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诠释品质 以恒心迎接挑战
——访福建华天农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在珍
2019-02-26本刊编辑
本刊编辑/王 苗
编者按:2012年3月在素有 “闽北粮仓”之称的福建省顺昌县成立了专注于种猪遗传育种的福建华天农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天农牧”),公司立志科学选育和健康养殖,力争给养殖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健康、高产的种猪。2019年的元旦期间请跟随小编走进“碧水丹田”的武夷山景区去拜访华天农牧的张在珍董事长,听听张董与企业发展26年的故事经历,是怎样用专业诠释种猪品质,又是怎样以恒心迎接行业挑战的。
福建华天农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在珍
本刊:张董您好,非常荣幸能邀请到您做我们杂志“人物访谈”的访谈嘉宾,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从业经历吧!
张董:好的,那我们就从头说起吧。1993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几个科技人员积极响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号召,成立了福建闽科饲料有限公司,迄今已有26年。我们一直致力于猪饲料(核心料、预混料、浓缩料和高档乳猪料)和饲料添加剂(包被多矿和包被多维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始终坚持以产品研发和产品质量为导向,产品在市场上有了较好的口碑,赢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部分饲料添加剂产品还出口至欧盟、新西兰、马来西亚,这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技术和产品的品质所在。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2012年我们开始布局种猪育种领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特别是我国目前的养猪行业面临市场营销、人才技术、疫病防控等各方面的压力,想做好种猪育种,着实不是一件容易事。
本刊:在成立了专注于饲料营养的福建闽科饲料有限公司后,为什么又将战略拉长到种猪事业成立了华天农牧?有什么促成因素吗?
张董:因为福建闽科饲料有限公司只做猪的饲料,所以26年以来我接触了很多养猪企业,走过了全国18个省份、进入2 000多家猪场,从散养户到中小规模养猪场再到集团化养猪企业,跟行业内的不同人员学习了很多知识。感悟到养猪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考虑到猪的生存环境、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品种、疫病防控等很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猪的生产性能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猪场硬件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执行,这是由企业资金的投入和行业的成熟度来决定的,种猪育种则相对比较复杂,种猪育种企业不仅要有资金、技术实力,还要有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精神,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用心才能将种猪品质培育好。
购买种猪时仅凭肉眼难以看出其生产性能,育种企业对育种的投入又不尽相同,育种绝不是简单的配种。所以,市场上真正需要的是健康度高和生产性能好的种猪,客户只有引进优质猪种才能口口相传其品质。尽管这样的企业一开始的道路比较艰难,但我们坚持做客户真正需要的健康度高、生产性能好的种猪。
本刊:当前国内种猪企业众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华天农牧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竞争格局?在成立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企业品牌及种猪产品就得到业内的好评,请问贵公司是有什么样的“秘密配方”?2018年华天农牧荣膺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就目前取得的成果公司付出了哪些努力?
张董:国内种猪企业确实很多,但种猪质量是参差不齐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养猪行业也在进步,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也越来越高,对种猪质量要求也更有自己的衡量,所以市场竞争激烈也是相对的,是要看放在一个什么框架内去衡量。目前猪场引种均把种猪的健康状况,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但如果把种猪的健康标准定义在猪蓝耳病双阴性和猪伪狂犬病野毒阴性、口蹄疫和腹泻病毒均阴性,能保证这样供种的种猪场在国内为数并不多。
其实,一开始我们场的种猪在市场接受度并不高,因为人们对引种猪蓝耳病双阴性种猪有顾虑,怕种猪引种回去,混群时出现问题,后来技术部的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客户如何驯化,也科普到引进猪蓝耳病阳性种猪的弊端所在,双方技术人员不断反馈交流,客户经过实践取得了效益后,会在行业内宣传我们产品的优势,这才使得我们的种猪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客户已经遍布全国16个省市,已有北至天津,西北至陕西,西南到云南,南至海南岛,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共226家客户。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是每一个猪育种企业都应该看齐的,但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不是目标和终点,更不是一个招牌,而是一个可以交流、进步、学习和分享的平台。平台里的专家都是国内有很深厚专业素养的教授和学者,他们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知识和引领,同行之间也能互相借鉴和学习。我认为学无止境,加入核心育种场只是一个开始,育种是一个漫长、不断积累的过程,未来会面对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刊:请您介绍一下公司的技术团队、育种团队,为优质种猪的培育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在同行业中有着怎样的竞争优势?
