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相乐的完美体现
2019-02-26金晶
金晶
“我与《音乐爱好者》”征文启事自发出后,收到了读者们的踊跃投稿。我们将挑选其中一部分,陆续发表在2019年的杂志上。这一篇投稿来自北京的一位高校音乐老师,她与《音乐爱好者》结缘已经有二十年了。在当年孤独单调的住校生活中,在资讯匮乏的小城市,是《音乐爱好者》给了她莫大的精神上的慰藉。在结尾,她用了音乐美学的相关理论来描述《音乐爱好者》,显得独具一格。
《音乐爱好者》的美正是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所谓的“音乐的美是乐音的运动形式”的具体体现,《音乐爱好者》的善也正表现了华夏儒家文化中倡导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善念。而美与善相结合,就是美善相乐的完美体现。
我与《音乐爱好者》结缘于1998年10月,掐指算来,我与它已然相伴二十载春秋。当时我在离家十公里远的学校读中学,过着单纯而单调的住校生活。学校鼓励学生订阅各类期刊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当《音乐爱好者》期刊的名字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刻,我便义无反顾且欣喜若狂地订阅了一年。义无反顾的原因是作为学习古典钢琴演奏的学生,我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是义不容辞的,而《音乐爱好者》无疑是衔接音乐爱好者与古典音乐资讯的最佳通道;欣喜若狂是源于阅读期刊内的古典音乐札记带给我的感动与温暖,在孤独单调的学习岁月里,汲取音乐文字带给了我很多灵感与力量。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资讯匮乏的小城市,《音乐爱好者》上一篇篇充满情感的音乐文字不仅给予了我精神上莫大的慰藉,而且作為我个人音乐史资源的补给站,为我带来了无尽的荣誉感与自豪感——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分享西方音乐文化时,全仰仗于《音乐爱好者》中的新鲜资讯与历史引述。因此,时至今日,我对此刊的钟爱与感激之情依然溢于言表!《音乐爱好者》杂志创刊于1979年,经历了近四十年风雨的洗礼,仍作为推介古典音乐的重要中坚力量,屹立于中国音乐文化的艺术之林,展示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更迭,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作为个体,我们并未完全满足于物质文明带给我们的便利与实惠,我们需要安放好我们的灵魂,而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让我们的灵魂“诗意地栖居”于我们个体所存在的时空中。
《音乐爱好者》从创刊至今,其形式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从开篇伊始的“人物”板块,到“采访”的新闻式报道,从“听乐记”的现场音乐会评论,到“音乐漫话”的音乐随笔, 凡此种种,都带给爱乐者新鲜时尚的音乐资源,让每位阅读者都能享受字里行间的音乐氛围。它创造了一种高雅唯美的音乐情境。而从撰写内容上来看,几乎每一期的人物访谈都注重人物内在精神和艺术修养的刻画,但又符合人物的客观实际情况,每每读完这一板块的内容,我都感动万分,感动的一方面来自这些音乐家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努力和追求,另一方面来自笔者忠于艺术家原形的真实记录。这如同我们所演奏的音乐作品一样,既要有二度创作的表现力,又要兼顾乐谱文本的原创性。这两者的平衡说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绝非易事,而这一部分的文章着实让我体会到了原创性与创造性的平衡之美。
此外,《音乐爱好者》不仅注重古典音乐的传播与推广,还不遗余力地为爱乐者介绍当代中国的民间音乐及西方的民间音乐。“音乐之旅”的内容就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毕竟高雅的殿堂音乐创作是脱离不开民间音乐元素的。无论是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还是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抑或是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处处彰显着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与流行音乐的粉丝们相比,古典音乐爱好者的群体实乃凤毛麟角。然而,作为传播古典音乐的平台,《音乐爱好者》并未由于小范围的受众面而草草办刊,相反,每月内容的呈现无不显示了期刊的吸睛魅力与影响力。具体而言,其价值在于:
1.契合时代发展趋势,把握新鲜音乐资讯脉搏,为读者带来最新鲜音乐盛会的前方报道与如实记载。
2.立足古典音乐理念,开拓中国古典音乐市场,为爱乐者普及西方古典音乐作品的现代化演释方式,并积极介绍致力于传播古典音乐的新起之秀,让读者感知时代的音乐正能量与存在价值。
3.随刊附赠的唱片增加了刊物的附加值,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从听觉及空间角度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其理念着实让身为读者的我感动不已。
总之,《音乐爱好者》的美正是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所谓的“音乐的美是乐音的运动形式”的具体体现,《音乐爱好者》的善也正表现了华夏儒家文化中倡导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善念。而美与善相结合,就是美善相乐的完美体现。作为读者,在感激与我相伴二十载刊物的同时,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音乐爱好者》,因为,音乐确实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璀璨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