新划定,相连处建起新田埂,以田埂为界,相互不得侵占。达成协议后,徐家清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实地为当事人测量、划定自留地,任某和杨某十分满意。此后,双方再无争议,一直和睦相处。

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冯井社区形成了大量“保留户口”“空户”人员,根据原有的居民公约,这些人不能享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在同一个社区里,不同居民在生活上受到的待遇差别很大,使得这些人员经常到省、市上访,有的甚至进京上访。

201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以“乡规民约要依法”为题,对红塔区“保留户口”“空户”“外嫁女”人员问题进行了报道。作为社区调委会主任又是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徐家清积极主动担起责任,履行职责,推进冯井社区居民公约的修订工作。他在冯井社区各类居民会议上多次提出:社区要推行居民公约,对社区居民应一视同仁。他的提议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支持,最终社区重新制定并完善了《冯井社区居民公约》,删除了与现行法律相抵触的条款,明确了“保留户口”等人员认定及享有的权利,认定冯井社区103 人享有集体经济分配权,妥善解决了“上访户”的利益问题,从源头上将矛盾纠纷化解。

2017年11月29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到红塔区调研时,对红塔区修订村规民约妥善解决上访难题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在全市、全省进行推广,进一步推进基层依法民主决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愿做“连心桥”上一块砖

把和睦送给群众,把平安带给他人,这是徐家清始终追求的工作目标,也是他工作的动力。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徐家清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64 起,15 次不顾生命危险制止群体性械斗,避免非正常死亡14 起14 人,避免群体性械斗事件31 起,疏导化解越级上访事件47 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9.5%以上,履行率99.5%以上。

一卷卷调解档案、一次次回访历程、一摞摞荣誉证书和一面面当事人赠送的锦旗,无一不见证了徐家清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辛勤付出。他说:“我愿用毕生精力为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为当事人之间搭架心与心的桥梁。因为心桥在,和谐就在,我愿意成为连心桥上坚硬牢固的一块砖。”

猜你喜欢

连心桥徐家调解员
徐家珏作品
商事调解员公正性与当事人自决权的冲突之解决
——基于语境伦理学视角的探讨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读图
给“草根”调解员官方认证——“九平式调解”的多种效应
“转正”遭拒痛下杀手:谁让你动了我的青春
被“围猎”的政协主席
“多多益善”的政协主席
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