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技术基础(六)
2019-02-27李名爵
李名爵
(上海市虹口区业余大学退休教师,上海 200080)
7 Curve曲线命令
‘曲线’实质上是“输入(曲线命令)的影调x与经过(曲线命令)调整后输出的影调y的关系曲线”,相当于‘数学中的x与y的函数曲线’:坐标原点为0(最暗),方框的最右处为255(输入影调的最大亮度),方框的最高处为255(输出影调的最大亮度)。曲线命令对话框初打开时,曲线是一条连接左下角和右上角的45°斜直线。光标移近曲线时会变成十字形;光标移入图像时会变成吸管形,点击图像某处就可知道该处的影调等级。
感光特性曲线反映了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光密度与感光量间的关系,也就是反映了图像各处影调的深淡与景物各处的亮度间的重要关系;卤化银感光材料的特性曲线的形状不能轻易改动。数码相机的感光特性是模仿传统感光材料的,然而允许通过‘图像|调整|Curve曲线’命令轻松地予以更动;卤化银感光材料的R、G、B三条特性曲线是相互捆绑着的,而数码感光材料的R、G、B三条特性曲线是各自独立的,所以用Curve曲线命令来调整图像颜色,其能动性是极大的,操作难度当然也很大。
7.1 曲线命令能完成Levels命令的各种功能
①用十字形光标单击并按住曲线左下端点,右移,相当于Levels命令“上滑杆左端的滑块向右滑移”——暗部加深。
②用十字形光标单击并按住曲线左下端点,上移,相当于Levels命令“下滑杆左端的滑块向右滑移”——暗部减淡。
③用十字形光标单击并按住曲线右上端点,下移,相当于Levels命令“下滑杆右端的滑块向左滑移”——亮部加深。
④用十字形光标单击并按住曲线右上端点,左移,相当于Levels命令“上滑杆右端的滑块向左滑移”——亮部减淡。
⑤用十字形光标单击并按住曲线中间一点,往左上挪移,相当于Levels命令“上滑杆中间的滑块向左滑移”——中部减淡。
⑥用十字形光标单击并按住曲线中间一点,往右下挪移,相当于Levels命令“上滑杆中间的滑块向右滑移”——中部加深。
曲线命令对话框中也有三个‘吸管’和‘自动’、‘选项’二按钮。这些都与Levels命令相同,不再重复赘述。
7.2 曲线命令还能完成比Levels命令更复杂的任务
每当应用Levels命令之后影像还需改善时,笔者就再应用曲线命令。应用曲线命令时,除了曲线的左下端(起点)和右上端(终点)可以有小幅度调动,曲线中间任一点都可用鼠标单击并按住了挪移。
如果让曲线像一个碗型的右边(呈凹形),整幅图像会加深,图像暗部的‘影调幅度’会被“压缩”(影调表现变差),而图像亮部的‘影调幅度’会被“扩张”(影调表现变好)。
如果让曲线像一个倒置的碗的左边 (呈凸形),整幅图像会减淡,图像暗部的‘影调幅度’会被扩张(影调表现变好),而图像亮部的‘影调幅度’会被压缩(影调表现变差)。
如果让曲线的左边像一个碗型的右边(呈凹形)而曲线的右边像一个倒置的碗的左边 (呈凸形),图像暗部和亮部的‘影调幅度’就会被“压缩”而图像中间影调的‘影调幅度’就会被“扩张”,‘中间影调对比度’加强了。
如果让曲线的左边像一个倒置的碗的左边 (呈凸形)而曲线的右边像一个碗型的右边(呈凹形),图像暗部和亮部的‘影调幅度’就会被“扩张”而图像中间影调的‘影调幅度’就会被“压缩”,‘中间影调对比度’减弱了。
我们可以设计绘制出各种样式的曲线来满足调整影调的需要。
如果让曲线的某段呈近似水平,该段的影调幅度会被高度压缩。例如:强阳光下拍摄逆光照,直方图将表现为东西二座高山,二山之间存在一段平坦的‘低谷’,累计像素数很少,画面上相应的影调区域很少;如果将这段影调幅度高度‘压缩’,其它区段的影调幅度就能得以扩展,像质也可随着改善。
