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敬一群人,感动一座城

2019-02-26向煜

现代苏州 2019年4期
关键词:张林落水者振华

○记者 向煜

城市因为他们更加美好。他们面孔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不同……芸芸众生中,他们拥有同一颗热爱奉献的心。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数不胜数,“中国好人”、“苏州好人”的称号也是频频花落园区人的头上。他们是园区众多乐于奉献、热心公益人士的榜样,是城市积极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之一。

感谢身边的好人,他们用自己的爱,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感恩,也让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深情。新的一年,让我们向他们致敬,也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好人出现在你我身边,让整座城市的温情不断流传下去。

周建英:最美教师热衷公益 25载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入选2018年6月“中国好人榜”

“你能帮助别人,说明你是快乐和幸福的”,2018年6月荣获“中国好人”的周建英可是园区的“红人”。热心公益、热衷传承推广传统文化的她,25年将自己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园区和苏州。

1994年从音乐学校毕业后,周建英就来到园区斜塘学校任初中部音乐老师。2008年7月,她担任学校艺术教研组组长,在学校开办了评弹兴趣班。周建英邀请评弹艺人及老师来校教学,还自编兴趣班教材《苏州评弹飘香的歌》,作为兴趣班的指定教材。如今,这个评弹兴趣班已成为斜塘学校最具特色的品牌和亮点,大量评弹好苗子从学校涌现出来。在周建英的悉心指点下,她的学生在各级赛场屡屡获奖。

为将苏州评弹艺术普及给更多居民,2018年3月,周建英还组织斜塘评弹角13个爱好者,每周五下午在斜塘学校免费为他们排练评弹节目《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个节目是斜塘街道2018年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园区成立2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编办的文化+项目一台创新戏的主打节目。用最美声音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歌唱救火英雄、歌唱雷锋精神,周建英用 “中国最美的声音”倾情传播社会新风,做爱的使者。

除了义务推广苏州评弹外,周建英还有另一个身份——苏州方言志愿者老师。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苏州城不断敞开开放包容的胸怀,斜塘这座昔日的老镇吸引了大量来苏定居的外地人。周建英认为,让新苏州人融入苏州的最好方式,便是学习这里的方言。于是她开始利用空余时间为社区的新苏州人进行苏州方言的授课。

2013年,周建英受聘为斜塘街道“斜塘之音”广播站的方言播音员,通过电波用苏州方言和听众沟通交流;去年3月,她又作为党员志愿者,每周四下午到东沙湖澜溪社区教授苏州方言。“舌尖上的苏州话”并不好学,但“舌尖上的周老师”却被大家叫得很欢。时间长了,学员们越发敬爱这位教学认真、热心的方言老师,她的方言课堂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斜塘街道以外的学员前来参加。

传承推广传统文化,为苏州方言代言之余,周建英还热心公益。除了自己无私奉献外,她还经常组织女儿、女儿的同学、自己的学生,带上礼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给老人唱评弹,陪他们聊天。在周建英看来,敬老爱老的种子需要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播下。而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老师。”

2011年,周建英加入“映山红助学联盟”,专门结对资助贵州贫困山区的学生。2014年开始,她每月初都要给贵州贞丰县一名成绩优秀的贫困小学生小粉汇去200元生活费,补贴孩子的伙食。2015年,在映山红助学联盟的支持下,周建英成功举办了“情系映山红”个人演唱会,募集到5万余元资金,全部捐助给映山红助学联盟。

“我小的时候家里比较困难,想上学,但没钱。如果不是舅舅、姑姑和老师的帮助,我可能也辍学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也想帮助特别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梦想”,周建英如是说。

朱振华:生死之间没有犹豫 奋勇一跳挽救一名父亲荣获2018年第三期“苏州好人”

