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研究

2019-02-27屈兰乂熊健益刘媛媛于静涵丛日玉

时代经贸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效化测度贡献率

屈兰乂 熊健益 刘媛媛 于静涵 丛日玉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四川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四川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指出自身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化同步”和全面小康中农业农村是短板,农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升级的挑战,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面临不升级则迅速萎缩的现实压力,新兴产业发展竞争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因此,新时代下四川省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要全面建成“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必须对现行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

新时代下四川省经济发展应具备哪些特征,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水平到底如何测度,现行四川省产业结构在优化升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这些具体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否则,再好的规划蓝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和画饼充饥。本文研究目的就是要找到一套科学测度新时代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水平的统计方法,并用之测度近5年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际水平,从中发现问题,为有关领导和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国外对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判断倾向于“比较法”。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标准结构法”。该方法首先确定出产业结构的标准,将一国的产业结构水平与之比较,以此确定该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如钱纳里(1989)。二是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法,该方法以理论为前提,以实践数据为基础,将一国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然后根据比较国的经济特征判断该国经济发展处于哪一阶段,以此衡量该国相应的产业结构水平,如Rostow(1960)。三是“相似系数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1979)提出,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此确定本国产业结构水平和高度化程度。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指标评价,如宋国字(2005)、刘育男(2009)、刘淑茹(2011)、邢苗(2017)等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综合水平;李宝瑜 (2005)、谭晶荣(2012)、唐辉亮(2018)等运用产业结构年度变化失衡指数、结构年均变动值、More结构值、产业结构超前系数等单一因素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模型法,主要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模型以及数学模型等,如潘文卿(2002)等来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证都比较成熟,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综合测度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综合全面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研究较少;以四川省作为研究区域的文献较少,且缺乏以新时代为背景的研究。四川省是西部地区重要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新时代下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也具有新特征,对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以往的指标和测度方法在新时代下都需要改进与创新,这对四川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四川省新时代应具备的经济特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关理论为基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合理化、高效化、高级化、新动能化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指数综合法测度新时代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与发展水平,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近几年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四川省新时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的理论基础

(一)新时代概念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共中央纪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网站在“十九大精神百问”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是从十八大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历史新阶段。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新时代四川省经济发展特征

新时代下,四川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新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变为投资消费 “双驱动”;经济结构由以工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从2016年开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从以重化工业及制造业为主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要素转变为以创新为主;经济空间结构从 “首位(成都市)独大”转变为“一干多支”。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一般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在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合理化和高度化。

本文结合新时代四川省经济发展特征和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学内涵概括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即高效化和高级化)、新动能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指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就业结构相适应,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对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产业结构高效化是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过程;产业结构新动能化是指以创新理念培育产业新动能,改造产业旧动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

表1 新时代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标体系

三、新时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计测度方法

(一)新时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计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内涵的界定及其表现,遵循科学性、必要性、数据可获取性、可比性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分别从合理化、高效化、高级化和新动能化四个维度,构建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

部分指标计算方法描述如下:

(1)产业结构偏离度:指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与相应的就业比重的差异程度,其指标值越接近为零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就越协调,计算方式为:

E表示产业结构偏离度,yi和 li分别表示第 i 个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i=1,2,3,表示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三大产业。

(2)生活性服务业供需比=居民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

(3)能源供需比=各类能源生产总量/各类能源消耗总量

(4)固定资产的投资效果系数= 地区生产总值逐期增长量/上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5)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

(6)能源产出率= 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总量

(7)水资源产出率=农业与工业增加值/ 农业与工业用水总量

(8)新产品研发效果系数=新产品产值/新产品开发经费

表2 新时代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标赋权汇总表

(9)产业附加值率三次产业增加值/三次产业总产出*100%

(10)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系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1)工业加工程度=加工工业增加值/原材料工业增加值

(12)霍夫曼比例系数=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

(13)“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体)经济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100%

(14)R&D经费投入强度=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地区生产总值

(15)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

(二)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指数能反映复杂总体的综合变动情况,本文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指数综合法。通过计算合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指数、合理化指数、高效化指数、高级化指数和新动能化指数,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体水平的升降。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为综合指数,W为权重,X为指标值,X0为基期指标值。