如果让曲线的某段呈左高右低状,该段影调将被‘逆转’,变得像彩色负片一样,使人感觉很别致。这种处理方法常被用于观念摄影(或创意类摄影)。
将光标移至打开的图像内时光标会变成 ‘吸管’状图标。用‘吸管’光标去探测(左击)图像的重要部位,就会在曲线图中显示出该部位的位置(亮度等级)。
如果要减淡/加深该重要部位,用十字形光标单击并按住曲线上的相应点往上/往下挪移,并让曲线上的其它段仍保持原状。
如果要让该重要部位的反差加强(减弱),加深曲线上的相应点的左侧并减淡曲线上的相应点的右侧 (减淡曲线上的相应点的左侧并加深曲线上的相应点的右侧)。
曲线命令用于R、G、B通道时,影调改变的同时也会影响色调的一些变化。改用Lab模式,用曲线命令于L(明度)色阶时就不会影响色调的变化。
7.3 曲线命令分别用于R、G、B通道时,不单能调整整幅图像的色调,还能调整图像中局部重要区域的色调
将光标移至打开的图像探测(点击)图像中需要改变色调的部位,就会在曲线图中显示出该部位所处的位置;如果要让该区域的色调偏黄一些,可选用蓝光通道,减弱蓝光,用十字形光标单击并按住曲线上该位置往下挪移,并让曲线上的其它段仍保持原状;或者分别选用红、绿通道增大相应段的红、绿光亮度。
8 深黯/高光(阴影/高光)命令
笔者对‘阴影/高光’命令的使用频率相当高,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粗浅的认识。阴影/高光命令虽不能将拍摄时丢失的最深暗(0级)/最亮高光(255级)的层次全部找回;然而,阴影/高光命令能有限地改善相机摄得影像的深暗/高光部分的影调:扩大该部分的影调幅度,改善其影调质素(影调幅度总共255级,该部分改善时其它部分影调就会变差些);有限的减少最暗(亮度等级0及其附近的)/最亮(亮度等级255及其附近的)像素数,也就是画面上最深暗/最亮白的区域减小了。
点击对话框左下角就能显示全部选项。对话框上部有六条滑杆。笔者的经验,阴影部(自上而下):第一条滑杆的名称为‘数量’(似可理解为‘力度’)取值范围16%左右(一般不超过30%);第二条滑杆的名称为 ‘影调幅度’常用值8%左右 (一般不超过15%)’;第三条滑杆的名称为‘半径’,取值范围:0-3(笔者的常用值为1)像数px.(像数大时命令的作用会变得很小)。高光部(自上而下):第一条滑杆‘数量’(力度)常用16%左右(一般不超过30%),第二条滑杆 ‘影调幅度’常用值8%左右 (一般不超过15%),第三条滑杆‘半径’取值范围:0-3(常用值为1)像数px.。笔者常将上述数据‘存储为默认值’,具体应用时或再予调整。
初次打开‘阴影/高光’命令对话框首现时,该6项默认值顺次为:“50、50、30、0、50、50”。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疏忽;然而某位顶尖的英文畅销书作者所撰写的有影响的‘专业处理技法’一书,却对此应和着。笔者对于此说不敢苟同。使用‘阴影/高光’命令的目的是改善深暗/高光部分的影调,取值不妥就会影响总体影调。
另外,最下面的滑杆‘中间调对比度’也很实用,能按照片的具体内容有效地调整对比度。英文Contrast可译为反差(与有效感光范围有关)或对比度(直方图的标准偏差或可代表中间调对比度)它俩含义不同。建议任取一张照片对‘中间调对比度’作一次实验:向左移(减小)/向右移(增大)中间调对比度,注意观察图像和直方图及其标准偏差值的变化,以求深刻理解。对话框下部还有深暗丢失(即修剪黑色)与高光丢失(即修剪白色)二项;笔者推荐选取常用值为:0.1%与0.05%。倒二条滑杆‘颜色’似能精微地调整色彩饱和度。
