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食道口线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9-02-25莎妮娅加帕尔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阿苯达唑伊维食道

莎妮娅·加帕尔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畜牧兽医局,新疆昭苏 835600

羊食道口线虫的长度为12~15 mm,虫体的头部会向背侧弯曲。羊食道口线虫虫卵同其生活史是直接同步的,当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经过10~17 h就可以孵出第1期幼虫,再经过7~8 d蜕化2次变为第3期幼虫,即感染性幼虫。羊群在摄入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青草和饮水而造成感染,羊群感染后2~4 d,大部分的幼虫钻入小结肠和大结肠固有层的深处,导致肠壁形成卵圆形结节,幼虫在结节内进行第3次蜕化,变为第4期幼虫。之后幼虫从结节内返回肠腔,经第4次蜕化发育为第5期幼虫,进而发育为成虫。羊食道口线虫病在我国各地的牛、羊中普遍发生,其可导致羊群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同时有病变的肠管因不能制作肠衣而降低其经济价值,给养羊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 流行情况

羊食道口线虫病在我国各地的牧场均有发病,在比较潮湿的草场放牧的牛、羊中流行更严重。在多露水或小雨的季节,有利于感染性幼虫的发育,幼虫多附着在青草上,羊因摄入被幼虫污染的青草和饮水而遭感染[1]。羊食道口线虫的虫卵在低于9℃时,将不能进行发育,在相对湿度48%~50%,平均温度为11~12℃的条件下,可以生存60 d以上[2]。

2 临床症状

羔羊主要受成虫的危害,而到成年羊时肠壁上的结节造成的危害更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羊采食量下降,出现严重、持续、黑色和带脂肪的下痢,引起体重减轻和死亡。病羊在感染后的第2周,时常出现下痢,粪中可能含有过量的黏液和血丝。随着腹泻的发展,病羊变得消瘦和虚弱。这些症状往往在潜伏期的后期减轻,但由于成虫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几个月内症状不明显的慢性感染。虽然病羊食欲良好,但仍变得虚弱,体重减轻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3 病理变化

病羊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肠的结节病变,当羊群对羊食道口线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时,可在幼虫周围形成结节,这些结节可能会出现干酪样坏死和钙化。结节在肠的浆膜面破溃时,可引发腹膜炎。一般说来,结节的形成在羊体内比在牛体内更明显。受感染的羊以高跷步态走路,时常弓背。严重的病例中可能出现肠狭窄和肠套叠。结节可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到,虫体和结节在尸体剖检时容易看到。

4 诊断措施

病羊的临床症状、放牧史以及季节因素可作为初步诊断判断指标。一般说来,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可以确诊寄生虫的感染。解剖病死羊,在羊结肠、回肠内可见线虫虫体。用铁针将虫体挑出,借助放大镜检查,可见虫体有发达侧翼膜,身体前部弯曲,头囊不甚膨大,颈乳突在颈沟的稍后方,其尖端突出于侧翼之外,交合伞发达。根据上述解剖结果和虫体情况可以确诊[3]。

5 防治方法

5.1 治疗措施

羊养殖场可以使用多拉菌素、阿苯达唑、盐酸左旋咪唑等药物进行治疗。伊维菌素属大环内酯类体内外杀虫剂,广谱驱虫,杀虫效果好,皮下注射本品对大多数常见线虫的成虫和幼虫驱杀率为 95%。全群羊皮下注射1%伊维菌素注射液,建议一次注射量为0.02 mL/kg,连续使用2次,中间间隔5~7 d。阿苯达唑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100 g:阿苯达唑6 g+伊维菌素0.25 g)也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使用量为5 g/d,连用2 d,15 d加喂1次,每年春秋季节要驱虫2次,断奶后的羔羊驱虫1次。

5.2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重视饲料的品质和饮水卫生,禁止饲喂霉变、冰冻及被农药污染的草料,不饮死水、污水等。要尽可能做到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只,特别在种羊引进时要注意,运输车辆应经过彻底清洗消毒,羊群定期进行驱虫。建议羊场投喂饲料时不要投放在圈舍地面上,避免粪便污染。尽量不到受牛、羊粪便污染的湿地上牧羊或采割青绿饲草[4]。

羊场必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按规定定期对种羊场环境、羊舍、场地、仓库、用具、车间、设备、病羊的排泄物与分泌物及污染的饲料进行消毒,清除外界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此外,处理好带有虫卵的家畜粪便是防治食道口线虫病的重要环节。处理方法是将粪便堆集起来,使之发酵产热,利用这种生物热杀灭虫卵。驱虫后5~6 d内排出的粪便更要严格处理,不能散失。

猜你喜欢

阿苯达唑伊维食道
液质联用法测定牛乳中阿苯达唑残留标志物残留量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伊维菌素长效制剂研究进展
探究阿苯达唑对猪带绦虫糖原的影响
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行食道扩张的治疗体会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阿苯达唑及其亚砜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
鸡喝水时为何要抬头?
阿苯达唑致幼儿过敏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