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高抗两系水稻品种Y 两优808 的选育

2019-02-25余洪根丁龙韩仁长黄冠方先勇周瑶瑶易保兵纵华廷

园艺与种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剑叶米质精米

余洪根,丁龙,韩仁长,黄冠,方先勇,周瑶瑶,易保兵,纵华廷

(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Y 两优808 是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湖南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Y58S 与自育恢复系豪恢808 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稻2016007)。该组合株型松紧适中,长势整齐,剑叶内卷挺直,矮秆粗壮,抗倒性强,米质优良,丰产性好,具有超高产潜力。2018 年通过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引种备案。

1 选育经过

2004 年春季在海南用9311 作母本与具有广亲和性的粳稻材料杂交,收获杂种57 粒;2004 年夏季在合肥用(9311/广亲粳)F1 作母本与9311 回交,获得BC1F1 回交种子109 粒;2005 年春季在海南种植群体90 株,并在其中选择株叶形态好,结实率高的单株7株作母本与蜀恢527 杂交,获得三交F1 杂种150 粒;2005 年夏季在合肥种植F1 群体120 株,并从中选择株叶型态好,茎秆粗壮,剑叶宽厚挺直,结实率高的单株11 株混收,2006 年春在海南种植三交F2 群体6000 株,并从中选择302 个单株。2006—2009 年春季在海南,夏季在合肥,1 年2 代按系谱法进行单株定向选择F9 代。2009 年春季在海南用稳定的株系与Y58S、广占63-4S、1892S 等多个不育系测交配组,夏季在合肥进行配合力及优势鉴定,其中与Y58S 所配F1 代表现出明显优势,2010 年春季在海南复测扩大测配F1 群体,夏季在合肥进行小区品比试验,表现出株型好,抗倒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等优点;2011 年夏季进行组合试制,2012—2015 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籼稻区域试验,2016 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产量表现

2012 年河南籼稻区域试验,9 点汇总8 点增产,平均产稻谷8595.0 kg/hm2,比对照Ⅱ优838 增产4.6%,极显著;2013 年继试,8 点汇总7 点增产,平均产稻谷8722.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 增产6.2%,显著。2015年河南籼稻生产试验,8 点汇总8 点增产,平均产稻谷10035.0 kg/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2%。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Y 两优808 长江中下游做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143 d。叶色浓绿,主茎叶片数平均17.5 片,株高113.1~117.3 cm,株型松紧适中,剑叶长,挺直内卷,光合作用好,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长25.4~26.6 cm,有效穗241.5 万~258.0 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3.7~181.1 粒,实粒数142.4~160.6 粒,结实率78.6%~83.0%,千粒重26.2~27.5 g。该组合根系发达,分蘖力强,长势旺盛,熟期转色好。

3.2 米质

2012 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武汉),出糙率80.8%、精米率71.3%、整精米率56.3%、粒长7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42%、垩白度4.2%、胶稠度88 mm、碱消值5 级、透明度2 级、直链淀粉13.8%。2013 年检测:出糙率78.7%、精米率67.8%、整精米率56.1%、粒长6.8 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54%、垩白度6.5%、胶稠度90 mm、碱消值4 级、透明度3 级、直链淀粉13.4%。米质较优。

3.3 抗性

2012 年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对稻瘟病菌各代表小种表现为抗病(0 级),穗颈瘟表现中抗(2 级);对水稻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KS-6-6 均表现为感病(7 级),JS-49-6 表现为中感(5 级),对PX079 表现为中抗(3 级);对纹枯病表现抗病(R)。2013 年鉴定:对稻瘟病菌各代表小种表现为抗病(0 级),穗颈瘟表现抗病(1 级);水稻白叶枯病浙173 表现为中感 (5 级),PX079、JS-49-6 和KS-6-6 表现为中抗(3 级),对纹枯病表现抗病(R)。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播期和播量

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栽培于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播种,用种量直播30 kg/hm2,移栽15 kg/hm2,秧龄控制在30 d 以内。

4.2 栽插方式

采用宽行窄距,6 cm×8 cm 为宜,每穴插1~2 粒谷苗,确保225 万~240 万穗/hm2,200 粒/穗左右。

4.3 田间管理

肥料施用原则:氮、磷、钾配合使用,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兼顾穗肥,中后期增施钾肥;一般用375 kg/hm2复合肥配合7.5 kg/hm2锌肥作底肥,150 kg/hm2尿素作分蘖肥。管水原则是: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孕穗养花,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结实率及充实度。在破口前和灌浆后期注意稻瘟病、稻曲病、螟虫和稻飞虱的防治。

5 制种关键技术

5.1 父母本播期

在湖南地区制种,一期父本播期为4 月25 日,二期父本播期为5 月5 日,母本播种时间为5 月27日,时差32 d,花期相遇良好。

5.2 花期调节

做好花期提前预测,及时调节。掌握“以促为主,母本早父本3 d”的调控原则和花遇标准。一般掌握母本始穗15%左右连续3 d 喷完赤霉素,总量600~1200 g/hm2,以母本稻穗解除包颈,父母本花位20 cm 为宜。

5.3 除杂保纯

制种时,父母本始穗期时温度要求在25℃以上,确保育性转换安全。严格落实隔离,防止串粉混杂。苗期、抽穗期、成熟期严格除杂,确保种子纯度。

5.4 栽培管理

注意防治穗芽和稻粒黑粉病,适时收获,保证种子质量。

猜你喜欢

剑叶米质精米
碾米加工技术对长粒型优质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水稻回交群体剑叶性状综合评价及QTL定位
QTL-Seq定位粳稻整精米率QTL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不同加工精度对稻谷中镉含量的影响
基于骨架细化和坐标点计算的水稻剑叶角测量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