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团体干预老年病人孤独感的实践与评价
2019-02-26
孤独的概念最早是在1975年由美国学者韦斯提出[1],是指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我国老年人孤独感水平随时间的变迁呈上升趋势[2]。研究显示,超过 98.8%的老年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3]。孤独感可引起老年人群认知功能下降[4]、躯体功能减退[5]、心血管疾病增加[6]、意外急诊住院率增加[7]等不良后果。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老年人的抑郁和孤独感,增强幸福感[8]。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在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支持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9]。目前国内关于老年人孤独感的干预研究少,且干预方法较为单一[10]。本研究旨在探讨多维度团体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病病人孤独感及主观幸福感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7年4~10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慢性病病人,对其进行访谈和查阅病例,并发放《UCLA孤独感量表》第三版进行孤独感体验的测评。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患有≥2种慢性疾病;(3)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沟通无障碍;(4)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5)UCLA孤独感得分≥28分。排除标准:(1)痴呆、精神障碍、严重认知障碍、重症和终末期疾病者;(2)存在明显的视力、听力障碍,使调查无法进行的病人;(3)不能配合研究者;(4)同时期或入组前4周内参加其他研究的。剔除因病情变化等原因中途退出的病例11例,最终纳入80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71~88岁,平均(78.85±4.4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70~85岁,平均(77.79±5.05)岁。2组病人性别、年龄、孤独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1)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第三版作为孤独感状况调查问卷,该量表用于老年人的Cronbach’α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9。整个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4级计分方法,“从不”、“很少”、“有时”、“一直”分别计为1分、2分、3分和4分。<28分:低度孤独;28~33分:一般偏下;33~39分:中度孤独;39~44分:一般偏上;>44分:高度孤独。(2)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由24个条目组成,5个条目反映正性情感(PA),5个条目反映负性情感(NA),7个条目反映正性体验(PE),7个条目反映负性体验(NE),总的幸福度=PA-NA+PE-NE,得分范围为-24~+24。为了便于计算,加上常数24,记分范围为0~48分。得分高水平:≥36分;中等水平:12~36分;低水平:≤12分。(3)自行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由“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5 ~ 1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越高。
1.2.2 干预方法
1.2.2.1 组建团队:团队成员包含心理咨询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2名,心理咨询专家1名,心理辅导志愿者25名。在实施干预前,心理咨询专家对所有团队成员进行理论和干预方法的统一培训。
1.2.2.2 团体干预方案确定:广泛参考国内外文献及多项研究中所采用的孤独感心理健康干预方案,结合本项目中病人特点,团队成员多次探讨后初步形成干预方案,并开展小范围预试验,过程中充分考虑可行性和研究对象的感受,及时对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确定形式多样且每次主题不同的12次团体心理干预活动,每次干预时间为30~45 min,每次活动之后都有5~10 min的分享和讨论。具体形式包括角色扮演、兴趣疗法、音乐疗法、回忆疗法、情感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最终确定12期主题方案分别是:相逢是首歌;回忆往事,唱响晚年;击鼓传花;书画会友;说出你的故事;一起来做手指操;彩纸蛋糕齐分享;彩色橡皮泥;重阳茶话会;人老心不老;快乐小游戏;美好回忆录。在团体干预活动中,通过发放小礼品等方式鼓励老人积极参与,运用倾听、真诚、尊重等心理支持手段,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1.2.2.3 实施干预:(1)观察组:除了每周开展1次多维度团体干预外,其他干预措施包括:① 护士每日动态关注老年病人的孤独情绪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采取正确的方式如心理谈话辅导、家庭情感支持、一对一心理慰藉等对病人进行积极疏导,及时纠正不良应对方式;② 医学生志愿者不定期陪伴病人,提供情感支持,通过讲故事、读报纸等方式排解老人的孤独感;③ 鼓励病人建立健康的兴趣爱好,如打太极拳、练习书法或绘画、栽培植物或饲养金鱼类小动物等;④ 帮助老年病人参与人际交流,强化家庭支持,积极协调家庭纠纷;⑤ 教会老年病人使用微信互动功能,借助电子媒体等方式帮助老年病人建立社会支持。干预时间为3个月。(2)对照组:不参与每周1次的团体干预活动,仅由责任护士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心理健康宣教等。在本项目结束后,对照组同样接受3个月的团体心理干预作为补偿。
