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2-26梁文丽

关键词:宗教信仰独生子女本科生

陈 倩, 梁文丽, 王 瑞, 蔡 舒, 王 娟

(广东药科大学护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10)

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稳定的、具有倾向性的复杂评价系统。死亡态度的特定对象是“死亡”,是指人们面对死亡的思考和看法,对经历死亡时期准备做出何种反应的心理状态[1]。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负向的,也有正向的。负向态度包括死亡恐惧、死亡焦虑和死亡逃避等;正向态度包括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等[2]。正向与负向2种态度可以并存[3]。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临终患者,协助临终者坦然面对死亡、安然度过生命最后阶段可谓是医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医务人员积极、科学的死亡态度能帮助临终患者正视死亡,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死亡。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医学本科生的死亡态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特点,旨在为医学院校科学开展死亡教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医学在校生406名,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男141名,女265名;平均年龄(21.17±1.46)岁;临床医学专业90名,公共卫生管理专业104名,护理专业106名,健康管理专业106名;农村274名,城市132名;独生子女79名,非独生子女327名;有宗教信仰56名,无宗教信仰350名;自愿学医325名,非自愿学医81名;愿意从事临终照护305名,不愿意从事临终照护101名;接触过临终关怀教育301名,从未接触过临终关怀教育105名;有照顾临终者经历59名,无照顾临终者经历347名;近1年经历亲友离世153名,近1年无经历亲友离世253名;实习生87名,非实习生319名。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有无宗教信仰、是否自愿学医、是否愿意参与临终照护、有无接触临终关怀教育、有无照顾临终者经历、近1年是否经历亲友离世等10个条目;②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AP-R),共32个条目,包含5个维度:死亡逃避、死亡恐惧、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4]。该量表采用Likert 5分法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以5个维度得分高低判断死亡态度的强弱[5]。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9。

1.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亲自发放问卷,在统一指导下由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填写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06份,有效回收率为84.58%。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得分

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见表1。

表1 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得分 分

2.2 个体因素对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的影响

男生和女生的“自然接受”和“趋近接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城市生源学生的“自然接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逃离接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宗教信仰的“趋近接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个体因素对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的影响 分

2.3 社会环境因素对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的影响

近期有无经历亲友离世的“死亡恐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临终照护经历的“趋近接受”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社会环境因素对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的影响 分

3 讨论

3.1 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状况

本研究采用五点量表,以3分为中介点,通过学生在5个维度上的得分衡量死亡态度的强弱,结果显示自然接受得分最高,说明高校医学本科生对自然接受持较高的赞同态度。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虽然都是接受死亡,但接受原因不同。趋近接受通常是受宗教文化影响,认为死后有更美好的生活;逃离接受是想尽快结束现世痛苦的生活而产生的死亡接受[6]。本研究中,高校医学本科生在这2个维度上得分均较低,说明学生受宗教文化影响较少,且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为了结束痛苦生活而接受死亡的想法。死亡逃避和死亡恐惧得分居中,说明高校医学本科生仍有很多人不愿意直面死亡问题,以及面对死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

3.2 个体因素对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的影响

3.2.1 性别: 本研究中女生“自然接受”和“趋近接受”得分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接受死亡,且更容易受宗教文化思想的影响。而陈四光[7]的研究结果则是女生比男生更恐惧死亡。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①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女性比男性胆小”的说法逐渐发生了转变。当代女性在面对死亡等恐惧事物时,已经表现出更大的勇气;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医学本科生,由于学习了医学知识和接触了临床患者,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和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女生表现尤为突出。

3.2.2 生源地: 本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城市的学生“自然接受”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说明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死亡。此外,来自城市的学生“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得分略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城市的学生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更多的宗教资源,如教堂、寺庙、宗教绘画、雕塑等,同时父母对孩子求学及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导致目前城市学生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比农村学生大,因此容易对死亡采取逃避接受的态度[8]。

3.2.3 独生子女: 本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逃离接受”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说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以死亡的方式结束痛苦生活。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存在亲子关系外,无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自身独特的心理特点,如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孤僻、怯懦、任性等[9]。

3.2.4 宗教信仰: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趋近接受”得分明显高于无宗教信仰的学生,说明宗教信仰确实会对学生的死亡态度产生影响。趋近接受是指把死亡看作通往快乐来生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创始人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认为死乃生的否定,一个人唯有知道肯定,才能知道否定;知道开始,才能知道结束。佛教的死亡哲学则强调不离生死而超越生死,不离时间而超越时间。可见,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人们对死亡产生一定的正向态度。

3.3 社会环境因素对高校医学本科生死亡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近期经历亲友离世的学生“死亡恐惧”得分高于未经历的学生,说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死亡事件,特别是自己认识的人去世,对学生的思想冲击比较大。他们可能目睹了死亡事件身边每一个人的心理和思想变化,也可能体会到临终者对生存的渴望和面临死亡的绝望,这些经历使其对死亡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因此死亡恐惧表现更为突出。此外,有临终照护经历的学生“趋近接受”得分高于无临终照护经历的学生,且死亡态度总分略高于无临终照护经历的学生,说明临终照护经历有助于医学生建立正向的死亡态度。医学院校应倡议学生积极参与临终关怀志愿服务,通过临终照护经历,改变学生对死亡的态度,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医学事业。值得关注的是,74.14%的学生接触过临终关怀教育,但其与未接触过临终关怀教育的学生在死亡态度上无明显差异,说明高校临终关怀教育的开展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生命观。医学生如果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知,在面对重病和濒死患者时,会因内心恐惧而影响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生死观教育在西方已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10]。我国医学院校应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结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系统的生命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体系。医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积极的死亡态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学事业,为我国发展临终关怀服务事业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独生子女本科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