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MR表现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2019-02-26龚海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胃肠道肿块恶性

龚海鹏

(南通市肿瘤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000)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疾病,主要是指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症状,多在中老年群体发生[1]。该疾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良性无明显症状,恶性则病程短,发展快,而为实现对恶性肿瘤的尽早发现及治疗,需加强可靠诊断方式的研究。CT和MRI均属于临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2]。为此,本次研究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共45例,均为本院2014年3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经病理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3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2±3.42)岁,病程0.1年至5年,平均病程(1.42±0.34)年,症状表现:黑便28例,腹痛24例,呕血12例,腹胀11例。排除患有其他胃肠道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3]。

1.2 诊断方法

1.2.1 CT诊断 选择西门子64排螺旋CT、飞利浦16排CT及飞利浦Ingenuity CT进行检查,电压120kV,电流185ma。层厚5~8mm,螺距1.5mm。检查前给予20%甘露醇溶液80~100ml口服,先行平扫,完成后在行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剂量为1.2ml/kg,注射速度4.0ml/s,延迟30s行动脉期扫描,延迟70s行静脉期扫描。

1.2.2 MRI诊断 选择Espree 1.5T西门子磁共振成像系统及Vevio 3.0T西门子磁共振成像系统,层厚8mm,层间距2mm,先行平扫,冠状位选择T2WI快速成像序列扫描,横断位选择T1WI+FS扰相GRE序列与(SS-FSE)T2WI+FS单次激发FSE序列扫描。增强扫描给予Gd-DTPA高压注射,剂量为0.1mmol/kg,流速为2ml/s。延迟30s行动脉期扫描,延迟70s行静脉期扫描。

2 结果

45例患者确定恶性肿瘤29例,潜在恶性肿瘤8例,良性肿瘤8例;CT检查恶性肿瘤28例,潜在恶性肿瘤10例,良性肿瘤7例,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95.56%;MRI检查恶性肿瘤27例,潜在恶性肿瘤49例,良性肿瘤9例,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93.33%;

45例患者经CT诊断发现病死坏死囊变28例,出血5例,点状钙化6例,软组织密度均匀10例,软组织密度不均匀35例,且经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实质部分均匀强化15例,不均匀强化30例。

45例患者经MRI检查发现10患者为信号均匀,呈现等低信号或稍高信号,其他患者则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及混杂高信号,且经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实质部分均匀强化15例,不均匀强化30例。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应用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尤其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水平发展,可发现间质瘤独特的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4]。而为进一步明确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发展情况,减少检查过程繁琐性,保证结果准确性,临床加强对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应用。CT和MRI均可经平扫及增强扫描获得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可依据肿块异常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定位,定性诊断[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T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95.56%;MRI良恶性诊断准确率为93.33%;CT诊断患者多表现出病死坏死囊变,出血,点状钙化,软组织密度不均匀及病灶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MRI检查多呈现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及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实质部分均匀强化。提示CT及MRI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发现良性肿瘤检查密度及型号多均匀,可观察到细小点状钙化,且直径较小,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若观察到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分布不均,且肿块内出现坏死及囊变,且提示为恶性肿瘤可能性,若肿瘤边缘模糊,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尤其经增强扫描发现肿瘤实部明显的不均匀强化,则认定为恶性肿瘤。两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均各自具备一定的优势,其中CT检查主要体现为形态的清晰显示及肿块内部的明确,而MRI则可实现对肿块坏死、出血及侵犯周围组织范围的进一步明确,尤其可实现肿块全貌的显示。但CT相对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而MRI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因此临床多采用CT诊断,针对存在疑虑或需进一步确诊者,可配合MRI检查及其他检查。

综上所述,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可靠依据,且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诊断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胃肠道肿块恶性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