张董:我们公司每个生产单元包括分娩、保育、育成、配怀,技术主管和育种团队都要求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召集高素质人才是希望他们能将所学的知识以及探索性、严谨性、科学性运用到工作当中。这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能为公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他们都是优秀的80后,有担当有作为,华天农牧今天的成绩是与他们的努力付出密不可分的。我一直勉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谦虚谨慎、真诚待人,要学有所成、有所作为。
2013年,公司与加拿大加裕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加裕种猪,通过双方的合作和沟通交流,我们公司的育种操作不断规范,按育种目标进行育种和相关数据的收集、登记、分析和上传,保证最主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连续性,使育种数据和档案记录完整准确、有据可循。种猪引进后,我们的种猪保持一定的遗传进展,根据育种需要,我们还定期引进冻精。另外种猪的健康度也是一个方面,我们公司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保证了种猪的猪蓝耳病双阴性和猪伪狂犬病野毒阴性,也保证了其他特定病原的阴性,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称号,健康是猪育种的基本要求。
本刊: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力支撑。贵公司在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来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在人员管理、人才培养、员工福利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以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的?
张董:公司的管理相对民主,各主管所管的事都由主管自己去决策、领导、执行。我不过多干涉具体的技术层面问题,因为我相信他们的专业和能力能做好工作,员工的自觉性也比较高,当然了我们公司的绩效考核是一把有效的刻度尺,能很好地丈量每个人的劳动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实行定期轮岗,也会择优派人去国外培训。对主管及以上级别的员工,公司实行配股的方式来增加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一同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此外,我们还对员工的未成年子女成立专门的教育基金,员工的父母60岁以上的,每年都享有过节费和春节慰问金等各项福利。我希望通过这些微薄之力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公司上下心连在一起,企业的道路才能走的更宽、更远。
本刊:过去的2018年对于养猪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自8月份以来非洲猪瘟疫情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养猪人忧心忡忡,您是如何带领公司应对这艰难的时刻的?有哪些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吗?
张董:毫无疑问,非洲猪瘟对养猪业是毁灭性的灾难,生物安全是目前防控的有效手段,除一般措施以外,也要在饲料及其原料和水源的生物安全上严格把控,警惕饲料原料和水源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
预混料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畜禽来源加工副产品,我们还要更加严格地把控饲料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受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豆粕和麸皮加工过程都要经历水洗、高温等干燥处理,烘干玉米也是长时间中温干燥,都能有效灭活非洲猪瘟病毒。存在不确定性的原料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
1)同源性的肉骨粉和血浆蛋白、血球蛋白粉等,要确保使用安全,也要注意到猪全价料生产线受到禽料和水产料的交叉污染;
2)脂肪粉,使用脂肪粉时必须了解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要明确脂肪粉中“脂肪”的来历,来历不明则存在风险,应该谨慎使用;
3)膨化大豆,按照膨化大豆的生产工艺,膨化大豆本不该存在任何生物安全隐患,但是要谨防不法人员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掺入来历不明的油脂和其他不明成分,所以要严格把控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如果不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应该谨慎使用;
4)鱼粉,同样应该考虑以上问题,了解鱼粉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使用来源可靠的鱼粉;
5)同理也要对其他杂粕类和发酵产品加以辨别区分。
在现有的防控形势下,如果不能把握饲料原料的安全性,那就尽可能使饲料配方简单化,严格把控好原料的采购和运输,使用玉米、豆粕等安全性较高的原料和可靠的预混料加工全价料,减少和停止来源不明存在疫病传染风险的原料的使用。其他需要注意的就是猪场的水源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得不加以重视,要思考如何有效消毒和净化猪场的水,尽量打100 m以上的深井以减少水源污染的风险。
本刊:我国的养猪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时期,面对新的行业形势和市场格局,新的一年里您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发展期望和规划呢?
张董:值此元旦佳节,我也向全国的养猪朋友问一声新年好!疫情存在的日子里我们经历了很多煎熬,在许多个不眠之夜我曾一遍遍地总结思考,未来的路可能还会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经历更多的风险,但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员工对我们事业的期待让我们也更加有信心去迎接新挑战。
面临当前的非洲猪瘟,我们要守住阵脚,时刻关注疫情发展,不断完善防控措施,重点任务还是要用专业技术来加强种猪品质,保障生产,团结一致,共创佳绩,让中国的养猪企业更加有希望,不能因为非洲猪瘟而折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