9 调整色调的命令
按照笔者的浅识,Photoshop中用于调整色调的各种‘命令’,大致可分为三类:RGB模式:让画面各处的亮部或中间影调或暗部的红色或绿色或蓝色光减淡(变亮)或加深(变暗),从而使画面各处的或某范围的色调或多或少地都向某一色相角度偏斜,例如: ‘Levels’、‘曲线’、‘色彩平衡’、‘改变颜色Variations’命令以及‘图像/调整/照相滤镜’等;HSB模式:让画面的总体色调或某色调范围增大/减小一定的色相角度,例如:‘色相/饱和度命令’、‘替换颜色命令’等;Lab模式:调整/色阶命令。
9.1 RGB模式
9.1.1 ‘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命令
①‘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命令‘对话框’上部有三条滑杆分别控制红、绿、蓝三种元色光(在暗部、中部、亮部)的亮度;上面三个方框分别显示了红、绿、蓝光的‘相对亮度’。(注:Levels的定义很清楚,代表256个亮度等级。这里只能含糊地称为相对亮度。)滑块所处正中标值为0,用光标移动滑块向右(标值为正代表‘增大’)时相应的元色光增强,用光标移动滑块向左(标值为负代表‘减小’)时相应的元色光减弱。(注:色彩平衡命令是建立在RGB模式上的,所以愚以为:对话框中三条滑杆之左标着青、洋红、黄三种辅色,青、洋红、黄三个字的实际意义是减红、减绿、减蓝。)选择对话框最下的‘保持亮度’要求,可以协调三种色光的调控。
②对话框下部有三个单选项——暗部Shadows、中部 Midtones、亮部 Highlights(注:考虑到实际含义,这里的‘Highlights高光部位’似乎应是‘Lights亮部’)。 三字后带有‘s’,具有范围部位的含义。为求简练本文中该三名词后都简略为‘部’了。有关Photoshop的书籍,对其都没有明确的解释,似乎没有必要解释。愚以为需要明确的只是亮部、中部和暗部三个部位,是对图像的‘影调范围’而言的(不是对数码图像 ‘有效影调范围’256级亮度等级的划分)。选中的‘部位’只是“作用最明显”的‘部位’,对其它部位也起作用。对话框下部的名称应是‘(影调)范围Range’,与‘加深/减淡’工具栏中的名称相符,称之为‘Tone Balance’似乎欠妥。
③多亏Photoshop9.0版增添了直方图窗口,允许笔者一边谨慎观察直方图的改变和图像的变化;一边反复拨弄该五滑块,终于有所领悟:如果不选择对话框最下的 ‘保持亮度’要求,色彩平衡命令与‘Levels命令分别用于红、绿、蓝通道’大致相同。
色彩平衡命令Shadows暗部的作用与Levels命令‘上下杆左端的二滑块’的作用大致相同。
色彩平衡命令Midtones中部(中间影调)的作用与Levels命令‘上杆中间的滑块’的作用大致相同。
色彩平衡命令Highlights亮部的作用与Levels命令‘上下杆右端的二滑块’的作用大致相同。
④提请特别注意:减淡亮部可能导致高光层次丢失,加深暗部可能导致深暗层次丢失;选择对话框最下的‘保持亮度’要求时,三种色光相互牵连,稍有疏忽也会造成‘层次丢失’。
9.1.2 附带一提:关于‘色彩平衡’命令的浅见
笔者初学Photoshop时曾经试用‘色彩平衡’命令调整图像的色调,总觉得难以掌握。后来就常用Levels命令,它的最大好处是随时可以用Alt键来检查‘层次丢失’,摸对了门路,就习惯用它来调整图像的色调。‘色彩平衡’命令如果限用于中部(中间调),‘色彩平衡’命令就容易掌握了。
9.2 HSB模式
