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2019-02-25于小林
于小林
辽宁省康平县农业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康平县扶贫中心),辽宁康平110005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在养猪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对仔猪的危害较大,14日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染,发病后死亡率高。主要特征为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一旦猪场发病,很快就会波及到周围的健康猪,对养猪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详细介绍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并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希望能加强养殖户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的认识。
1 病 原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单链RNA病毒引起的。该病毒的传染性很强,但对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使用普通的消毒药物均可以将其杀死,对光照敏感,光照后很快就会失活。病毒对热也较为敏感,在56 ℃的环境中30 min 就会失去活性。在37 ℃的环境中存在96 h 后也能够失去活性。但在低温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活。
2 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时节发病率较高[1]。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已经发病的猪和带毒猪。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当猪的饲料和饮水被污染后,经采食后病毒就会感染健康猪。对于通风不良的猪舍环境,空气中也有可能携带病原,通过呼吸道将病毒传染给健康猪。本病的易感动物为猪,各段日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14日龄左右的仔猪更容易发病。这主要是因为7日龄以内的仔猪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不易发病,但随着日龄的增大,母源抗体保护力不足,所以导致该病高发。
3 临床症状
仔猪在感染后通常具有24 h 左右的潜伏期,成年猪在感染后的潜伏期更长,约为24 d。仔猪在发病后表现为突然出现呕吐, 随病情发展会产生水样剧烈腹泻[2]。尤其是在哺乳后,容易发生呕吐,仔猪排出的粪便具有恶臭味,外观呈现黄绿色。病猪很快会出现脱水症状,体温开始下降。仔猪发病后经过2~7 h 后开始死亡。仔猪的死亡率和日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日龄越低,死亡率越高,死亡率最高达到100%。而断奶后的仔猪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死亡率相对较低。病猪在发病后通常表现为食欲下降、不断腹泻,排出灰褐色或灰黄色的粪便,在粪便中可以见到未消化的饲料,有的病猪还会出现呕吐症状。发病猪的生长发育会变得缓慢。发病猪通常在发病后7 d 左右逐渐自愈。母猪也会感染发病,发病后表现为食欲下降、泌乳停止,有呕吐和腹泻的情况,但也有母猪在感染后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
4 病理变化
通过剖检发病死亡后的仔猪,可以发现其脱水严重,切开胃可见胃底部的粘膜具有大量的出血点,还有充血情况,而且在胃内有很多未消化的凝乳,肠道也有出血点,肠壁变得薄而脆,失去弹性。肠壁扩张,外观可见其呈现半透明状。在肠道内积存有大量的灰白或黄绿色的内容物,多呈液体状。肠系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肠系膜淋巴结也出现肿胀。将空肠剪开,用生理盐水冲掉肠内容物,在玻璃平皿内铺开并加生理盐水,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空肠绒毛变短、萎缩,这就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特征性病理变化[3]。
5 诊断方法
本病的诊断仅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难确诊,需要借助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技术。免疫学诊断方法多使用免疫荧光法。这是本病诊断较常见的一种方法,操作也相对简单。具体过程是:取病死猪的空肠段和回肠段,制成涂片,使用荧光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镜检观察,如果出现荧光,则判断为阳性。整个试验过程仅需要2~3 h。使用分子生物学中RT-PCR 技术进行确诊的方法也很灵敏,通过对猪粪便的检测就能够确定是否含有病毒,再结合酶切、回收、测序等方法,就可以确定本次发病的病毒的类型。
6 预防治疗
6.1 预 防
由于是病毒感染,所以对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没有合适的药物,但可以通过疫苗免疫。我国常用的疫苗为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本疫苗在接种后的2 周就可形成对该病有效的免疫力。在进行疫苗接种的同时,要注重加强猪的饲养管理,尤其是环境管理。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要保证猪舍内具有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要注意圈舍内的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还要给猪群提供清洁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确保猪群的饲喂营养。猪舍还要勤消毒,以防止环境中的病原体。消毒可以选择1%的煤酚皂溶液或10%~20%的石灰水,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6.2 治 疗
本病的病原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临床上没有适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本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一旦发现猪场有发病猪,要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处理,并对所在猪圈进行消毒。对病猪可以使用穿心莲和头孢等药物,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对于脱水严重的病猪,应及时补充葡萄糖盐水。对于较大日龄的病猪,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补液。对发病猪还可以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