再次回忆起那个救人的夜晚,朱振华依然心有余悸。

2018年某个夏天的晚上,热爱垂钓散步的朱振华如往日一样沿着青剑湖步行道徒步健身。突然,他耳边传来了很大的“水花”拍打声,循声走过去,看到岸边一位女子抱着1岁多的小孩大声呼救,他知道,肯定有人落水了。于是,朱振华二话不说,迅速跑过去跳下水进行施救,几次潜水都没有找到落水者。此时,岸上有人给朱振华抛去了绳子,接过绳子的他再一次潜入湖底,经过几回摸找,终于在湖底找到了落水者并将其拖出了水面游到了岸边,在岸边其他人员的帮助下,合力将180斤左右的落水者托举上岸。

成功将落水者救上岸上,朱振华又马上给其做了心肺复苏,几分钟后落水者终于吐水苏醒。此时,救护车也达到了现场将落水者送往了九龙医院进行救治。看到丈夫终于得救,站在一边的落水者妻子拉着朱振华感动得站立不住,在场人员也纷纷为其见义勇为的壮举赞扬不已。

据了解,朱振华在唯亭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对于救人一事,朱振华坚持表示只是一件小事,每个共产党员遇到这种事情都会做的。实际上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在水里救人了,“每一条生命都很珍贵,每一条生命的背后有都牵扯着一个甚至几个家庭的命运,所以一旦碰到有人落水,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情况下,肯定会施以援手的。”

平日里的朱振华也是时刻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助人为乐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朱振华告诉记者,大概九年前,有次和几位朋友看到报纸上有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大家商量了下,决定一人资助一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那时候开始,每当看到电视里、报纸上有小孩子生病、困难家庭等新闻报道,他就会悄悄地为对方汇款。

沈水根今年已经78岁了,是苏州斜塘街道荷韵社区的动迁居民。从2016年8月起,每周六的上午和每周日下午,他都会来到苏州著名的相亲角——桂花公园免费为单身男女们提供相亲服务,两年来风雨无阻,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沈伯伯。

沈伯伯走上“红娘”路,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2016年8月,一位朋友的孙女迟迟找不到对象,心里着急,听说苏州桂花公园有个相亲角,就叫上沈伯伯陪着他一起去桂花公园碰碰运气。好不容易挤到了相亲摊位上,在信息单上相中了一个合适的对象,婚姻中介说若要对方的联系方式,则要交10元的信息服务费,而若要他们帮忙找对象,则要交99元相亲服务费,只服务两个月……看着这些服务差、收费不合理的相亲摊位,朋友开玩笑地说:“老沈,你整天闲在家,干嘛不自己也搞个相亲服务?”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伯伯想到自己周围的大龄单身孩子越来越多,自己为什么不免费给孩子们牵牵线搭搭桥,做点好事呢?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认可。此后的每周六上午和周日下午,沈伯伯都会一个人坐公交,风雨无阻地来到桂花公园为居民提供免费的相亲服务,至今已连续好几年了。

别看沈伯伯进入“相亲圈”的时间短,但他已是苏州相亲界的名人了!凭着自己一颗做公益相亲的心和热忱、负责的态度,沈伯伯在相亲圈的名气越来越响,上海、昆山、吴江的人都慕名而来,最多的一天登记了101人,至今已登记在册的男女达3000多人。

女儿沈建妹看到爸爸为了公益相亲事业事事躬亲,俨然比自己孙子结婚时还操心。为了给他分担点事情,她还建了个微信相亲群。2017年开始,在荷韵社区的帮助下,沈伯伯还举办起了“相亲大会”,因为大受欢迎,群里也有不少人志愿帮助沈伯伯。对于自己的公益相亲服务,沈伯伯拍着胸脯说,只要大家喜欢,沈伯伯相亲大会会一直做下去。

张林:用真爱伴随贫困学生成长 用行动让更多人投身公益荣获2018年第二期“苏州好人”