HSB模式让色调 (H色相角、S色彩饱和度)与影调分离开来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用来调整色调的。然而色轮图与色相角缺少科学依据,所以计算机图像处理不能在HSB模式下进行。(RGB模式)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的应用也有限制:色相角大小只能轻微调整,不能够让图像全部色调延着色轮图某一旋向旋移过度;饱和度的调整需要谨慎太大时会造成溢色。
9.2.1 ‘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的‘对话框’
对话框的上部有三条滑杆分别以色相H、饱和度A和明度I(注意:不是HSB模式中的S和B)。对话框的底部有二条彩色的横杆;其色彩是遵循‘色轮图’的角度分布的,横杆正中代表0°红;往右边依次是 60°黄,120°绿,180°青;往左边依次为-60°洋红,-120°蓝。上面一条横杆代表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之前的图像色彩,其色彩是不变的;下面一条横杆代表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之后的图像色彩,色彩与上杆的会有所不同。
‘对话框’第一行‘编辑’应是‘(选定)色相范围’,‘全图’应是‘全部(色相范围)’。
9.2.2 (选定)全部(色相范围)
用光标移动上滑杆(色相)上的滑块,就可看到:滑块稍许左移时图像总体色调趋红,滑块稍许右移时图像总体色调趋绿。滑块的移动只能很小,部份颜色区域色相改善时其它区域可能变差,而且总体色调变冷还是变暖也说不清。
用光标移动中滑杆(饱和度)上的滑块,就可看到画面各处色彩饱和度的变化:将饱和度滑块左移图像的颜色会变素淡,颜色直方图中R、G、B三个图形相互靠拢,中间调对比度(直方图的标准偏差)减小了。移至左端图像和颜色直方图都变成了黑白的。将饱和度滑块右移时,颜色直方图中R、G、B三个图形相互分离。注意观察图像与直方图:饱和度增大图像似乎变鲜艳了(饱和度过大时可能导致‘溢色Out of Gamut’——数码图像中的最鲜艳颜色超越了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工作空间‘色域’,那些最鲜艳颜色泛滥成片丧失了韵味(参见图10);图像中亮度大于128的影调会变亮而小于127的影调会变暗,中间调对比度(直方图的标准偏差)增大了,对比度变大时,颜色直方图中图像的R、G、B中最亮的影像可能“曝光过度”而最暗的影像可能“曝光不足”。鲜艳颜色泛滥‘溢色’和高光/最黯‘层次丢失’相同一旦发生,不可挽回。
用光标移动下滑杆(明度I)上的滑块,往右移时影像的最暗处趋亮,往左移时影像的最亮处趋暗,与此同时影调幅度减小。没弄清其作用时切莫随便应用。
笔者在应用色相/饱和度命令的同时密切注意彩色直方图的变动,感觉到:
应严格限止上、中滑块的滑动幅度不能过大。调整过度色彩似乎鲜艳了,然而像质变差,艺术气息不见了。
下滑杆(‘明度 I’)应于弃除,因为这‘明度 I’不是“明度B”,没弄清其作用时容易上当。
中滑杆名称 ‘饱和度A’这名词及其作用与(HSB模式的)‘饱和度S’尚有区别。(笔者愚见:只有Lab模式的‘图像/调整/色阶’命令的a、b通道才能调整真实的‘饱和度S’)。
笔者对‘H色相角’深感怀疑:名称与含义不太相符;然而‘色彩饱和度’这名称很诱惑人,相机上也有。‘S色彩饱和度’设定得过大时常会导致“溢色”甚至‘过曝’。
9.2.3 选定画面上某段色相角范围