1.2.3 效果评价: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2组研究对象的UCLA孤独感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以及病人满意度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病人孤独感得分比较 经过3个月干预后,观察组UCLA得分较干预前降低(t=16.69,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17.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P 观察组48.56±3.4736.73±2.8416.69<0.01 对照组49.43±4.0848.95±3.530.560.58 t1.0317.06 P0.31<0.01
2.2 2组病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经过3个月干预后,观察组MUNSH得分较干预前升高(t=38.40,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t=41.15,P<0.01)。见表2。
2.3 2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得分比较 干预后,2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P<0.01)。见表3。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P 观察组14.58±2.6137.25±2.6738.40<0.01 对照组13.79±2.1514.32±2.301.060.29 t1.4841.15P0.14<0.01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P 观察组94.15±1.5398.22±1.2712.95<0.01 对照组94.26±1.4895.03±1.312.460.02 t0.3311.06 P0.74<0.01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社会支持减少、社会整合退化等因素,老年人群孤独感的发生率更高[11]。有研究表明,80.1%的老年受试对象有孤独体验[12]。另有研究显示,有78.1%的老年人有中等到严重的孤独感[13]。一项国外研究发现,有严重孤独感的老年人虽然只占有一小部分(7%~9%),但是1/3的老年人可能在生活中具有某种程度的孤独感[14]。老年人社会参与障碍与孤独感高度相关,应帮助老人消除恐惧,建立信念和社会认同[15]。
团体心理康复干预的核心是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或具有相似生活经历的老年人共同参加活动,增加团结感,获得社会支持,缓解孤独[10]。Saito等[16]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对于一个能共享经历的人群合理运用团体资源,个性化地满足个体的具体需求,可有效预防社会孤立。秦思等[17]通过怀旧疗法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干预,有效降低了老年人群的孤独感。国外许多老年人孤独感的干预研究是在孤独感相关理论基础上开展的,这些研究表明,通过增加社会支持、使用小组干预、回忆疗法、饲养宠物、网络媒体、园艺种植、志愿者活动等途径可以有效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18-20]。本项目结合怀旧疗法、兴趣疗法、音乐疗法等多维度团体干预模式,将拥有共同经历、兴趣和志向的老年人群聚集在一起,同时结合志愿者社会资源、互联网媒体资源、家庭情感支持资源,鼓励病人通过种花养鱼、体育锻炼等多种方式建立社交方式,改善老年孤独感群体的不良情绪和思维行为模式。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3个月多维度团体干预,该老年人群孤独感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与先前多项研究结果相似。
杭荣华等[8]研究认为,在集体心理干预中,病人彼此分享感受和经验,学会管理情绪,增进了人际交往,成员间相互支持、理解,使病人的孤独感明显减轻,满足了爱与归属的需要,进而对生活的满意度提高。本研究通过对孤独感老年人群实施3个月的多维度团体干预,结合个性化的社会情感支持、心理辅导等综合措施,给予老人充分机会去重新评估自己,重新找回自尊与快乐感,正确看待人生,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减少负性情绪,提高了老年孤独感病人主观幸福感水平以及满意度水平。王平等[9]认为,有共同信仰的老人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他们互相帮忙,互相倾诉烦恼,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他们爱和归属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并且获得了完善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4 小结
多维度团体干预对于改善老年病人孤独感症状有较为显著的效果,通过团队活动,提高了老年孤独感病人社会参与度,增加了病人归属感,提高了主观幸福感,且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由于本项目干预时间仅为3个月,不能预测长期干预对于该类人群孤独感的影响。未来可进一步,通过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更进一步的验证。同时,孤独感的老年人群需要得到家庭、社区、志愿者、政府等多方面的充分关心,才能保证老年人群心理长期保持稳定、积极、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