每月25日,苏州工业园区善城公益联合会理事长张林都会给目前资助的8名西部贫困学生每人汇去500元,汇款单上都会附上简短的话:“安心读书,一切有叔叔”。

这些年来,张林一直致力于扶贫帮困和捐资助学。受他资助的孩子,有的已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有的已走上工作岗位。2017年9月,张林带领苏州工业园区善城公益联合会助学部走进甘肃省靖远县,实地走访位于该县兴隆乡腰站村小晶的家。这是一个贫寒之家,更不幸的是在小晶一岁时,父亲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困境家庭成长的

沈水根:古稀老人化身“红娘” 免费为单身男女牵线荣获2018年第三期“苏州好人”

小晶学习刻苦,张林闻听之后,心中十分感动。这是他资助的又一个孩子。

2017年11月,张林一行转道广西龙州走访慰问当地贫困家庭,在龙州县高级中学走访期间,张林当场决定“一对一”资助6名高三学生。此外,还决定资助当地一个困境家庭,正在长春师范大学读大二的孩子完成学业。除了经济资助外,张林表示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学到本领,懂得感恩,将来有能力回报社会。

在“一对一”资助8名西部贫困学生的同时,张林还致力于为西部山区创建爱心图书室。2017年5月底,张林了解到甘肃省靖远县很多学校没有图书室,当地师生很想有所学校图书室。他不再“淡定”,于是,2017年6月初,他以苏州工业园区善城公益联合会的名义发起了“万册图书进山区,创建爱心图书室”活动。活动得到了爱心人士广泛参与,目前已完成10所,计划在3到5年内,创建完成100所爱心图书室。张林有这么一个“加油站”计划,他说,要让山里孩子有书读,让他们有力量走出去,而且走得更稳、更远。

此外,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多年来,张林一直积极捐赠抗战文物史料和举办抗战文物史料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近两年来,他先后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馆无偿捐赠抗战文物史料三百多件,并举办或参与了三十多场抗战文物史料展。

“个人点滴善举汇成潺潺溪流,终将形成滚滚爱的洪流。”与其说生活中张林只个行动派,还不如说他像个思想者。“做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而是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一直以来,张林用实际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影响带动了志愿者一起投身公益事业。

“公益,不是浮华的时尚,而是一场修行,一份执著的力量,一盏明灯的温暖。”这是张林对公益的理解和日复一日的承诺和践行。

景风玲:24年细心照顾患有先天疾病的弃婴 将乐观心态传递给更多人荣获2018年第五期“苏州好人”

24年前,一名患有先天疾病的婴儿,因为景风玲的善举,不幸的人生才得以得到改变。如今这名婴儿已经长大成人,不仅可以正常生活,还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来自甘肃的景风玲,现居住在园区水墨花园。二十四年前,她在上班的途中看到了一名患有先天性脑脊膜膨出的弃婴,并决定将他带回家。虽然遭到家人、亲戚的一致反对,但是她仍义无反顾的收养他、照顾他。她无私的大爱精神,让这可怜的孩子感受到了母爱,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景风玲夫妇为孩子起名叫杨斌斌,有了名字,就是一家人了。小斌从小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为了让他像正常孩子一样求学,景风玲每天都陪他读书,乘上课间隙,给他做运动、换尿布等。在这二十四年间,景风玲夫妇带着小斌奔波于全国各大医院,共做大小手术30余次,花费用上百万。其间,姐姐杨婷婷为了让弟弟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她查遍了网上所有能够治疗小斌疾病的医院,及治愈他的方法。为了让小斌成才,景风玲费劲心思让他学习电脑,让他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在他们夫妇的不懈努力下,小斌现在能够正常走路了,同时,他也在姐姐的公司做一名广告策划。

除了对小斌付出了无微不至的爱之外,景风玲还常常跟随社区志愿者的脚步,走进敬老院、走进孤寡老人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别人。多年来,她共积累志愿时长80个小时,服务人数超过200人。多年来,她用行动传播着正能量,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着周围的人。

猜你喜欢

张林落水者振华
PDCPD材料在商用车上的应用
最佳时机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严局的德牧
套狼
海上救援无人机
我打心底里佩服他
救援充气筏
乡村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