为了改善部份色相范围(例如人像肤色)的色相饱和度而不让其它区域受影响变差,可以选定画面上该种颜色范围,只调整该范围的色相|饱和度。
初选色相(色相角)范围——红、黄、绿、青、蓝或洋红;再应用‘对话框’右下的吸管在画面中精确选定需要调整的颜色。
调整:初选之后,在上下二条彩色横杆之间会显现二个联在一起的滑块组,滑块组的‘间距’对应着‘需要调整的颜色范围’,滑块组边上的二个三角型小滑块对应的是‘过渡的颜色范围’;滑块组的位置和长度(即色相角的幅度范围)和边上二个小滑块的间距都可分别调整。(注:上滑杆的左上方的四个角度值代表着四个滑块的起迄点的‘色相角角度’。)
用光标移动上滑杆(色相)上的滑块,就可看到下横杆对应于三滑块部分的色彩的变动,图像上相应颜色区域的颜色也随着变动;其它颜色区域的颜色则没有变化。
9.3 Lab模式
Lab模式能让色调 (a通道调控青/红,b通道调控黄、绿/蓝、洋红)与影调(L通道调控明度)严格分离开来。L通道只管影调,a和b二条控制颜色彼此全无瓜葛。新颖数码相机微调图像颜色时屏幕会显示一个方形彩色图,图的右中处是红、右上是黄、左上是绿、左中是青、左下是蓝、右下是洋红,方图正中心点为无色(中性色),边框线是最鲜艳,超越边框时就成‘溢色’。这张图表示了相机记录的影像的颜色范围。调整a可改变影像的左右位置,调整b可改变影像的上下位置。对比RGB模式|Levels命令需要由R、G、B三个通道协调来调控色相、饱和度和亮度,色调与影调相互牵连;用Lab模式调控色相、饱和度操作无疑容易得多。
遇上难对付的色调问题时可由 ‘图像/模式’命令由RGB模式改为Lab模式 (图像文件字节数大),色调问题解决后再改为RGB模式(图像文件字节数小),模式转换虽然麻烦些,然而效果显明。遗憾的是具体操作时Lab模式的直方图窗口不能提供彩色直方图以凭借参考。
改为Lab模式后,可用‘图像/调整/色阶Levels’命令打开 ‘对话框’。为了帮助理解a、b通道的Levels命令,我绘制了一张a通道的Levels命令对话框,并对其中5个三角形的滑块命名,名正则言顺:TG、TR——图像中绿、红饱和度最大值,即山脉形状直方图的左、右山脚处;KG、KR——色彩空间绿、红的‘饱和度界限值’(TG、TR超过限值就会导致‘溢色’);Z——色彩空间中的中性色点(消色点、无色点)。
操控要领:
Z滑块左移,影像总体色彩趋红;总体饱和度基本上不变。
Z滑块右移,影像总体色彩趋绿;总体饱和度基本上不变。
KG滑块右移,能使影像的绿色饱和度增大,同时总体色彩趋绿。
KR滑块左移,能使影像的红色饱和度增大,同时总体色彩趋红。
TG滑块右移,能使影像的绿色饱和度减小,同时总体色彩趋红。
TR滑块左移,能使影像的红色饱和度减小,同时总体色彩趋绿。
让直方图窗口一直开着选择a通道,该直方图能及时反映a通道Levers命令的效果。b通道的情况与a通道相似,只要将G绿改成B蓝,将R红改成Y黄就是,恕不哆嗦了。
Lab 模式/‘图像/调整/色阶 Levels’命令能够:增大/减小饱和度,增大/减小 “具体图像所占色彩空间”(相对的sRGB空间或AdobeRGB空间的界限)的大小;改变图像的总体色调,将“具体图像所占色彩空间”向R红/C青方向或B蓝/A洋红、Y黄/G绿方向挪移。需要特别注意:“具体图像所占色彩空间”不能超出sRGB空间或AdobeRGB空间的界限,否则就会形成‘溢色’。
另外,RGB 模式/‘图像/调整/Levels或曲线’命令选择RGB通道调整影调时会引起色调的变动,有时变动很小觉察不到,有时变动相当大。Lab模式/‘图像/调整/Levels或曲线’命令选择L(明度)通道调整影调时色调就不会有任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