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019-02-26曲艳玲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效益物理教学学习兴趣

曲艳玲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而且对于学生物理学习的进一步提升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采取适当的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课堂效益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保持一定的专注和兴奋,才能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从而显著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本人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都喜欢听故事,生动有趣的科学小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既会产生好奇心,又可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如在讲述运动静止的相对性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从脸旁抓住一颗飞行的德国的子弹,而飞行员却“安然无恙”的故事。学生听完故事之后会觉得很惊奇,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如,在讲《浮力》一节时,可以介绍阿基米德沐浴时突然悟到测定“金王冠”的方法,兴奋地忘记了穿衣服跑出大街,他的故事使学生在笑声中明理。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不朽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随时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物理现象的好习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二、良好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保证学生整节课的精神饱满,教师要注意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教学状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个字每句话都应有一种热情的期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辞、幽默生动的语言、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 力的动作和表情融为一体,同时保持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也可以穿插一些幽默笑话、顺口溜、物理学史,还可以采用分组竞赛,快速抢答等手段,随时变换教法,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的理解物理知识,而且会让学习物理成为一种享受。

三、注意新课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在每讲授一节新课的开始,都需要进行一番精心的设计,设计好精彩的导入,这样才能紧紧的抓住学生的心,引人入胜,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投入学习状态,那么后面的教学就容易多了,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有益的。新的课程引入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上面说到的实验引入外,还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往往会产生直接的兴趣。我们教师从生活的实例中引入新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四、教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源于生产实际,是人类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大量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初中物理知识中有大量的公式和定律,如果让学生将其看成呆板的条条框框去死记硬背,这种学习必然索然无味,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将日常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与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去认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千世界,学生自然就会觉得物理学习趣味无穷。

例如,为什么人靠近高压输电线会有危险,而鸟儿站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为什么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而大货车的挡 风玻璃是竖直安装的呢?为什么万吨巨轮可以在大海上航行,而不会沉入海底呢等等,这些物理情景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些困惑他们,他们很想弄清其中的道理,当教师把这些情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时,自然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要多從学生的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选取素材,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关注现实问题,感受、体会和领悟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可见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

多媒体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的思路,让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就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能力,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能解决授课速度太快的问题,使学生不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出问题并能应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来创设生动、形象、具体、新奇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情景当中,这样就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六、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概念是建立在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物理的教与学都要通过实验来进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摩擦力》一节时,对于摩擦力,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可以从生活中的物品出发,由“筷子提米”这个有趣的小实验引入新课,筷子和米是我们生活中几乎天天都要用到的物品,在孩子们的认知里,筷子把米“提”起来是不可能的,而通过这个演示实验,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直观的引入摩擦力的概念,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喜欢实验,而且特别喜欢能自己动手做实验,分组实验恰好可以满足学生这种迫切的心理,分组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点,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进行。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代替简单枯燥的概念教学可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习物理。

所谓“教无定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行。教学好比一门艺术,教师就像一个艺术家,而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动者,他们不仅仅要做一个忠实的观众,而且还要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艺术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物理,主动学习物理,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物理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进华.课堂教学中的“趣”“实”“活”.2006.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庚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课堂效益物理教学学习兴趣
立足班级特色,预设有效课程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让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益“问”出来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