(三)数据预处理与赋权

1.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2013-2018年《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2017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2017年四川省科技统计资料。该指标体系共设置34个统计指标,由于现已公开的统计资料不够齐全,生活性服务业供需比、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废气处理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产业附加值率、工业加工程度、现代农业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部企业、独角兽、新经济企业数量9个指标的统计数据暂时无法获取,因此这些指标不纳入后文的测度研究中。为消除价格变动影响,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万元GDP废气排放量、万元GDP固体废物排放量、全员劳动生产率、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人均GDP均按2012年可比价格计算。

2.指标正向化

为综合判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的方向,需将指标同向化,由于本文选取的指标大多数为正向,因此应对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其转换公式如下:

①逆向指标正向化

其中,i为年份,j为指第j项指标。逆向指标分别是万元GDP废水排放量

万元GDP废气排放量、万元GDP固体废物排放量和霍夫曼比例系数。

②适度指标正向化

其中,i为年份,j为第j项指标。Kj为指标j的阀值。适度指标产业结构偏离度、服务业供需比、能源供需比的阀值分别为 0、1、1。

3.数据无量纲化

为消除原始数据单位和数量级的影响,需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本文采用线性转换方式,选取改进极差正规化进行指标无量纲化。其公式表达如下:

其中,i为年份,j为第j项指标。

4.指标赋权

为排除主观赋权的随意性,本文选取客观赋权方法中的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赋权。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考察数据样本内部差异性,赋予内部差异较大的指标以更大的权重,凸显被评价单位的差距。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Vj是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σj是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是第j项指标的平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各项指标权重为:

根据2012-2017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表现(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原始数据略),赋权结果如表2所示。

四、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计评价

(一)近几年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测度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逐渐进入新时代,由此本文以2012年为基期,利用上文构建的指标体系,综合测度了2013-2017年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表3为测度结果。

(二)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从总指数来看,近年来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指数为129.79%,比2012年提升了29.79个百分点。从提升速度来看,其中高级化指数最快,较2012年提升了45.83个百分点;高效化指数最慢,较2012年仅提升了20.05个百分点,合理化指数和新动能化指数分别较2012年提升了32.93、26.73个百分点。从增长贡献率来看,其中合理化指数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为32.38%,高效化指数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最小,为15.76%,高级化指数和新动能化指数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64%、29.22%。

从合理化指数内部指标来看,产业结构偏离度,万元GDP的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均呈逐年增长的特征;绿化覆盖率呈先降后升的特征,对合理化指数的贡献率较小,仅为10.77%;能源供需比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对合理化指数的贡献率为负,为-6.88%、-13.75%,说明能源供需结构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严重阻碍了四川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

从高效化指数内部指标来看,全员劳动生产率、能源产出率呈现逐年增长的特征,对高效化指数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46%、49.55%;水资源产出率呈波动增长的特征,对高效化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31.32%;新产品研发效果系数呈先升后降的特征,对高效化指数增长的贡献率较小,仅为2.84%;固定资产的投资效果系数、总资产贡献率近年来水平不高,对高效化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负,分别为-10.04%、-28.14%。

从高级化指数内部指标来看,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系数、人均GDP均呈逐年增长的特征,对高级化指数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9.32%、33.22%、37.66%,霍夫曼比例系数呈下降趋势,对高级化指数的增长产产生负影响,贡献率为-10.21%。

从新动能化指数内部指标来看,R&D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企业市场主体数、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均保持逐年增长的特征,对新动能化指数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43%、32.61%、30.51%、29.71%;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从2014-2017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对新动能化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仅为9.61%;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产值增速、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外贸依存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新动能指数的增长贡献率为负,分别为-9.50%、-13.81%、-11.55%,严重影响了新动能化的发展水平。

五、结语

根据四川省新时代经济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从合理化、高效化、高级化、新动能化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高效化指数、高级化指数、新动能化指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指数,完全能反映四川省新时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过程和发展水平,实证研究也发现了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客观地反映新时代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状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的提高,继续改进和完善测度方法,调查研究缺乏的数据,以及相应对策的研究,是本文作者继续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高效化测度贡献率
局部紧的阿贝尔群上谱测度的几何结构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高效化探讨与研究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14.8%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化学课堂导语与结课技巧探析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贡献率研究:1998—2011年的数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